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海拾贝]经济学院研究生-罗志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22/11/7 9:57:56  阅读:246 发布者:

罗志鹏,男,汉族,湖南耒阳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胡剑波教授。曾获得中国·四川生态文明202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云南大学“理解中国”学术新人铸魂论坛二等奖、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等;在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在《统计与信息论坛》《财经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了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工作,主持校级课题1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作为一名贵州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在“贵财学术之声”上撰文讲述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1

夯实基础是充分利用时间的前提条件

按照学制,虽然硕士研究生阶段仅有三年的学习时光,但是考虑到学习基本方法的时间、熟悉相关领域的时间以及期刊审稿周期等因素,实际能够真正进行“有效”研究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若想在硕士阶段有一些收获与成果的话,必须掌握“快工出细活”的本领。对此,胡老师会在我们刚入师门时,便引导每个学生阅读大量文献、尝试选题与写作,使我们尽快进入科研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快速成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基础方法的学习,相反,需要更加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有充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才能在对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时游刃有余、流畅顺利。若是基础不牢,很容易出现一种糟糕的情况,即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回过头来检查却发现前期的一个错误导致整个文章结论被推翻。因此,胡老师还会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对各种细节问题发出“灵魂拷问”,引导我们尽早找出错误,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正是这样,我渐渐形成了严谨的学术态度,明白了夯实基础才是充分利用时间的前提条件。

2

研究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信息化水平如此发达的当下,各类方法的教程与讲解在网上其实都能够较为轻易地获取。面对层出不穷的方法,胡老师常提到,不求做到能够对每种方法从头到尾进行推导证明,但求理解每种方法背后的逻辑,并能熟练运用,涉猎广泛且善于总结对提升研究能力大有裨益。除了熟悉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对本领域的庞杂知识体系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就我个人而言,胡老师会经常分享论文以及一些整理好的电子资料给我,并鼓励我平常看文献或者学习时多积累、多总结,扩宽自己的视野。这使我很快便掌握了本领域的有关常识,了解了研究的前沿动态。可以说这些是我后续开展相关研究的根基,让每一篇论文不至于是自说自话、空中楼阁。

3

选题要基于现实问题来思考

从本质上看,方法更多的是一个工具。拿着问题去找工具比拿着工具去找问题具有更大的发现真问题的可能性,也更容易写出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选题必定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如果仅从已学会的方法出发,就可能会把论文写成“练习题”。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需求,胡老师也多次和我们强调“选题要多结合党和国家的战略”“论文要写在大地上”。因此,在选题的时候,首先就应该思考本领域的重要问题是什么,一个技巧就是多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规划目标等重要文件上找灵感。就我而言,在胡老师的指导下,在构思《多情景模拟下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与碳达峰预测研究》这篇文章时,主要的落脚点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稳定制造业比重”以及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目标这两个重要战略,文章主要论述的就是这两者能否以及如何同时实现。总之,确定题目之前要多多审视这篇文章的意义以及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如果说服不了自己就更加难以说服审稿人,所以要尽量避免花费精力进行毫无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研究。

4

结语

积跬步,至千里。学术之路注定是道阻且长,但是每个阶段却又是十分短暂的。转眼进入了研三,像许多同学一样,我心中时常感激学校给了我们一块有福之地,为我们提供了如此舒适的图书馆和教学楼、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如此尽责的管理团队……还有经济学院时时刻刻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最幸运的是,在这里遇到了胡剑波老师,他高尚的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无私与耐心的讲授引导我进入了学术的殿堂。“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愿我们都能珍惜时光、稳步前行、学有所成,不辜负人生际遇中的每一块有恩之地、每一位有恩之人。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