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文章集合: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地理学报)

2022/11/7 9:39:47  阅读:313 发布者:

前言

本次【期刊追踪】选取《地理学报》2022年第8期文章,聚焦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地缘政治与世界地理等方面共5篇文章。

01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

01 摘要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是一部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思想的进展史。古代时期产生了以适应和利用地理条件发展经济活动的思想;近代时期经济地理学作为学术领域出现;现代时期I重视自然条件的利用,从国家需求角度研究生产布局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现代时期II从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角度切入人地关系,构建“点—轴系统”理论等空间结构理论,根据区域差异扩大趋势提出调控思想;现代时期III结合主体功能区研究人地关系,注重产业集聚、都市经济区、农区衰退及振兴等问题。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演化可以梳理出3支脉络:① 史志脉络通过历史文献对经济区位和地方差异的描述,逐步探究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海量的地方志,以实例支持人地关系思想。② 从游记考察到现代考察和观测分析,为经济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事实发现手段。③ 国外引进脉络与多元思想本土化,带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逻辑。后两支脉络逐渐融入前一脉络,以突出中国特色之趋势。经济地理思想史研究可对当前经济地理学发展提供3点启迪:① 加强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条件规律探索;② 鼓励问题导向的批判性思维;③ 弥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弱项,如与整体论对应的还原论,与归纳法对应的演绎法。

02 关键词

经济地理;思想史;中国;人地关系;地理思想

03 作者

李小建1, 2

04 发文单位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封 475001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郑州 450046

05 引用格式

李小建.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J].地理学报,2022,77(08):1873-1891.

02

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的再讨论

01 摘要

本文指出中心地理论中k = 3系统由市场原则生成的几种传统说法的缺陷;提出所有相邻级别中心地,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 正三角形的中心地分布和中心地之正六边形市场区;② 较高级别中心地提供相应级别及比其等级低的货物,它们的市场区(或腹地)之大小应尽可能地接近,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相邻级别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差距,进而降低所生成的中心地系统对要配置的商品或服务因其上限或下限范围之要求产生可能的排除,这即是市场原则之合理说法。本文的新提法能够调和克里斯塔勒自上而下和哈格特自下而上建构中心地系统所产生的规模等级及其解释之差异。从廖什的空间垄断竞争型中心地建模理念看,根据此提法建立的中心地系统尽可能地降低了厂商的空间垄断性,以减少厂商取得的超额利润,其符合正常市场理性原则。本文对中心地理论中k=3市场原则内涵的修正能够提升中心地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实践指导作用。

02 关键词

中心地理论;k=3系统;市场原则;克里斯塔勒;廖什

03 作者

梁进社

04 发文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05 引用格式

梁进社.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的再讨论[J].地理学报,2022,77(08):1892-1906.

03

平原农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机制

01 摘要

平原农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有利于缓解平原农区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育等多重压力,保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本文以“问题研判—策略梳理—机制构建—实证检验”为研究主线,探讨两者协同机制。

研究表明:① 平原农区“三生”空间利用冲突显著,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污损衰退共同制约乡村转型发展;② 面向土地价值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策略,有利于推动乡村转型发展;③ 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由“以地为本”单要素调控转向“人、地、业、权”多要素协同综合整治,权利重组、空间重构、产业重塑是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的核心机制;④ 平原农区典型地区禹城市,聚焦土地权属调整、空心村整治和现代产业培育,实现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协同推进。本文有利于深化平原农区人地系统科学新认知,为构建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02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乡村转型发展;乡村地域系统;协同机制;平原农区

03 作者

孙婧雯1, 2,刘彦随1, 2, 3,戈大专1, 3,陆玉麒1, 3,牛 博1

04 发文单位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

05 引用格式

孙婧雯,刘彦随,戈大专,陆玉麒,牛博.平原农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机制[J].地理学报,2022,77(08):1971-1986.

04

19802019年湘鄂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及其人地关系的时空差异

01 摘要

均衡的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有效享受健康公平权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建设用地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密切相关。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可能—满意度模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建设用地—人口分布”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19802019年湘鄂豫三省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均等性和建设用地、人口分布耦合协调关系的变迁特征。

结果表明:①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总体在中等水平(0.7~0.8)左右波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湘鄂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的平均增速分别为-7.68%-0.96%-2.11%;② 湘鄂豫公共卫生服务空间上存在显著聚集特征,“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极化效应明显,且8个方位内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差异明显,说明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③ 公共卫生服务与建设用地、人口分布的相互作用程度和同步发展程度较弱,三者协调发展程度处于失调向协调的转型期。在中国新发展阶段,为顺应复杂的“人—地”关系变迁规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的时空发展格局以及其方位差异特征可为优质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给和公平性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02 关键词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时空演变;城市扩张;人地关系;可能—满意度模型

03 作者

韩宗伟1, 2,焦 胜1, 3

04 发文单位

1.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沙 4100822. 铜仁学院旅游与地理系,铜仁 5543003. 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

05 引用格式

韩宗伟,焦胜.19802019年湘鄂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及其人地关系的时空差异[J].地理学报,2022,77(08):2019-2033.

05

可持续饮食系统的尺度逻辑——基于中国、巴西、南非的案例

01 摘要

农业工业化和“去地化”的生产模式、不透明的流通过程以及膨胀的消费欲望致使饮食系统危机不断,其可持续性成为全球尺度的挑战。当前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面临尺度问题,涉及从全球地方的目标转化,以及从地方到全球的经验反馈两个方面。首先,全球尺度的可持续目标宏大包容,但是对地方尺度的差异性缺乏关照。其次,部分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实践垄断了经验表达,过于重视社区等微观尺度而忽略了其他尺度的潜在作用,引发“尺度陷阱”。

本文深入剖析中国、巴西、南非的饮食系统内部各类参与者的可持续性建构,提出全球和地方可持续饮食系统互动的尺度逻辑:① 从全球到地方的目标转化需要兼顾地方差异。中国、巴西、南非各自生成优先的可持续目标,分别针对食品安全、食物原真性和食物浪费、结构性的食物匮乏等问题。这些目标之间充满张力和博弈,不能等同替代。② 从地方到全球的经验反馈需要打破西方经验赋予的微观尺度的优越性,转向跨尺度的实践。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实践路径的要义在于发挥饮食系统各类参与者的能动性,调动资源形成有效的跨尺度行动网络。③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尺度本身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每个具体的可持续目标与适切的尺度方法匹配。有必要研究建议挖掘多元、差异的可持续模式,更加有针对性地促进当地乃至全球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02 关键词

饮食地理;饮食系统;文化地理;可持续发展;地方化;尺度

03 作者

钟淑如1,王龙杰2,徐雨晨1,曾国军1

04 发文单位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 510275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58

05 引用格式

钟淑如,王龙杰,徐雨晨,曾国军.可持续饮食系统的尺度逻辑——基于中国、巴西、南非的案例[J].地理学报,2022,77(08):2097-2112.

来源: 地理设计与空间规划研究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