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多年来我们就像温水中被烹煮的青蛙一样,没有认识到周围环境的致命变化。而现在,我们被高温击中了。”
这是来自《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报道的一篇文章观点。
今年夏天,极端天气突袭了全球多地,有许多人因高温患上热射病、心血管疾病。事实上,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从2030年到2050年,气候变化每年将导致全球约25万人死于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热应激。极端天气还会改变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2022年这个夏天,我们对“热射病”、“热应激”等一系列名词不再陌生。
此前大部分人对天气热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中暑”这个层面。然而,随着极端高温在全球多地频现,高热带来的更为致命的危害常伴我们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10月就发报告表示,“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
“深究科学”此前也报道过极端天气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今年可能只是极端天气的一个开始。那么,极端天气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01
高温致使热射病病例增多
今年或许是未来十年最凉快的一年,此后的时间将越来越热,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极端高温急症风险。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导致许多人提问升高至40℃,出现了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无力等症状,这是中暑吗?
不,这很可能是热射病。
根据国家卫健委权威解答,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它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人的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进而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另据国家卫健委介绍,热射病的症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可达20%~70%)。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
上述知识点告诉了我们两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一是天气热真的会热死人的,二是在室内千万不能省电省钱不开空调,室内也会闷出热射病。
然而,热射病还算得上是症状比较明显,一旦得了马上就医也能解决的问题。但近日有研究发现,极端高温会长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生理和心理均受其害。
02
10年研究:高温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极端高温把人推进急诊室的原因可不只是热应激或者中暑。炎热的天气或许会增加我们在工作中受伤、心脏病发作或感染疾病的几率。
最近,慢性病研究员伊莎贝拉·奎托(Isabella Cueto)在知名生命健康网站STAT上发文表示,“高温可能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从偏头痛、酒糟鼻,到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高温会带来长期疾病,来源STAT官网
就在今年3月,《英国医学杂志》(BMJ)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气温越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就越大,且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夏季夜间温度每升高1℃,60-64岁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3.1%,并且65-69岁人群的相关风险,比60-64岁者高50%以上。
来源Circulation官网
无独有偶,今年6月21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循环》(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反映了极端高温对心血管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人员收集美国3000余个县夏季(5月至9月)每日最高热指数水平和20岁以上成年人的月度心血管死亡率,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或种族的每月心血管死亡率,从而探索极端高温与心血管死亡负担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在3108个县中,每增加一个极端高温日(90华氏度/32.2摄氏度),每月的心血管死亡率就会增加0.12%。在研究期间,极端高温与研究统计的约5958个心血管死亡病患有关联。
2008年至2017年夏季月份(5月至9月)极端高温天数总数
在进一步分析中,研究人员还发现,极端高温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与年龄、性别、种族和民族等因素有关,这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生活水平间接影响了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来说,极端高温与男性死亡率的相关性比女性高0.20%,非西班牙裔黑人成年人死亡率比白人高出0.19 %。一句话总结,男性、黑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死亡率更容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
极端高温带来的远不止当下的危害,当我们长时间处于极端高温的影响中,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就会随之而来。
03
极端高温,还会对人们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除了我们看得见的身体上的危害,极端高温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简单来说,天气过于炎热时,人们可能会出现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的异常,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易激惹和行为失控。而这种失控部分专家称为“心理中暑”。
炎热的天气会使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容易忘事,甚至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会导致血清素和多巴胺的降低,不仅会增加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还会降低人的抑制功能,从而导致失控行为。
今年6月,美国卫生部发布了第二期《气候健康展望》,警告极端天气的频现可能会影响民众的健康。报告指出:“暴力、犯罪和自杀可能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2022年2月23日,《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JAMA·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究了环境温度较高的时期是否与美国成年人因心理健康问题增加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OptumLabs数据库获得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就诊医疗索赔数据,分析了在2010年至2019年的温暖季节(5月至9月)期间,拥有商业或Medicare Advantage健康保险的患者数据。
结果表明,在这个针对大量有健康保险的美国成年人的交叉研究中,极端高温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访问率密切有关。
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让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临床医生做好准备,以便在预计极端高温时期为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做好准备。
温度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联性,温度越高需要心理援助的人越多
高温为何会引起心理上的问题?这主要是高温带来的焦虑、压力以及情绪上的障碍,这种心理上的障碍还会进一步影响人的行为。
总之,极端高温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背后的凶手——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烹煮着锅里的青蛙”。
对于全球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而言,高温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挑战。高温带给人体健康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都不容忽视。正如WHO所言,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转自:“深究科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