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Physiology | 中国农业大学张钊课题组揭示转录抑制因子RhWRKY13调控月季灰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
2022/11/1 15:45:41 阅读:185 发布者:
月季是全球第一大切花,占世界切花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由腐生性病原真菌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所引起的灰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月季产业,特别是采后保鲜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
生产中长期高剂量的杀菌剂使用,使B. cinerea产生了多种抗药性。广泛使用的多菌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因为B. cinerea的抗药性而失去使用价值;近年来在月季生产中使用较多的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苯胺基嘧啶类等农药也都有较为严重的抗药性问题,导致生产中化学防治的效果非常有限。当病害发生严重时,药物往往无效,这时就只能彻底销毁月季病花,劳工费时,损失巨大。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钊教授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Rose WRKY13 promotes disease protection to Botrytis by enhancing cytokinin content and reducing abscisic acid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转录抑制因子RhWRKY13调控月季灰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月季对B. cinerea的易感性方面起着相反的作用。用细胞分裂素处理,能够增强花瓣对B. cinerea的抗性,而脱落酸则促进了病情的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受灰霉诱导的月季转录抑制因子RhWRKY13,可以同时抑制细胞分裂素降解酶RhCKX3和脱落酸响应元件RhABI4的表达。花瓣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和脱落酸响应的减少,共同导致了月季对B. cinerea抗性的增强。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灰霉病抗性的一种新机制,也为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交互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RhWRKY13参与月季灰霉病抗性的工作模式图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后刘欣童和副教授周晓锋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钊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李丹丹,洪波教授以及高俊平教授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的Saskia van Wees教授对论文初稿给予了宝贵意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c495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