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美国知名评论家、传播学学者沃尔特·李普曼于 1922年在其著作《公共舆论》中首次提出的重要术语,又称“假环境”、“准环境”。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让其变得越发复杂,这就导致了人们并不能满足于自身活动范围和感知范围为其带来的信息,对于那些超出自身亲身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人们只能寻找其他途径去了解。
此时,人们发现大众传播,并开始依赖于传播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尝试在其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反应。所谓“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信息所构建的环境,它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现实信息进行筛选、再次加工、改造重组之后,再传递给受众的一种信息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包含四个预设:
1.传者与受者分立,传播者阶层往往与垄断性权力相结合,是社会精英人士,而受者主要是普通民众。
2.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技术性门槛决定了传者与受者的天然分化。
3.普通受众作为时间、注意力和交往范围有限的非理性人,所形成的公共舆论的真理性和正确性有待商榷。
4.“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的限制,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所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词汇表达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所产生的忧虑”。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这个概念由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他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人们根据这些信息所采取的自身行动会反作用于现实本身。基于此,即使一再强调大众传媒拟态化标签,人们依然很难区分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的差异,这就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概念延伸
“拟态环境”的理论、“拟态环境环境化”理论均反映出了现实社会和拟态社会的区别,并且强调人的行为作用于现实世界,使现实社会环境越来越具有拟态化的特点。自拟态环境现象被学者广泛提及之后,网络拟态环境现象也进一步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网络拟态环境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为人们借助网络媒介并运用网络化的符号系统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现实环境,从而构建的一个信息环境。
网络拟态环境与传统拟态环境的不同具体表现
1.传者和受者身份不再分离。网络的低门槛使信息传播权不再是被权力集团和精英阶层所垄断, 普通网民成为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者。
2.媒介传播的技术性不再是构建拟态信息环境的阻碍。普通网民即可掌握的信息发布技术、 图像音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等解决了信息篇幅限制的问题,消除了用有限的表达方式描绘复杂世界的困难。
3.公共舆论成为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广大民众可在其中自由讨论,利益表达多元化的公共舆论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得以展现。
4.信息审查制度明显弱化。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为言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传统的新闻价值评判标准不再是主要审查制度。
5.对现实环境的再现和重构更为立体和多面向。由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时空限制,信息数量急剧增多,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呈现更加全面和深刻。
6.非理性言论和情绪弥漫,虚假信息充斥。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协同过滤和群体极化现象凸显,在个体的各种目的、私欲作用下,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网络拟态环境的隐性风险
1.受众认知偏差的风险
传统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背离主要是“正向背离”,所造成的影响不至于成为风险而网络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负向背离”则足以通过影响社会认知带来危害。
这种危害表现为对社会不良现象和阴暗面进行局部放大,对长期性社会问题存在的必然性视而不见,对社会的良性运转不予认可等,由此增加了社会结构性张力,不利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2.损害政府形象的风险
一是网民容易将个别官员的腐败视为整个官员群体和政府的腐败,对有损于政府负面形象的个别事件予以放大;二是由于网络注意力资源大多集中在政府部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者乐于制造不利于政府形象的网络谣言,以引起大量网民围观。这些现象都直接损害政府公信力,并对政府的权威性造成消极影响。
网络拟态环境隐形风险的治理策略
1.提升网络拟态环境建构主体的媒介素养
网络拟态环境是媒介传播者和媒介受众共同参与建构的结果,对于受众而言,同一拟态环境可能被解读为不同主观现实。对网络拟态环境的准确认知和顺畅解读,是传播者与受众实现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受者对网络拟态环境的信息过滤, 尽可能地避免受者消解传播价值, 必须同步提升网络拟态环境中传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识别能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网络拟态环境的社会建构质量。
2.加强网络媒体把关人的角色构建和作用发挥
把关人使得网络传播媒介不仅扩散信息,而且还过滤信息。对受众而言,经过把关的传播内容, 可尽可能减少与真实情况的差异。对把关人本身而言,可不断地对自己的把关行为进行重新评价与修正,而通常把关人的这种行为直接影响着媒介的传播信息与真实环境契合度的提高,也就是网络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趋同性。
3.促进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和互相监督
传统主流媒介凭借自身的专业性,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对信息的解释和信息真实性的核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便在网络拟态环境下仍不能缺席,更不能失语,反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在敏感问题上的权威性和信服力,增强社会信息的透明度,更好地获得舆论主导权。
网络媒介则以其草根性、平民化特征,打破传统媒体的单一性格局,为拟态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多元的信息视角。在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中,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合作,相互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可有效减少网络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4.多元主体形成隐性风险共识,构建综合的风险治理格局
网络媒介关于风险共识的诉求在于,利用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坚持风险分配正义及其责任框架,通过对话的方式,让政府、风险利益涉及方、专家、社会公众之间形成关于风险的共性认识, 从而达成最大的关于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的政策形成。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