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住房越大,生育意愿越高?

2022/10/31 10:39:01  阅读:167 发布者:

文章转自:来点方法(本文仅做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的一个词条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评论为“但凡你说的有点道理的话,他就有点道理”,这个词条所展示出的内容的确和“废话文学”别无二致。

现在所谓的“调查显示”和“专家建议”都一样被网友所鄙视,因为他们所揭示出来的结果往往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点,我们看到的“调查显示”和“专家建议”并不是原始的资料,而都是经过新闻媒体筛选后的。而在新闻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尤其是信息时代,不搞一点“出乎意料”的东西很难博人眼球。

因此,不是社会调查和专家建议出了问题,而是新闻媒体没有基本的素养。为什么这么说呢?以这次上海市委建委和上海市社科院的联合调查中,发布了很多信息,只有“住房越大生育意愿越高”这一条被媒体“盯住”,从新闻的角度,选择这一视角的确有独到之处,的确带来了“流量”,但是媒体的报道却极大地损害了社会调查的公信力。个人认为这是媒体没有职业素养的体现,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不仅如此,在以前很多的新闻媒体对调查报告解读、专家学者采访过程中,断章取义极为严重,忽视上下文,和一些短视频博主剪辑视频的手段如出一辙。

新闻媒体误读社会现象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风笑天教授《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一文就曾专门探讨了新闻媒体是如何建构独生子女的负面形象的。该文发现,大众媒介新闻报道中的独生子女主要是一种负面形象,这一形象与独生子女在社会中的客观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论文进一步对媒介新闻的形成方式、叙事逻辑和所用材料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存在着明显的"妖魔化"倾向。

我们希望,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要强化素养的训练,做到实事求是的报道新闻,不要刻意追求流量效应,我们可以发现,正统的新闻媒体很少会去断章取义,更多的是一些“小报”和自媒体,这也启示我们,在新闻界也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只有不断章取义,做“真新闻”才能被主流所接受。

此外,对于社会科学学者而言,要谨慎对待自己所做的研究,所写的每一句话,因为很有可能会挖出来“鞭尸”。

作为读者,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并非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新闻媒体的想法。

转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