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上海普教科研40年暨普教所成立40年系列学术活动教育评价专场论坛举行
2022/10/27 14:51:55 阅读:211 发布者:
2022年10月12日上午,上海普教科研40年暨普教所成立40年系列学术活动教育评价专场论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礼堂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区教育学院的专家、评价研究人员和初、高中校领导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同时进行了直播,共有5500多人在线观看直播。
徐士强所长首先代表普教所致辞。他指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破除“唯分数”的重要抓手,综合素质培育及其评价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育人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加强研究,解决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中的问题,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创新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赵佳然副处长代表基教处对普教科研40年和普教所成立40年表示热烈的祝贺,认为普教所是上海教育科研的一面旗帜。发言的专家都是上海中高考改革的推动者和亲历者,普教所深度参与了中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的研制,有力撬动了初高中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教育科研需要坚持创新和实践,引领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做了题为“综合素质评价是破解‘唯分数’的必然选择”的主旨报告。报告认为破解“唯分数”只能靠综合素质评价。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要转变观念,不能等诚信制度健全了才能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本身就是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推动力。其次,制度上要配套设计,允许学生被多所学校同时录取。技术上也要可行,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集中录取阶段的使用问题。最后,要有稳妥的推进策略,“双一流”高校有责任先行试点。
普教所助理研究员王湖滨报告了“美国高中学生素养成绩单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对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与借鉴”。她从素养成绩单的发展背景、设计与呈现、实施推进以及启示与借鉴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了素养成绩单学生评价模式对“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风华初级中学堵琳琳校长以“素养导向,全景育人”为题,介绍了学校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的校本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我的成长帆”。
怒江中学朱艺春副校长分享了学校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融合实践探索,介绍了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中典型经验和做法。
市西中学方秀红书记分享了学校在“丰富学生实践经历,促进自我认知发展”方面的做法和实践经验。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学生成长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刘小龙副主任以“大数据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与实践”为题,报告了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践经验以及多源多维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副主任李立峰分享了“高校招生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各类招生中的使用,综评信息使用的困境,以及相关思考与建议。
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何永红主任和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缪亚男分别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校本实践和信息管理与结果运用进行了精彩点评。
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陆璟研究员进行了总结讲话。她认为今天的研讨会开得很好。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中要处理好两对关系,即日常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以及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日常学校育人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要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要落实在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成为课程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招生录取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要包含学生相关的学习经历,展现个人的优势领域和特长。核心素养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者的评价目标和育人目标都是一致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核心素养的评价侧重考试评价,但不能完全依靠考试,需要结合综合素质评价采用行为观察、教师评价、作品评价等多种方式。
研讨会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实践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与结果运用三个主题展开,分别由普教所副所长夏雪梅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庆芳研究员和教育评价与PISA研究中心主任王晓华研究员主持。
转自:“上海普教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