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逻辑
田鹏颖◆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创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从普遍—特殊—普遍的历史性转换,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视野贯穿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理论眼光从中国转向世界,人文情怀立足中国,兼济天下。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深蛰伏着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中国理论逻辑、中国实践逻辑、中国历史逻辑、中国主体逻辑。
——田鹏颖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容易理解,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需要深入阐释。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重大理论创造,其思想视野贯穿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其理论眼光从中国转向世界,其人文情怀立足中国兼济天下。毫无疑问,21世纪在人类社会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日益凸显出非凡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鲜活而生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成果,在当今时代的“中国场域”有机融合、碰撞、创新,谱写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新亮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创新中,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普遍—特殊—普遍的历史转换,开辟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里深深蛰伏着独特的中国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理论逻辑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理论话语。从时间维度考察,“21世纪”刚刚走过20多年,因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具有未来指向和意蕴,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则侧重于现实;从空间维度考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人类、世界的理论,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则是中国的理论;从静态考察,两者交叉、重叠、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动态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共同发展一起走向未来。
任何理论创造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理论超越都建立在对理论来源的坚守上。“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源,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但马克思从来都没有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西方,将思维局限在当下。相反,他立足世界历史、关注人类社会、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只要这一终极目标还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成,马克思主义就始终充满生命力。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的、历史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跨越时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武器”,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泉”,成为实事求是之“是”、解放思想之“本”、守正创新之“正”。马克思主义能够从19世纪到21世纪,在马克思主义事业世纪积累、提升、发展、光大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中转化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理论赓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升华”。从“外延式”发展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不仅在民族层面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也在世界层面回答了“人类该往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为“21世纪人类该何去何从”作出了“中国注解”,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必然实现“民族史向人类史”的转向,这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动力,也是其时代使命。从“内涵式”升华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在21世纪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原创性地回应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核心问题,构建了应对“三大矛盾关系”的发展格局,树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形态,对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升级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特殊的“中国场域”,承载着独特的精神气质,解决着特定的历史课题。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升华的过程。这“三大规律”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只关注本民族的事业,而必然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统筹起来,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纳入关注视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质”的提升,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质”的提升、对人类社会规律认识和发展贡献的“质”的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系统地、逻辑地、原创地将这“三大规律”提升到了21世纪的高度,从而成功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想的理论,其诞生、创新、发展的动力来自实践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在于其真正把握了时代、反映了时代、引领了时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应对时代挑战、克服时代危机、走出时代困境的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超越和理论自觉,将“中国经验”转化为“中国理论”,从而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新时代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绽放生机。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中国从“边缘”“外围”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亮点。这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马克思主义处在各种质疑声中,但是中国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初成功终结了“历史终结论”。21世纪伊始,一场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向马克思求教”,中国“风景这边独好”逐渐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近三年来,一场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中国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有序抗疫,不断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国破解发展困境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人类的发展困境,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单向度的现代化、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现代化、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拉大的现代化,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获得发展是因其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受限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生态破坏成为发展瓶颈,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可以说,“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历史性转化,从而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反差成为主要矛盾,在实践中心怀“国之大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战胜贫困的“中国奇迹”、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真正破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困境。
新时代中国理论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构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宏大时代场景。如果说19世纪马克思主义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引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20世纪马克思主义旨在揭示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指引一国社会主义首先取得胜利;那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则要在两种制度、两种主义、两种价值并存和较量的时代,揭示社会主义如何指引人类共同应对危机和挑战。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也不可能是简单、孤立的民族国家事件,而必然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格局的重大世界事件,中国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转化为世界治理方案,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历史已经证明,这一方案不仅仅是中国如何处理和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且已经从“中国方案”上升为“人间正道”。由是观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功把握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时代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是要从“自然时间”中找到“历史时间”,把握历史的鲜明特征、深层本质、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以提高人类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创造历史的主动性。习近平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编年史的21世纪依然是马克思所指明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正开启了这一时代的崭新阶段。
社会主义从历史到未来,促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想力量。科学社会主义集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路径,成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标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影响了周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选择。纵观整个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有高涨,也有低谷,但总的来说,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主导。20世纪70年代,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崭新阶段。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已然十分明朗。社会主义的“中国形态”扭转了资本主义占据主导的世界历史格局,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逐渐占据优势,标志着、引领着、预示着人类未来的美好图景。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促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现代化不属于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却属于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形式上,社会主义是“后资本主义的”“后现代化的”,但在内容上,社会主义必然要建立在“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后发国家可以通过革命的形式较快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果的占有则需要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纵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本质上就是在探索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而也正是科学把握了两者的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将社会主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才真正找到了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而这一过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时代把握、分析和超越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模式转换,其意义就是社会主义对时代变化的适应及其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特别是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标志着现代文明发展的新高度、新境界、新图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造引领现代文明新方向。
社会主义从民族到世界,促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它本质上就是世界的,代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态是民族的,必然体现着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有机融合。尽管有着民族特色,但这种特色必然不能是狭隘的、落后的、不符合规律的,否则这种结合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中国形态”建立在中华文明根基之上,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人类情怀、理想社会和中华文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契合是一场“双向奔赴”,马克思主义使中华文明重现辉煌,中华文明在创造新现代性的同时,也将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双向进程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空间,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更鲜活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指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推动社会主义从“民族”走向“世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注入文明的力量。
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主体逻辑
理论创新需要创新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是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特别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面临的时代使命、历史课题必然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中国共产党肩负时代使命。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的主线,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规划和部署,21世纪中叶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是高级发展阶段,越需要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先例可借鉴、供参考,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所面临的环境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问题是崭新的,挑战是复杂的,危机是多重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在新的起点上,应对高质量发展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用马克思主义来洞察大势、回应挑战、掌握主动。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而通过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丰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共产党担当世界责任。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党,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进入21世纪,西方现代性矛盾重重,无力应对自身的挑战,更别提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式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崛起,更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为后发国家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建立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终极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共商、共建、共享,在政治上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文化上主张文明交流互鉴,在社会上尊重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理念、信守承诺,为世界各国发展创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环境。
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工人阶级政党拥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不仅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共产党人对自身的主动要求。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已然彰显出其先进性、优越性,建立起充分的政党自信。一个拥有自信的政党,要自觉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提升历史主动性。而自我革命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保持长期执政,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才能在世界社会主义政党中保持主流地位,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为引领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人类社会在21世纪展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国际格局在21世纪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多样文明蓬勃发展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已经创造。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变量,“中国逻辑”必然构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主导逻辑。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04期
文章作者:田鹏颖
转自:“学术与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