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胸怀国之大者,恒念民生维艰
在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里
保持心灵纯真和精神高洁
远离世俗功利和精致利己
读经典,下田野
期待你们能够以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思辨证明你们接受过真正的大学教育
期待你们能够以更多的惊奇和惊喜证明你们加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是正确的选择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欢迎你们选择人文与发展学院!也许此处我应该加上一句,即:祝贺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不想在这个时候这样说。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大多数人的选择常常是偶然的,甚至根本没有多少余地。然而,如何让自己不那么自由自主的选择变得“正确”,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最近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中的有铁和贵英,他们“在一起”是根本没有选择的,但他们相守相知,携手打拼,让生活充满奔头和意义,让“在一起”的选择变得正确。因此,我希望你们通过未来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将现在这个加入人文与发展学院的选择,变得非常正确。
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询问“什么专业未来好找工作”;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学生也会问“学习的东西有什么用处”。我自己实在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未来不可预测。
但是,这一现实却促使我们思考,大学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大学教师,尤其是我们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到底能够或者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我想,我们能够提供的,无非是信息,或知识,或思想。
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信息吗?现代社会的信息林林总总、真真假假,各种资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已经深深为之所扰,难以喘息。今日的困境不在于信息太少,而在于信息太多。社会学家鲍曼指出,信息的不断增多使得信息冗余数量大得无法注入人类大脑,甚至传统的储藏室、图书馆都已经无法容下了。因此,大学教师不必以向学生提供信息为己任。
大学应该为学生讲授知识吗?或许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但是,哲学家利奥塔却宣告,网络技术已经敲响了传统教师时代的丧钟,因为对传递确定的知识来说,存储网络比教师更有能力,而且在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方面,教师并不比学生具有优势。因此,大学教师凭借积累的知识优势教导学生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在我看来,大学应该给予学生以思想。虽然在知识和思想之间,很难勾勒出泾渭分明的界限,但二者的精神格局是不同的。在“知识改变命运” 被普遍认同的时代,人们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和现实功用,以便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成功。或许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胡适早已指出,“短见的功用主义乃是科学与哲学思想发达的最大阻力”。而对思想的追求则超越了功利和自我的框架,因为凡是可以称得上是思想的,则一定是关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类解放的观念体系。
其实,大学本来就是思想的发源地、精神的象牙塔。大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思辨的能力。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曾指出,“没有思辨精神,就不存在科学创造力”。他进一步强调,“(职业)学院是功能性质的,大学是思辨性质的,即哲学性质的”。也就是说,我们社会里的职业类学院,培养的应该是职业能力,以便在各种岗位上恰如其分地承担各类“工作”。而凡是叫作“大学”的,培养的应该是思辨能力,以便在思想和理想层面引导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担任过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莱文曾说,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而耶鲁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那么,如何通过大学教育习得思想、培养思辨能力呢?我有一些个人观察和感悟,与同学们分享。
一是在学习中思考。对此,古代学者已有很多论述,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学而不思则罔”。无论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还是自己在书本里的阅读,学生需要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尤其需要结合现今的社会,联系当下的现实,思考眼前的真实问题。但现实未必如此。学者齐宏伟指出,现在有些学生犹如复印机一样,都是忙着把课堂内容复印到笔记本上,而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似乎得了“价值冷漠综合症”。这样的学生,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真正的思考和思想无从谈起。
二是在怀疑中批判。其实,没有怀疑,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现;没有批判,就不可能有思想的进步。大学生应该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哲学家库辛认为,“批判是科学的生命”。而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批判不是社会破坏,而恰恰是社会建设。正如哲学家霍克海默所指出的,批判并不是谴责或抱怨,也不是否定或驳斥,而是为了实现变化和进步的具体努力。学者葛剑雄指出,社会批判可以帮助人们考虑不利因素,从而避免损失、预防问题。
三是在兴趣中学习。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兴趣是最根本的动力。西南联大时,有学生觉得逻辑学十分枯燥,便问逻辑学家金岳霖教授:“你为什么要搞逻辑学?”金教授回答说:“我觉得它很好玩。”大语言学家赵元任也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媒体人徐百柯评价道,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更不是一本万利。这是真正的兴趣,这样才会真正地把生命投入进去。一项研究指出,对事物的精通是形成热情的重要因素,而有了热情才能形成真正的兴趣。因此,若同学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那或许是因为学得还不够深入。
四是与商业化保持距离。思想需要纯粹,思辨更需要纯粹的思考,毫无客观坐标,不与外在的利益得失相关。但是,当今社会被高度商业化所包围,大学也未能独善其身,有些学生早早走进市场,享受“理论联系实际”的商业回报。在此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即如社会学家科塞所言,知识分子是“为了思想而不是靠着思想生活的人”;如哲学家卢梭所言,“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思维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
五是与职业化保持距离。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过分偏重功能性和职业性。蔡元培先生早就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钱理群先生曾感叹到,若大学生只按照职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而现在一些大学的专业课程设计十分强调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这似乎天经地义。但社会学家谢弗指出,对于职业,顾客永远是对的,而对于专业,顾客不太重要。因为在职场中,“顾客就是上帝”,因此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但在大学里,专业一般意味着特定的思想和知识脉络,涉及特定的精神和价值体系,很多未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随意调整。
同学们,在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里,希望你们保持你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心灵纯真和精神高洁,远离世俗功利和精致利己。其实,成为一名大学生,既表示了身份,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未来几年的生活方式,你们一定要记住两件事,那就是——“读经典”和“下田野”。
读经典,对思想形成和思辨力培养尤为重要。大学里的很多活动或许可以带给你一些荣誉,但大量的经典阅读一定可以给你带来更高层次的快乐和享受,你们会一生受用。钱理群先生建议大学生要“沉潜十年”读书,因为虽然你们的现实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但精神生活空间却可以无限广阔。大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这是和古今中外没有见过面的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他特别强调,“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下田野,是作为经验的社会科学的基本功。社会科学关注社会实践和人类行动,关涉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只有深入经验现实,才能感悟到社会科学思想的深度和思辨的维度。同学们要多深入田间地头,多走进寻常农家,多了解真正乡村,多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明确指出,面对社会大众的苦难,社会科学如若不想变成“社会巫术”,就必须深入社会生活,传达底层的声音。
同学们,当今世界变幻莫测,当今社会躁动不安。但无论世界和社会如何变化,我仍然坚信,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精神应该一以贯之。
希望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大学教育能够彰显大学应有的思辨和哲学性质,带给你们丰富的思想和精神食粮,培养你们有意识的思维和思辨能力。
希望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大学教育能够帮助你们,不论贫富、性别、年龄或专业,从一座宝塔的不同侧面,攀登至汇聚一起的最顶处。这个最顶处便是对国家、对世界、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对生命的关怀。
希望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大学教育能够激励你们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为自己争夺价值;为社会创造资源,而不是为自己争夺资源;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为自己争夺就业岗位。
在我看来,这正是人文与发展学院所践行的大学教育的品质和格局。我相信,作为在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学生:
你们的思维将不会只有立场,没有思想;只有实践,没有思辨;只有结论,没有讨论。
你们的认知将不会只有社会结构,没有人类行动;只有宏大叙事,没有百姓故事;只有一元霸权,没有多元包容。
你们的内心将不会只有刻板规定,没有灵动生命;只有物质财富,没有价值意义;只有理性算计,没有感性感受。
你们的眼里将不会只有上级领导,没有基层群众;只有男性耀眼成就,没有女性无酬劳动;只有站在光里的英雄,没有黑夜里的孤勇者。
各位同学,感谢你们选择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你们的大学生活充满乐趣和愉悦!希望你们不再被“什么专业未来好找工作”“学习的东西有什么用处”等问题所困扰!
待到毕业的时候,期待你们能够以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思辨证明你们接受过真正的大学教育,期待你们以更多的惊奇和惊喜证明你们加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是正确的选择!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作者:叶敬忠院士
转自:“学术与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