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重磅!近半年,那些打破校史的“首次”动作!

2022/10/24 17:52:43  阅读:154 发布者:

今日话题:非升即走,是高校人事改革的大势所趋吗?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发布消息,祝贺该中心郇真副研究员的文章Representations of Lie 2-groups and 2-Vector Bundles”被数学顶刊 Acta Mathematica接收。这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校以来,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上发文。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Acta Mathematica由瑞典皇家科学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旨在“发表数学各领域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据了解,过去中国大陆地区仅有10篇文章(由中国研究机构完成)被录取,其中有6位作者都当选院士。由此可见,这篇以独立作者身份刊登论文的重量。在Acta Mathematica上面发表一篇论文,难度甚至超过大家熟知的CellNatureScience等。

当然,CellNatureScience(以下简称CNS)作为全球影响因子Top30的学术期刊,既然能被用作比较,说明它们也是完全可以证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拥有国际顶尖科研水平的。在CNS上发表文章是很多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很多国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的申请者们,也希望拜师于CNS作者名下。

近半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突破校史,发表本校首篇CNS论文,也无疑凸显了这些高校在某些学科领域较强的办学实力。

【统计数据来自期刊官网,时间多为正式刊出时间。】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彭立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慕尼黑大学课题组首次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外膜和大脑之间可以交换神经信号,从而实现大脑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感知和控制。该成果于55日刊出,是该校历史上的首篇Nature论文,彭立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该研究中负责通过病毒示踪实验鉴定动脉-大脑-神经环路(artery-brain-circuitABC)所涉及的通路。

彭立副教授是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中医药防治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相关领域有着创新性研究,成果较新,实用性巨大。

据悉,贵州中医药大学在科研奖励上给予科研人员重大支持,在该成果发表不久后,贵州中医药大学奖励彭立同志个人100万元,支持以彭立同志为带头人搭建科研平台,这是该校建校近60年来,首次空前力度对做出重大科研贡献个人给予重奖。(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73-6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侯书国副教授联合国外多所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对植物如何感受环境变化做出应激反应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病虫害、干旱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应激机理。这一重要发现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认知,对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于512日在Nature刊出,这也是山东建筑大学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发文。

侯书国副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植物与环境互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自2012年以来,该团队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何平教授、单立波教授,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山东大学张伟教授等团队合作,在揭示植物细胞因子调控植物先天免疫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位列全国第12名、风景园林学位列全国第18名、土木工程位列全国第54名,这三大学科成为该校的王牌学科。而本次在生物学领域发表Nature论文则体现了山东建筑大学的多科性发展趋势。(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84-3

福州大学

527日,Science刊出福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是福州大学首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该论文是化学学院黄兴教授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相关课题组在“利用原位电镜直接观察金属和载体的动态相互作用”方面开展的合作研究。至此,福州大学已实现在NatureScience上发文的记录。

2018年,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杨黄浩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ll-inorganic perovskite nanocrystal scintillators”在Nature发表,该研究发现了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发光的新机制,并证实了其在超灵敏X射线检测与成像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据悉,这是福州大学的首篇Nature论文,实现了福州大学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身份在该杂志发表科研成果零的突破。

20212月,杨黄浩教授团队在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再度突破,相关成果刊于Nature,这是福州大学继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杂志发表论文之后,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Nature发表论文。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3371

江西农业大学

69日,Nature刊出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路生院士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发现了ABO血型基因通过调节N-乙酰半乳糖胺浓度显著影响猪肠道中丹毒丝菌科相关细菌的丰度,并系统地阐明了其作用机理。

据悉,这是江西农业大学刊出的首篇Nature论文,实现零的突破振奋人心!同时该论文也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和中国畜牧学领域首篇Nature发表的研究长文,成为国际猪基因组与遗传育种领域近20年来第3篇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上一篇是2012年),对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69-z

天津医科大学

623日,Cell刊出天津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是天津医科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该论文阐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强教授团队的重大科学发现:骨髓免疫将成为治疗“至今无解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的新靶标。

刘强课题组基于神经炎症是多种重大脑疾病的共性机制,从基础到临床系统研究了免疫系统在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和脑衰老等不同类型脑疾病中的病理作用,及其临床免疫干预手段。这些系列研究成果在脑疾病诊断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651-1

安徽医科大学

78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陶文娟副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合作,在Science联合刊文,揭示了相对于环境音的低强度声音缓解躯体不同部位疼痛的精细神经机制,为靶向感知觉系统刺激调控疼痛行为提出了新思路。

这是安徽医科大学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刊文,标志着学校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呈现出新格局,在原创性成果上又取得了新突破。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466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715日,美国罗格斯大学资深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李静联合浙江大学合作者在Science刊文,研究团队采用一种链状聚合物吸附剂,实现了对3种二甲苯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在工业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这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刊出的第一篇Science论文,也是国内职校首发Science!这所创建于1993年的职业院校,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近年发展迅猛,尤其科研能力不容小觑:20227月,学校揭牌成立“赵淳生院士工作站”、“孙立宁院士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及超声技术研究所,标志着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又进入崭新阶段;在2022年最新一期自然指数排名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全国前200,位列第182名。(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7659

湖北大学

82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姗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江涛教授团队、杨帆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rabidopsis auxin transporter PIN3”(拟南芥生长素转运蛋白PIN3的结构和机制)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拟南芥PIN3AtPIN3)在apo状态、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结合状态和NPA结合状态下的3个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PIN介导生长素转运和NPA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进而为靶向该转运体的创新农药研发打下基础。

湖北大学与浙江大学为本文共同通讯单位,这是湖北大学首次以通讯单位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至此,湖北大学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国际最顶级刊物上实现了全覆盖!(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42-w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研究,发表首篇Cell论文。该项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处在了世界领先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晓杰教授和康振生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王宁、汤春蕾副研究员和博士生樊昕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779-6

长安大学

由长安大学刘云焕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瑞士光源等5个国家、9家单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对陕南寒武系幸运阶(约5.35亿年前)的微体化石皱囊虫(Saccorhytus)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研究论文于817日在Nature上在线发表Article长文,题为《皱囊虫(Saccorhytus)是一种早期的蜕皮动物,而不是最早的后口动物》(《Saccorhytus is an early ecdysozoan and not the earliest deuterostome》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张华侨研究员为第一通讯作者、长安大学刘云焕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长安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这是长安大学建校以来第一篇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首次发表的长文article,实现了零的突破。(更多机会点击此处了解)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07-z

北京理工大学

831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周家东教授、姚裕贵教授,北京大学吴孝松教授,日本Kazu Suenaga教授和南洋理工大学刘政教授在Nature上发表文章《Heterodimensional superlattice with in-plane anomalous Hall effect》,首次提出并构筑出全新的异维结构物质,并基于该物质观察到室温面内反常霍尔效应,该结构的成功构筑突破了对传统物质和结构的认知,为新物质和新奇物性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

据悉,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建校以来首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031-2

集美大学

929日,集美大学陈立奇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系蔡卫君共同通讯(祁第为第一作者,集美大学为第一单位)在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limate change drives rapid decadal acidification in the Arctic Ocean from 1994 to 2020”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北冰洋快速酸化,其速率比其他海洋盆地高出三到四倍,其原因可归结于十年时间尺度上海冰覆盖的变化。海冰融化使海水暴露在大气中,促进大气二氧化碳的快速吸收,降低其碱度和缓冲能力,从而导致pH值和Ωarag急剧下降。该研究预测pH值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海冰退缩活跃的高纬度地区,而北极变暖可能会抵消未来Ωarag的下降。

据悉,这是集美大学首次在Science 发表研究成果。(点击可查看详情)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038

“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中国高校在量子科学、催化化学、凝聚态物理等一系列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若干重要原创性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涉及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作出重要贡献。可以说,在“双一流”建设的引领下,地方高校也迎来了春天!

你还有哪些打破校史的“首次”想要补充?欢迎讨论!

来源:各高校官网、CNS各期刊官网、软科等

转自:学术桥Acabrid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