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一个“社会学家”?

2022/10/24 10:41:15  阅读:114 发布者: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Ernaux)。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准备出版埃尔诺的几本作品,结果等来这么一个文学界最最最重磅的新书发布广告。

有趣的是,埃尔诺作品的责任编辑同时也是福柯法兰西学院讲稿的责任编辑(埃尔诺和福柯的版权也在同一家法国出版社手上)。

这并不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巧合,责编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把他引进的那三本埃尔诺的小说当成社会学、人类学著作来理解的。

这么理解也不是很牵强。前两年在图书市场上非常红的《回归故里》中便多次提到了埃尔诺,作者(社会学家、福柯传记作家迪迪埃·埃里蓬)认为埃尔诺的小说非常准确地描写了出身普通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将她视为自己的前辈。

社会科学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最极端、显得最科学的是那种流行于19世纪的宏大理论。宏大理论中看不到个人,看不到心理感受,有的是群体、结构和规律。结果是,个体的、主观的维度都消失了,而这些往往被认为是不科学的。

稍做些妥协的做法是,伟大人物的生平、性格、心理活动等依然能够出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中,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则只会被归入一个个群体标签,比如特定性别、种族、职业等等。

据此,人的个体性、主观感受都不重要,它们只是经济、地理、基因等硬邦邦的科学因素的消极反应物而已。

但,对人、对社会的研究真的可以那么科学吗?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么个观点,大致意思是,对任何事物,要以符合其性质的精确度来进行研究。对于无法精确化、无法量化的东西,硬要精确化、量化,硬要科学化,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说得当然很对。

也许以后科学能进步到确实能够像研究物体一样研究人。

但至少现阶段,我们在承认那种硬核研究多少有些意义的同时,也得看到小说、访谈、民族志之类的不那么科学、样本量很小的、充满主观态度的材料,对于理解人、理解社会而言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很多中国现代小说都可以当成人类学材料来看。作家下乡采风、体验生活就很像人类学家的工作模式。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我们都是通过一些小说了解到的。想想陈忠实的陕西、莫言的高密、王安忆的上海、王朔的北京。

转自:学术星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