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的全过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2022/10/18 17:24:17  阅读:225 发布者:

0 引 言

随着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全球产业进入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的过渡期,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我国也相继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建设目标 [1]。软件行业作为联结数字经济和传统工业的桥梁,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代表方向。然而,我国在关键基础软件和工业应用软件等领域长期对外依赖、受制于人,成为我国软件发展的软肋 [2]。我国要实现软件的自立自强,对软件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4]

早在 2001 年国家建设了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软件专业人才,有力支撑了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无法匹配国家最新战略需求,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5],具体表现为:①学生价值观引导不足,传统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鼓励学生片面追求高薪的现象,学生对软件自主可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从而缺乏持续学习和创新的内生动力;②前沿技术培养不足,软件行业需求变化快、技术更新快,传统课程体系对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引入不及时,导致学生缺乏提升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理论和技能 [5-6];③适应行业发展不足。传统软件人才培养局限于学校的师资和资源,缺乏真实的研发需求、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 [7-9]。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全过程的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使命感、适应行业发展、具备持续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软件人才。

1 “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全过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思路如图 1 所示。

“一驱动”是指使命驱动,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充分认识软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将解决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作为自身使命;“两突出”是指突出前沿理论和前沿应用,将国际先进理念融入培养方案,将国际最新成果融入培养过程;“三融合”是指建立产教融合协同机制,即建立完善培养目标融合、教师队伍融合、资源共享融合的全流程融合育人机制。

本培养模式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将目光放在大型工业软件、关键基础软件等战略方向,用重大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培养适应国家软件发展,具备产业发展时代担当和技术创新的使命追求并扎实掌握技术能力的高层次软件创新人才。按照“分层布局、突出前沿、持续更新”的总体思路,重构针对软件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构建面向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层次多模块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各自领域的资源为依托,积极开拓高水平研发平台,共同组建高标准实训基地,针对在校生与已就业学生,深度实施互动融合的研教合作培养。丰富学校与已毕业学生的交互内涵,深入毕业生所在企业开展价值引领、能力培养、持续关怀,与企业、校友共建全生命周期协同育人平台,贯通学生终生培养路径。

2 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

2.1 强化使命驱动的育人体系

在目前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往往以高薪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从而忽略了国家战略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国家将始终无法摆脱核心基础软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本文提出的“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通过聚焦国家关键核心软件领域的重大需求,引导学生将解决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作为自身使命,以科研与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通过校、政、企等多方合作,促进学生参与国家和地方生产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等,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支撑国家战略的关键技术研究之中。

通过积极搭建特色思政教育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全媒体资源,组织研习最新理论,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区,引导学生向“标杆”看齐;建立立体式思政工作队伍,选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和家长等参与思政工作,深入学生群体,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解决学生问题,引领学生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见图 2)。

2.2 重构分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创新性软件人才培养的基础。然而,由于软件行业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传统课程体系对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引入不及时,导致学生缺乏提升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理论和技能。因此,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创新型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重构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前沿技术 / 应用、职业规划、实践课程等多个层次和模块,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突出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能力的最新需求,增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前沿理论和技术课程,增开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等前沿应用课程,并迭代更新课程内容,将业界最新成果融入培养过程;优化实践体系,引入行业领军企业的软件研发专家、软硬件资源和管理模式,校企共建软件工程实训、软件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加大研究性、创新性内容所占比重,提升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见图 3)。

2.3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一直都是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的有效手段。我们在长期产教融合的实践基础上,构建了“培养目标融合、教师队伍融合、资源共享融合”的长效共赢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如图 4 所示)。坚持行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高校与领军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建设实训课程;扩大引入企业研发专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校企高水平师资协作育人的格局。同时,以各自领域的资源为依托,积极开拓优质实训研发平台,共同探讨研究产业情况,创新技术产品研发;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目标,促进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参与产业突破性创新科研成果的研发,提升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结合学校、企业、共建的实训中心和研发平台等培养环境的资源优势,我们构建了“使命共担、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平台共搭、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通过“前沿理论学习→前沿应用探索→项目实训实践→创新项目研发 ↔ 技术深化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的路径,实现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契合。

2.4 构建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保证本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让资深企业专家作为创新实践导师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过程与行业发展始终接轨;依托信息平台,完善了基于“监督→评价→反馈→改进”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量化可控的教学质量控制过程;构建了“学校 ↔ 企业”双向支持保障措施,针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通过企业反馈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和实施途径;通过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实施体系,周期性地引进校友与企业专家剖析典型的软件研发案例和突出的“卡脖子”技术;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机制,优化师资结构,通过教改专项、绩效倾斜等多种措施激励教师强化课程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合作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提升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以毕业要求的制订、落实和评价为主线,衔接学校育人和产业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持续创新能力(如图 5 所示)。

3 人才培养成果

3.1 学生使命感增强成效显著

通过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学生的使命感普遍得到增强。 2021 5 名同学组队参加了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到云南绿春、重庆石柱等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多名选调生放弃高薪,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约 40% 的同学选择扎根中航工业西计所、成都华为、重庆中兴软件等西部地区重点行业和领域,为西部信息化建设、乡村振兴、核心软件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优秀毕业生反哺母校及社会,设立“梦嘉奖助学金”“汪乾荣奖学金”,其中“梦嘉传媒”累积向社会捐赠 1 500 万元。

3.2 在校期间创新能力提升明显

通过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动了学生创新实践。 20192021 年连续 3 年获奖综合指标居全校前列,总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 468 人次,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高校绿色计算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中国可视化大会数据可视分析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申请与授权专利2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等。成果实施中注重与名企名校深度互动融合,形成开放式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实践基地,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据麦可思统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多次居重庆大学第一位。

3.3 毕业后持续创新能力得以体现

通过终身培养实施路径,实现了学生在毕业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毕业生约 35% 进入 985高校深造,约 10% 赴卡耐基·梅隆大学、耶鲁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并在校期间产出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约 5% 学生自主创业,创办的“梦嘉传媒”“云图互娱”等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约 2% 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名校任教,5% 的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4 结 语

通过改革思政教育驱动学生使命感,该模式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创新精神;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环节突出行业前沿理论和前沿应用,确立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整合校企资源,促进“培养目标融合、教师队伍融合、资源共享融合”的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以使命为驱动、以前沿为牵引、融合多方资源”的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促进学生持续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 周世生.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8(6): 29-32.

[2] 郭朝先, 苗雨菲, 许婷婷. 全球工业软件产业生态与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估[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2(2): 22-30.

[3] 叶春晓, 朱正伟, 李茂国. 融合创新范式下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5): 65-70.

[4] 史继筠, 陈杰浩, 薛静锋, . 五位一体的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9(5): 110-114.

[5] 任培花, 王莉, 张景安.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20(5): 158-163.

[6] 陈丽, 黄启春, 杨小虎. 特色化、引领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6): 49-54.

[7] 孙琦龙, 张长宏, 彭英杰. 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计算机时代, 2021(10): 119-121.

[8] 卢冶, 张其亮, 刘永良. 基于“课程融合、网教结合、校企联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8(11): 45-48.

[9] 徐玲, 文俊浩, 熊庆宇, . 创意、创新、创业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9(4): 72-76.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聚焦智能工业和智慧城市软件高端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E-GXHPY20200426);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关键核心软件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2040);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五个坚持’的新时代软件工程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212022);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yjg203010);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13002)。

第一作者简介: 曾骏,男,重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移动大数据分析、移动用户轨迹挖掘等,zengjun@cqu.edu.cn

引文格式:曾骏,文俊浩,蔡斌,等. “一驱动、两突出、三融合”的全过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22(9):30-35.

转自:计算机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