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社交媒体是“催化剂”吗?

2022/10/10 17:33:53  阅读:157 发布者:

论文推荐

 2022/6/8

2021年“7·20河南暴雨”造成河南省上千万人受灾,三百多人遇难或失踪。这场灾难给各级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极强的焦虑、恐惧和心理创伤。以往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既可能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以缓解焦虑情绪,也可能因多模态的信息环境使得焦虑情绪在群体互动间被不断放大。京师计算传播学小组/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在知名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催化剂”的社交媒体——灾难事件中心理距离对焦虑感知的预测作用》的学术论文,研究了社交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催化剂作用。

在灾难事件中,“涟漪效应”和“心理台风眼”常用来理解人们在灾难情境中的心理健康、决策行为等情况。它们分别描述了两种相反的情况。“涟漪效应”认为心理距离近的人们更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心理台风眼”认为心理距离远的人们更容易产生负面心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抗关系。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影响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引入社交媒体,对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据此,本论文以7·20河南暴雨”为例,通过429分全国抽样的问卷数据,旨在探究如下两个研究问题:

1)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究竟是出现 “涟漪效应”,还是出现“心理台风眼”?换言之,是心理距离越近的人们会出现越严重的焦虑感知,还是心理距离越远的人们会出现越严重的焦虑感知?

2)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出现“涟漪效应”。第二,心理距离负向预测社交媒体使用,而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焦虑感知,并验证了社交媒体使用在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起到了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具体参见下述图表。

总体而言,本研究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社交媒体在心理距离和焦虑感知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在媒介化社会中,焦虑感知经社交媒体催化,可能进一步演化、上升为社会心态,或将引发进一步集体行动,影响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往研究发现,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与公民公共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微信的影响最为明显(赵曙光,2014)。在媒介技术快速变革的当下,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风险的社会表征,也影响着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社交媒体中议题更容易模糊,谣言更加频发,风险体验更为逼真。与此同时,爆料曝光、议题设置、话语修辞、污名化等放大路径的出现都可能增强“涟漪效应”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汤景泰,巫惠娟,2016)。

在本研究中,作为中介变量的社交媒体促进心理距离和焦虑感知之间关系,与催化剂十分相似。催化剂本是一个化学概念,又被称为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生物酶就是一种典型的催化剂。如果没有酶的催化,食物消化、氧的呼吸等生命活动都难以进行。社交媒体正如生物酶,以“催化剂”的方式渗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系统不仅相互勾连且彼此影响,使得社会整体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本论文也在实践层面展开了讨论。官方主流媒体应对突发灾难时应及时发布真实可靠的新闻消息,以降低由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感知,并获得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目前,政府在公共传播的价值表达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调整新闻发布过程中行政逻辑与专业逻辑之间的关系,鼓励公众参与并及时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张志安,冉桢,2020)。社交媒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受困者第一时间发布求助信息的渠道,促进了社会救援行动的开展,成为政府、媒体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社交媒体能够快速聚集舆论意见,增强公众话语权,提供情感支持。然而在灾难情境中,过度的社交媒体使用也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知。社交媒体平台应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如及时、精准传播官方权威信息,以便有序维系社会系统的运行,及时监测处理恶意夸大灾难情况等不实信息。

欢迎引用&转发:

吴晔, 黎樟浩, & 塔娜. (2022). 作为“催化剂”的社交媒体——灾难事件中心理距离对焦虑感知的预测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3, 127136.

转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