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经典文献:马克思对自身学术研究起因经过的自述

2022/9/27 15:52:27  阅读:221 发布者: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但丁《神曲·地狱篇》

3部第14-15

  -与经典相遇-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自己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作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发现唯物史观的过程,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条件。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一分册

第一版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348

·马克思

18591月)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册论述资本,(1)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资本一般。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我(2)(3)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做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而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在我们当时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众表达我们见解的各种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与我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我自己发表的《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我用德文写的关于《雇佣劳动》一书,汇集了我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讲演,这本书的印刷由于二月革命4和我因此被迫离开比利时而中断。

·马克思写于18591 原文是德文载于18596月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  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2卷并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13卷翻译。

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而写的序言。写于18591月,最早载于18596月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19世纪3040年代,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同时,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是因为他已发现,要了解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但是,18481849年欧洲革命运动使马克思暂时中断了这一研究。欧洲革命失败之后,马克思被迫侨居伦敦,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7年秋,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马克思预测革命高潮即将来临,因此他集中精力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这部手稿实际上成为后来《资本论》的初稿。在这份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并且提出剩余价值概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序言》是马克思15年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总结。在《序言》中,马克思介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计划,阐明了对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研究顺序,叙述了他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和经过,并着重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做了最为经典的表述。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马克思论述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有机体,是由许多要素和领域构成的,存在着错综繁杂的各种社会现象和关系,要科学地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要从中找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其次,马克思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那么,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这是因为人们必须首先解决吃、喝、穿、住等问题,而后才能从事政治、艺术、科学、宗教等其他一些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讲:“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再次,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在此指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构成了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而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最后,马克思论述了人类社会形态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历史规律。马克思指出,决定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自然演进过程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从人类社会具体的社会形态来看,“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同时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革命的任务,“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文中,马克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及其经过,介绍了他从19世纪40年代起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精辟概括和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这对于无产阶级和各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等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公众号

转自:“马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