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凌军辉 陈席元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南京农业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之际,新华社《瞭望》周刊专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聚焦学校在奋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回顾百廿辉煌、启航一流征程,学校将致力于保护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新农科、育知农爱农人才,从过往贡献中汲取未来发展动能,奋勇争先、不负使命,争当世界重要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致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三个落脚点。南农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加强土壤耕地保护治理研究,致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引育并重、破立并举、知行合一,南农持续打造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和孵化器,近三年,来自全球前100名高校的教师占比已近四分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从65年前毕业生志愿奔赴北大荒,到新时代扎根贵州麻江等地脱贫攻坚;从海拔约四千米的乌兰雪域,到地处热带的南繁基地;从开创我国第一批农业经济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到建成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科研平台……12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秉持“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矢志躬身向农,培养了包括62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学子。
适逢建校百廿华诞,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他表示,当前,我国正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给涉农高校创造了大有可为的历史契机。南农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奋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拿出更多科技成果,把学校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成为世界重要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年3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研究生调试设备,收集作物表型数据
保护粮食安全 服务乡村振兴
《瞭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南农在攻关种源“卡脖子”难题、助力粮食安全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陈发棣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致力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南农在种业领域有着厚重的积累。作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水稻野外观测站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选育出一批突破性品种,为服务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藏粮于技”。育好“中国种”才能守护“中国粮”。学校聚焦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施大豆南下行动计划,在海南、广西等地建立基地,选育适合南方种植的新品种,为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揭示水稻杂种不育机理,解决籼粳杂交不育难题;发掘水稻抗条纹叶枯病优异基因,选育抗病新品种,有效控制长江流域条纹叶枯病危害;成功克隆抗小麦赤霉病关键基因,为战胜小麦“癌症”提供有力武器。
我们重点加强土壤耕地保护治理研究,推动“藏粮于地”。好土壤才能孕育好种子。学校研发有效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生物有机肥系列产品,为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土传病害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挖掘土壤微生物资源,构建健康土壤微生物生态,加快提升耕地产能;建立有毒有机物土壤污染控制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体系,为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瞭望》南农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积累了哪些成果?陈发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南农在定点帮扶的贵州麻江成立10支产业技术专班,“一对一”帮扶麻江蓝莓、水稻、菊花、红蒜等10个产业,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和农业内生动力,构建校地长效帮扶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培育的菊花、梨在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9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青海乌兰、湖北麻城、陕西商洛等地成功推广,探索出一二三产融通发展的“花果经济”新模式。
我们还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导向,打造了菊花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功能性水稻选育与转化、全元生物有机肥制造技术产业化应用等多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字招牌”,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菊花为例,在几代南农人前后近80年的收集、培育下,南农现有菊花资源5000多份,包括近400个学校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在麻江,学校为当地引进菊花500余种,种植观赏菊500余亩,种植茶饮、食用、药浴等用途的菊花2000余亩,通过农文旅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325户,以一片菊园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2022年9月3日,江苏南京,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南门
建
《瞭望》南农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方面有哪些新探索?陈发棣
我们高位推进“新农科”建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近年来,学校联合生物育种龙头企业,在作物和动物遗传育种领域,超常规培养一批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生物育种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契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增列植物表型组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开设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文化遗产等新兴专业,构建“南农八门课”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强化农业特色思政教育,推动“秾味”品牌课程思政全覆盖,厚植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我们推动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江苏、安徽、云南等地获批建设10个科技小院,引导研究生扎根“三农”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让研究生培养既“顶天”又“立地”。积极探索耕读教育新模式,设立“耕读教育实践周”,在凤阳小岗村等地建立耕读教育基地,将课堂开设到广袤田野,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力量,赋予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新内涵。
《瞭望》青年教师是一所高校的“种子”,南农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上有哪些硬举措?陈发棣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我们能不能吸引全球优秀的学术领军人才,有没有胸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善不善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学校以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为抓手,一体化推进职称评审、考核分配、聘用管理等人事制度改革,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把学校建成智力汇聚的人才中心和服务“三农”的创新高地。
突出引育并重,以完善的体制机制吸引人才。持续打造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和孵化器,一手抓精准引才,着重评价青年人才是否把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是否具备独立工作、团队协作等能力。连续举办5届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面向全球延揽一批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近三年,来自全球前100名高校的教师占比已近四分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一手抓科学育才,不断完善“钟山学者计划”,建好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学术骨干、学术新秀等四个层次人才梯队。统筹经费稳定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坚持破立并举,以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人才。将破“五唯”与立制度有机结合。一方面,彻底打破对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条框的限制,不搞“一把尺子量所有人”,强调质量,建立代表作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让潜心育人、攻关前沿、扎根田野、服务产业等不同类型人才都有机会晋升。尊重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构建发展导向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导向的分配机制,让“冷板凳”也能坐热。
推动知行合一,以精准的产业需求引导人才。一方面引导教师主动对接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产业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南农在全国建有近30个研究基地,还有大量品种技术与企业联合开发,或在企业成功转化应用。我们通过“企业出题,教师答题”的方式,鼓励教师到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请企业参与研发全过程,缩短成果的转化周期。
以菊花研究为例,我们研究的问题来自于产业,比如为什么不少菊花品种在高温下会褪色?在低温下花瓣形态会发生改变?我们的研究成果又服务于产业,比如选育的菊花品种不仅观赏性要好,生育期也不能过长,不然会增加生产成本,这样就有效破解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张皮”的痼疾。南农教师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实现了以“人才强”赋能“产业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导向、市场导向、目标导向,也为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空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
争当世界重要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瞭望》继往才能开来。南农即将迎来百廿华诞,如何在过往贡献中汲取未来发展动能?陈发棣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致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三个落脚点。
长期以来,南农作为我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把握历史主动,扎根中国大地,找准奋斗坐标,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与农业的办学特色和初心使命,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一部育德育才、为国为民、强农兴农的光辉历史。
开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先河。南农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1914年,金陵大学创设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农业教育先河。南农历史上开设了生物、植物病虫害、园艺、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等我国现代大学第一批农业系科,参与创建了中国农学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内国际重要组织,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为民生计的科学成果。“中国小麦之父”、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金善宝院士选育的“中大2419”,年推广种植面积最高达7000多万亩,成为当时小麦的“当家”品种,也是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抗战时期,我国主要棉区大部沦陷,冯泽芳院士为中国棉花育种和栽培带来了重大革新,仅用几年时间就将云南木棉发展到7万多亩,以“花开天下暖”守护了祖国人民。老校长樊庆笙教授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支青霉素,拯救无数国人生命。心系百姓温饱、守护人民健康,一直是南农人的使命所趋、责任所向。
扛起强农兴农的时代担当。1957年春天,34名南农学子联名申请前往北大荒,最终7人获批。20世纪末以来,南农先后形成了“科技大篷车”“百名教授兴百村”“双线共推”等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让农技推得开、服务跟得上,广受农民赞誉。2021年,学校又与南京浦口、泰州兴化合作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用最新科技成果为农民增收插上“金翅膀”。扎根大地、服务“三农”一直是南农人坚守的情怀。
这些成就及其背后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财富,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踔厉奋发,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瞭望》站在新起点,围绕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南农将在哪些方面发力?陈发棣
对于南农而言,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扎根中国大地,把中国农业农村的问题研究透。同时,要聚焦国际前沿,努力成为世界重要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引领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我们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有组织科研,围绕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集中攻关,实施农业生物全基因组编辑、农业生物“干细胞”、食物-环境-人类大健康科学行动、作物表型大科学等计划,全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密切合作,打造现代“农业硅谷”,加快建设现代育种基地,努力建成农业领域重要的科技策源地与创新高地。
我们将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投身全球粮农治理。不断提升《园艺研究》《植物表型组学》《生物设计研究》等国际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持续扩大影响,在国际农业前沿交叉领域发出更多南农声音。继续办好“世界农业奖”,汇聚起全球顶尖科学家,致力于健康、环境、生态等关乎人类福祉的科学命题,共同扛起推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
我们将厚植文化荣校情怀,加强大学精神培育。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弘扬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创新挖掘新时代南农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建设根植优秀传统、蕴含时代活力的南农文化体系。引领广大师生扎根大地、心系“三农”,围绕国家战略与社会所需力学力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瞭望》周刊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