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际传播?用三种游戏类比就能说明
2022/9/26 15:10:23 阅读:269 发布者:
传播理论学者通常用游戏来类比人际传播。许多学者提到语言游戏 、游戏规则 、游戏般的行为 ,甚至游戏理论 。大多数人自孩提起就会玩各式各样的游戏,在这里,我用 3 种游戏的类比来说明什么是人际传播,以及什么不是 人际传播。
如同打保龄球的传播
信息传送的保龄球式模型或许是绝大多数人对传播的看法。这真是太不幸了。
这个模式把投球者看成信息发送者。他对准球瓶(目标受众),然后发球(信息)。当球滚入球道(渠道),球道上的异物(噪音)可能会使球(信息)斜向一边。然而,假如对准目标,保龄球就会像预期的那样击中被动的球瓶(受众)。
在这个单向传播模式中,传播者(投球者)必须精心选择一条信息(球),小心翼翼地以同样的方式反复练习发送。当然,这只有在目标听众可替换的情况下才有意义,静态的球瓶可以等着被我们的语词击中——但目标受众可不是。因此,强调信息内容却忽视关系因素的传播理论一点也不具说服力。
保龄球的比喻不够恰当,还因为球瓶不能将球掷回给投球者。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有时让人觉得迷惑,有时难以预测,有时涉及的不仅仅是传播者的行为。在了解这一点之后,一些研究学者建议采用人际传播的互动模式。
如同打乒乓球的传播
与保龄球不同的是,乒乓球不是单人游戏。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用乒乓球的比喻形容人际传播更为贴切。在游戏中,一方发出对话的球,另一方则就位接球。接球者要比发球者更为专心,球技也要更为高超,因为发话者(发球者)知道信息传送的地方,而听话者(接球者)却并不清楚。而且这球也如一条语言/非语言信息一样,发出的球可能看似直线球,事实上却是一个暗藏玄机的旋转球。
乒乓球是有来有往的游戏;游戏双方随时会转变角色。前一刻此人是发球者;下一刻就会成为接球者,通过球的反弹的方式可以评判双方击球的有效性。这种反复调整的游戏本质上与许多人际传播理论形容的反馈过程极其类似。然而,乒乓球的比喻还是有 3 点不足。
首先,乒乓球的游戏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球台平稳。球可以准确弹起,且不受风力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际传播则与其相反,通常发生在外界的诸多干扰中。
其次,打乒乓球只用一个球,球在既定的时间里沿着单一方向运动。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却是人们同时在发球与接球。
最后,乒乓球是竞技游戏——双方有输有赢。成功的对话则是双赢的。
如同猜字游戏的传播
猜字游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际传播的同时发生和合作的性质。字谜既不是如同保龄球般的击球行为,也不是如乒乓球般连续对攻式的互动,而是一种记录 。
猜字游戏是多人游戏。虽然是由一支两人或多人组成的队伍与其他队伍竞争,游戏本身却是需要合作的。一名队友先从一组谜题中抽出一个主题或标语,然后用无声短剧在队友面前表演出来。目的是让至少一名队友准确说出选中的那个主题。当然,表演者不能告诉队友正确答案。
假设你抽中了一条成语“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它引起的情感可能不同于你意识中的“值得庆幸的恩赐”,但这并不是重点。你的任务是在其他人脑海里绘制一幅图像,让他们说出这些相同的语词。例如天 ——你可能双手合拢向上注视着。助 ——你可能会表演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情节或帮助别人翻越栅栏。你可能通过指向许多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人引出自助者 这一表达。这时有一名队友猜出“天助自助者”。游戏成功结束。
与猜字游戏一样,人际传播是一个多向的过程,它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与另一个人不断地创造并改变大脑里的图像。假如其中两幅图像形成一定重叠,传播就开始了,传播的有效性与图像重叠部分不断增长相伴而生。然而,就算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图象是一致的,传播也会因为解释的不同而出现偏差。“天助自助者”对某个人来说或许只是空洞的承诺,另一个人却可能把它视为老天对某人辛勤工作的奖赏。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