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专题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的进路与实践

2022/9/21 17:37:42  阅读:1180 发布者: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新时代强调德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价值,因此,课程思政在教学一线的广泛使用成为必然。与传统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与各学科实现协同育人,从而润物无声地让德育思政元素浸润学生成长之路。本次大学科研圈带来“课程思政”专题,与读者分享2022年部分刊发在《大学》上的文章,以期为课程思政建设带来新的思路。

01文章分享

线上线下一体化视角下

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建构

贺承奎

摘要: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指引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高校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往往在课程思政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历史学科课程中,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既符合时代课程思政要求,又是实现新时期教育育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对高校学生的良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一体化;历史学科;思想教育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3

观点摘录

❏课程思政融入历史学科,符合新时代高校发展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应尽之义。

❏历史学科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其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在具体课程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实现历史学科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在改变原有课堂单一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应融思政教育元素于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生活观以及世界观。

作者简介:

贺承奎(1980—),男,硕士,郑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历史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

口语与演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韩芳婷,张晓容

摘要:鉴于产出导向法口语与演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方面的高度一致性,本课程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形成一体两翼的模块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采用基于MOOC M-RACE 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从课程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凝练教学成效,以期为英语扩展课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课程思政建设;口语与演讲;立德树人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3

观点摘录

❏思政育人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也是所有课程教学的任务所在。因此,“口语与演讲”课程在传授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书与育人二者缺一不可。

❏丰富的教学内容将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更加深刻地体会三农情怀,从而更好地培养出“一懂两爱”、顶天立地的农林人才。

作者简介:

韩芳婷(1993—),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张晓容(1976—),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农林类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策略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项目编号:S20201071239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Z1090219005)。

新文科视域下

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郑京日,金善姬

摘要: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一环。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颇多,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利于有序推进历史学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专业教师应明确自身使命与职责,深入挖掘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平台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大学生;高校教师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3

观点摘录

❏在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励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

❏教师需要从历史与思政相融合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认真落实,通过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史实,让学生了解“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深层内涵,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保障历史学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真正发挥思政教育价值,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应摒弃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善于以新文科为导向,构建层次分明、交叉交融的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

郑京日(1979—),男,博士,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国别史、东亚历史教育比较教学;金善姬(1984—),女,硕士,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1C82020年度延边大学思政专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帮扶与教育引导研究”(课题编号:2020XSZ21)。

以学生为中心的

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杨海昌,庞玮,张凤华

摘要:农业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生态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提升学生主观上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思想引导和教育的维度完成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主观上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实践学习积极性。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和内容的必要性,随后结合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思政教育与之融合时需要引起充分重视的教学内容,借由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方法应用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引导,实现农业生态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目标,最终提升学生主观上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与责任感。

关键词:农业生态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3

观点摘录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能够提升专业教育的内涵、丰富专业教育的内容, 激发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专业课程教学,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专业课程要求的主动性。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不仅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被放在了重要地位上的一个典型表现。

❏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进行应用以及组织具体的课程教学时,都需要随时征求学生的主观意见,尽可能应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杨海昌(1990—),男,博士,石河子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绿洲生态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庞玮(1977—),女,博士,石河子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张凤华(1970 —),女,博士,石河子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研究方向为绿洲农业生态及绿洲资源开发与利用。

石河子大学课程思政项目(项目编号:KCSZNX-2021-20KCSZ-2020-02);石河子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农业生态学”(项目编号:GX12362)。

高职课程思政实施的困惑

及教师胜任力问题的思考

武文

摘要:课程思政在全国深入推进,涌现出了一批示范课程,然而课程思政行动的深度不够,实际效果也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知识层面的相似内容渗透,而不能成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自觉行为,在价值层面转变为教育教学的整体原则。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即教师的站位不高、理论积累不厚、教学能力不足等等,需要制度性地加以培训和培养,系统提升教师的育人自觉和政治敏锐性。

关键词:高职;课程思政;教师;胜任力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6

观点摘录

❏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专业课教师提升育人效益的重要增长点。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敏锐地发现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想因素或者是学生可能出现的观念偏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并依照教学具体情境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创造性地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实施课程思政的内在动机、比较系统的思政理论基础、灵活机智的教学机制。

作者简介:

武文(1966—),男,学士,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思政教育。

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基于‘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的酒店管理专业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方法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YB2021080201);山东省 2021 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实践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1043)。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全文

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思政进课堂的改革

魏璐

摘要:当前,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教育热词,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中指出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高校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同样也是传播健康思想和行为的场所,在各个学科中挖掘思政元素并渗透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和人格,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国家重大战 略之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国家力推的新兴行业,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服务,学科内涵较多,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需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包括却不限于政治认同、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将其巧妙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认知和德行操守。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思政教育;改革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9

观点摘录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宗旨的体现,教育不仅仅要教导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认知和德行操守,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担负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来说也是如此。

❏要在各个学科中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所要从事的行业对学生进行教导,最好能够结合实例进行教导,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理念和道德意识,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可以说“课程思政”是 “思政课程”的拓展,是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开展思政教育可以从第一课堂拓展到第二课堂,在课堂上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而课外可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和学生建立联系,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现状,积极与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

魏璐(1983—),女,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渗透与考核路径研究

王贵双,冯敏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既担负着培育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追求科学精神的任务,也担负着培育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高等数学课程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采用恰当的方法,使思政内容自然地与数学思想培育相结合,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加入适当的人文观照,引领学生思想。把学生思政方面的表现纳入考核,强化思政的内容,使之深入学生心中,真正起到思政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数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考核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9

观点摘录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得广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价值观的领悟,是高等数学教学重要的根本任务。

❏把严密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说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把握了正确的人生航向,对其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

❏通过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保证思政教学效果。以价值引领、人文精神渗透等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丰满、健全的人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王贵双(1967—),女,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统计学;冯敏(1973—),女,理学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统计学。

 

农药学课程群

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韩小强,张国强,杨德松

摘要:农药学及相关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实践性。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文章以 农药学课程群为整体,针对新农科发展要求、农药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社会对植保专业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蕴藏在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农药学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农药学课程群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显著提高,对课程思政的把握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爱国爱疆的理想信念和专业认同感显著增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药学;课程群;课程思政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9

观点摘录

❏课程思政是指在思政课程之外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课程内专业技能知识之外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提升个人内涵及素质,塑造正确的“三观”。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育人实效的关键。教师要将思政注入血液中,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感染学生, 使其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同时在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韩小强(1985—),男,博士,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农药创制和农药高效应用;张国强(1986—),男,博士,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农药;杨德松(1977—),男,博士,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农药研发与杂草绿色防控。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Y-2020-21)。

 

流体动力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王辉,鞠洪玲,申祖国

摘要:高校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流体动力学基础作为工学类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有着迫切的需求。文章在现有流体力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阐述以知识传授为根本、思政教育为引领的教学设计,针对教学大纲中流体力学知识点,从民族自豪感、唯物辩证科学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并将其融入具体案例中,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实验实践、改进考核机制等措施保障课程思政的实施,以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内化为个人素养,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提升,实现智育和德育的统一。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德育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12

观点摘录

❏本研究阐述了以知识传授为根本、思政教育为引领的教学设计, 针对教学大纲中的流体力学知识点,从民族自豪感、 唯物辩证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教育四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具体案例中,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实验实践、改进考核机制等措施保障课程思政的实施。

❏在思政元素设计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强化实验实践环节与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保证思政的实施与效果。

❏通过思政案例的总结汇报交流,帮助学生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记忆,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关联性,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所学理论知识对行业、社会、国家等的作用,为毕业后走上岗位建设国家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王辉(1984—),男,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热工流体;鞠洪玲(1982—),女,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热工流体;申祖国(1990—),男,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流体力学。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编号:97);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项目编号:IRT_17R83);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2021年)(项目编号:05)。

 

蛋白质与酶工程

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张辰艳,牛卫宁,尹大川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迫切需求。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该课程内容和目标出发,以科学问题导入,通 过学生角色换位,制定研究计划,多角度、立体化分析思政案例,多触点、多融点提炼思政元素, 探索润物细无声地把课程思政巧妙融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改革方式,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改革;蛋白质与酶工程;创新能力

本文刊发于《大学》2022年第12

观点摘录

❏蛋白质与酶工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思想指导下,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熟悉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领军人才。

❏把思政案例融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高校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加强过程化、多元化考核,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搜集思政案例,做到人人都能讲思政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转自:“大学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