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杨善林院士:大学毕业时,图书馆馆长叫我以后回来接班

2022/9/19 10:17:54  阅读:163 发布者:

杨善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1966年,当时的我还在读高三,并专心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然而,那一年的高考却并没有如约而至。

中断高考的那些年,我曾回乡务农,也曾做过8年时间的工人。那时的我只有高中学历,却有着一个当时看来很“不切实际”的理想——当一名科研工作者!每当有技术工程师来厂里,我都拿着个本子,认真地向他们学习。
直到多年后的1978年,我才正式开启了属于我的大学生涯,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将来到图书馆工作”

考入大学时,我已经30岁了,并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高考成绩很好——化学考了满分、数学也接近满分,总成绩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原本,我可以选择一所更好的学校,但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我报考了离家不远的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也成为我此后40多年科研生涯的开端。

现在回过头看,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彼时的大学学习氛围很浓厚,人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弥补此前失去的时间。我的年龄在同一届学生中算是很大了,加之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那段时间,学校的课程并不如现在这样多,每个学生都有大量时间供自己支配。

我去教室听老师讲完课后,回来便长时间地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利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以至于当时的老师还根据我的时间安排,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

我的本科毕业设计也是在每天“泡图书馆”的过程中诞生的。

那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远没有现在发达,每天借书、还书的程序繁琐,而且还容易出错。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到如果用计算机做图书馆管理,应该会大大提升效率。

说干就干,我带领两位同学,经过反复的实验后,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我们手中诞生了。这套系统不但可以把图书馆的各种书目管理好,方便师生查找,还能很好地统筹师生借书、还书时间,甚至可以在他们即将错过还书的最后期限时,对他们进行提醒。

最终,这套系统真的被应用在了学校的图书馆,而在当时,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都极少有这样的系统。

我还记得在临近毕业时,学校图书馆馆长笑着对我说:“将来哪儿也别去,就来图书馆工作,以后做我们的馆长!”

虽然已经过去数十年,但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也在无形中体验到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半世纪的师生情缘

读书期间,母校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中,有学有所成的满足,也有同学相处的快乐,更有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是当时教授我们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于士忠老师。他对学生极其负责任,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我日后的从教生涯。

比如,我在大三、大四期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实验,有时实验做得长了,便不知不觉间错过吃晚饭的时间。

那时,周围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只能饿肚子。于老师知道后,便会把我喊到家中吃饭,虽然他家的饭菜很简单,有时甚至只有开水泡饭,加上一碟小咸菜,但那种温馨的感觉却让我怀念至今,从中也感受到他对于一名学生真心实意的关爱。

有意思的是,于老师算是所有大学老师中,最先发现我才能的“伯乐”。而这又多亏了他夫人叶老师的提醒,叶老师同样教授我课程。

有一次,她对于老师说,你们班的杨善林你要多注意一些。自此之后,于老师给了我更多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与关心下,我也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直到今天,我都还和于老师夫妇保持着联系,虽然他们先后迁到过天津、深圳等地,但有机会我还是会去看望他们。

在我看来,在大学求学时能遇到一位欣赏自己同时也真正关心自己的老师,对于每个年轻的学子都是弥足珍贵的。但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师生间的彼此尊重和信任。

学会创造环境

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后,我又在母校继续攻读了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早已不是我上学时的那个时代,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各自的责任与使命。

但无论如何,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一定要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希望如今的大学生们都能够明白这一点。

作为学生的“本职工作”,大学时期的学习与中学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大学生更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创造性工作打基础。

当然,除了学习之外,大学生更要锻炼自己的思想境界并养成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

特别是要能够团结周围的同学、尊重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走向社会后,处理好与周围同事以及合作者之间的关系。

这点看似平常,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

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即使在不同环境中,也应该具备营造积极向上的周边氛围的能力。

特别是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后,这种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有关这方面的培养始于科研的最初阶段,而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

总之,除了学习之外,大学生涯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有着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也值得去做。至于能不能达成目标,关键还要靠学生自己。

《中国科学报》 (2022-08-30 3 大学观察 原标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我大学的第一位“伯乐”》)

转自:“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