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潜而不退”:微信群成员潜水现象研究

2022/9/7 9:59:44  阅读:723 发布者:

“潜而不退”:微信群成员潜水现象研究

摘要:微信群的组建丰富和延伸了人际关系网络,使群体沟通和信息传递更加方便、高效,不过微信群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主要就群成员潜水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微信群的功能和特点,分析群成员潜水的原因,探究其中的传播学规律,激发用户参与交流、共享信息、发挥群体智慧等。

作者简介: 姚文华,吉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

文章原刊:《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7期。转自:史学研究

微信具有社交、娱乐、获取信息等多种功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之一;微信群是微信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进行群体沟通的一种方式,是群体沟通和交流的得力助手。张静在《知与行的变迁:微信影响力研究》中指出:“微信群是指在微信上,有着相似特质、共同目的、共同目标或价值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信用户,通过微信平台聚集进行互动和交流的群体。”[1]由于微信群的群体属性,在运用微信群进行交流、信息传递时,也同样具有群体传播的优势和弊端。

1

微信群的特点

微信群的特点概括如下:1)组建的方便性;2)加群方式的简易性和相对私密性;3)信息获取和沟通的便捷性;4)交往成本的廉价性;5)压缩时空的内在交互性;6)匿名和非匿名共存的自由性;7)种类、内容等的多样性等。

微信群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网络为传播媒介,微信客户端为平台,在信息获取上几秒钟即可实现,手机或者电脑等是物质成本,不仅可以传递文字、声音、图片、语音、视频,还可以线上实时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等,在时空上打破了“六度空间社交理论”,在对方认可的前提下,仅熟人拉进圈即可与所需结识之人沟通,形成可能性的“二度空间社交理论”[2]

微信群的加群方式不超过100人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好友邀请进群,超过100人只能通过好友邀请才能进群,而不能通过搜索进群,这是微信群私密性的体现,也说明微信群是圈子文化的线上缩影,是群体交往的线上转移。

在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时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这也促使微信群交流的参与自由,匿名状态下互相交流而又处于不被知状态,不囿于身份、地位等外界标签,交流相对自由;但是对于群成员来说互相熟悉的微信群,线上交流也同样会有群体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如,群体压力、趋同心理以及沉默的螺旋等。微信群成员具备的某种共同点,可能是血缘、地缘、也可能是兴趣等,共同点越多、诉求相似程度越大,群成员对相应群的依赖性也越强;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多样的群类型,微信群这种群体传播方式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提供媒介,也是对“人的延伸”。

2

微信群的功能

微信群的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1)获取信息、传递信息;2)获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3)拓展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社交资本;4)进行自我认知和人际认知;5)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线上线下的交往的联动和转移等。

微信群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也包括群成员沟通和转发的信息等,比如工作群中的各种通知、亲友群里的家长里短、兴趣群中的资源分享等。

微信群是满足个人需求,获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等的一种途径,尤其在微信群的熟人社交中,积极寻找线上队伍获得归属感,参与到群体中来形成集合体,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尤其是标签化群更为严重,比如亲友群、工作群等,个体的缺失会滋生孤独感以及被群体孤立的恐惧。

微信作为社交类App在维系原有社交,拓展社交渠道获得更多社会资本方面,微信和微信群可以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广场”,虽然微信群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是这种互相邀请好友不断壮大群队伍的组群方式,延伸式社交方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结合六度空间社交理论综合分析,这其中蕴藏的人脉圈和社交资本是大家不可估量的。除此之外,在群体中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还能拓展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渠道,更加多元的认识自己。米德在主我客我理论中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3],在群体交流中对自我的认识会更加完整和立体,当然在一来二去中也会加深人际认知。微信群还可以把线下和线上的人际圈相互转化,线上线下联动,加强沟通,增强感情,进行资源互换和拓展交际圈。

3

微信群成员潜水的原因

依据微信群的形成缘由为分类标准,学界一般多采用如下分类,微信群大致分为血缘群、地缘群、业缘群、趣缘群、志缘群等,这也是对社会关系分类的沿用。纵观各类微信群我们不难发现,总会有一些群逐渐被废弃,即使相对活跃的微信群群成员也很难保证都活跃在相应的群体中。部分群成员不参与讨论,围观群对话,即使不围观,甚至已经屏蔽了相应的群,却不直接退群,这种群成员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潜水”。李纲、李显鑫等在《微信群潜水者角色识别及行为动因分析》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潜水者”的论述,“然而类似于其他社交媒体,微信群信息交流过程同样呈现出角色类型多元化与不断演变的态势,存在积极参与群内交流过程的活跃成员与‘游离’于群聊边缘的‘沉默’群体,相关学者将后者称为‘潜水者’。”[4]微信群潜水状态群成员的身份不受影响,类似于“挂职锻炼”,搭着群体的“顺风车”,享受着群体资源,也保留了潜在的社会资本。微信群成员潜水的原因大致如下:1)维持某种关系;2)规避退群风险;3)群功能变异;4)身份归属感缺失、自我实现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5)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弱化。

“潜水者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更多是以‘搭便车’的形式享受群内资源”[4],以围观者的身份获取群中的信息资源和社交资源等。刘露露在《社会资本对微信群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一文中采用如下论述:“本文采用的是NahapietGlioshal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即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在个人或社会单位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之中的,可获得的实际和潜在资源的总和。”[5]对于微信群来说,在微信群中潜水,或屏蔽微信群,这都不会阻塞从这些群中获取相应信息的通道,人脉是潜在的资源也是社会的资本;潜水状态还保留有群身份,也保留了在相应群中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即使保持潜水状态,对于微信群蕴含的线上线下资源潜能,群成员获取时依然不受阻碍,这种潜在的资源不仅仅是人脉资源、获取信息,还包括传递信息、寻求帮助等。有些群不可否认其中隐藏资源的优质性,比如校友群、学术交流群等,这类群里的潜在资源是我们无法衡量的,在满足专业需求方面,这类功能性群会带给我们很多线上线下资源;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契合了我国的圈子文化,由于微信群不易搜索和加群方式的限制,微信群相对比较私密,以某种共同点而聚合,如果群成员有某种需求这类功能群具有可以提供相应资源的潜能;即使某些临时性群,比如聚餐群、游戏群等,在一段时间内也是获取相应信息的渠道。

微信群可以维系社会关系。潜水者“潜而不退”群成员的身份没变,如果退群则是对某个群体的脱离,是比潜水这种边缘身份更加疏远群体的一种行为表现。比如寝室群,大家都很熟悉,群成员数量也很有限,谁退群了很明显,为了维系关系,或者内心的归属感,或者为了面子等,即使相互不合,也不会轻易退群,即使大家都不在群里说话,甚至避开某些人再组建新群,也不会轻易选择退出原有的微信群。比如更大范围的班级群,即使现在自主退群系统也不会显示,也很少会有人选择退群,不想看到群消息设置屏蔽群消息是大家一致认为可行的方法;退群系统不提示但是迟早也会被发现,毕竟这类群相对特殊,在群里沉默也还是团体中的一部分,退群的尴尬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某种关系的放弃和背离,毕竟废弃的微信群在巨大的微信空间中不会占用用户太多空间和资源,即使偶尔的打扰也远比退群的成本高得多。

规避退群风险。潜水的成本是继续接受群消息,退群是一种“决裂”式群交往关系的脱离,潜水是规避退群风险的一种选择。比如亲友群,某些人之间意见不合发生争吵,有人退群,这种做法很明显会被大家私下或者公开议论甚至评头论足。面对群体压力和退群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比如网络舆论暴力、线上关系的破裂等,由于彼此的了解和某种关系的内在限制,退群也可能会被孤立,这种线上线下的联动性,可能也会导致线下被排挤、被指责,也可能因为退群行为被贴上不合群等标签。

群功能发生变异。加入微信群一般会有相应的需求,无论是情感、兴趣还是信息等,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众多的微信群中用户相应会舍弃一部分,当一个沉默者,静默在繁杂的线上社交群里,间断或者持久潜水或者忽视相应的消息。群功能变异也是群成员保持潜水的原因之一,比如好友群性质发生了变化,推销、投票刷屏取代了原来的情感沟通,这势必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反感,原来组建群的目的和初衷发生了性质的改变,群体组建的某种相似性或者共同需求组建减弱,这种变异群违反了群体聚集的规律,也一定会在运营中出现问题,群成员舍弃劣质群也是必然趋势,这种群性质的改变是群成员潜水或者退群的内在动因,不过考虑到某些群的特殊性,保持潜水状态是很多人的首选,毕竟群的特殊性掺杂着错综复杂的交际因素,贸然“背离”并非明智之举;潜水或者选择性潜水保身份以备不时之需。需求得不到满足和群功能变异之间有所属关系,但是又不是包含关系;群有群规的存在,群功能的短暂性变异,如果运营者管理得当会有转机的,可能会重新回归建群的初衷;临时性群随着群任务的完成,也完成了其被赋予的使命;群成员集体沉默成为僵化的微信群,这也是短暂性功能群的最终归宿。

身份归属感缺失、自我实现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马斯洛理论指出了人的五种需求,在微信群的线上线下联动的社交模式以及线下社交线上转移的沟通方式下,其中的第三至第五层次的情感归宿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成员的某些需求。在群体中追求情感归宿感是由人的群居属性决定的,在群中交流或者相应的回应,会感觉得到肯定和尊重,实现了发言的价值;如果每次发言都没有任何响应,久而久之就会保持沉默和观望,也成为了一名潜水者。有些群活跃的总是那么些人,最明显的比如校友群,相对活跃的一般都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进群时间比较长的群成员,他们自身的身份地位也使他们掌握了比较多的话语权,长期打造的社交网络也往往会促使他们的发言获得更多的回应,而新的群成员多处于围观状态,专心关注,默默潜水,提防自己因表达不当引发群成员的反感。

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弱化。由于网络社交差序化格局倾向,又加上我国圈子文化中裹挟的个人情感等,表现在线上交往中也会出现趋中心化,相互熟悉的人发起的话题可能会积极参与,对于陌生人的信息可能就会选择性忽略,当然这种熟悉不仅仅指线下建立的感情,也包括线上培养的熟悉感。相互之间弱的关系,也会导致弱的交流;强关系的弱化也诱发弱交流产生。

4

潜水和退群的风险评估

潜水和退群相比,潜水是群交往关系的弱化,退群是群成员线上关系的脱离;潜水的是继续接受群消息但是相对沉默的边缘化状态,退群是一种“决裂”式的“背叛”;潜水保留了潜在的社会资本,退群是放弃群身份和相应的群体组织;潜水的风险是被群体的忽略,退群的风险是被群体孤立。总结潜水和退群的不同,不难发现潜水在防止打扰又能将社交风险降到最低的方式,潜水是一种行为,也是在群体交往中保持潜在交往状态的一种处理方法;退群是个体对一定圈子网络人际关系的放弃,是个体在某个群体中放弃群身份向游离状态转化的行为表现。潜水状态相比退群行为,是对个人人际关系产生潜在和直接影响的最保守做法,也是搭乘人际关系“顺风车”和获得信息、资源以及保留社会资本等的最经济做法,当然在正常风险评估的的基础上,对于某些群也不排斥个人的退群行为,不过不得不承认潜水的低成本、低风险性等。

参考文献

[1] 张静.知与行的变迁微信影响力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115.

[2]童清艳,唐寒立.“二度空间”的微信群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0):14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

[4]李纲,李显鑫,巴志超,.微信群潜水者角色识别及行为动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6):61.

[5]刘露露.社会资本对微信群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11.

来源:史学研究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