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全媒体、融媒体不可能代表传媒业的未来

2022/9/6 10:06:22  阅读:121 发布者: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传统媒体转型的逐步深化,全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这些概念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传媒业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用什么样的概念能进行清晰的界定呢?

 一、全媒体、融媒体、新媒体辨析

       纵观人类传播史,最早的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突破了时间限制,使得传播能够代际之间进行传播。此后,纸张、印刷术、电报、广播等技术的出现,又给我们带来了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和电视等丰富的媒介形态,相对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介形态,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传统媒体。而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第四次传播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基于互联网的形态丰富的互联网媒体。因此,人类传播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技术革命史,一次次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媒体。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学术界和业界提出了新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的概念,但是这些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清晰,也导致了我们在运用这些概念时的混用和不清晰。

1.新媒体的本质是互联网媒体

      

       首先,新旧从来就是相对的,当一个新的媒体形式出现时,相对于旧媒体来说都是新媒体。在人类传播史上,报纸相对于书籍,广播相对于报纸,电视相对于广播来说,都是新媒体。再进行深入分析,报纸和书籍都是以纸张为媒介,广播以无线电技术为媒介,电视以电视技术为媒介,我们实际上是以媒介来命名一类媒体。因此,从人类历史的长河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太过空泛的概念,正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一样,当前的新媒体也必然会和特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而成为特定的名词,由于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媒体是能够更好地体现新媒体的特点和本质。

       其次,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互联网媒体作为最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的旧媒体形态在五个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一是在信息承载量上,互联网是海量空间,能够承载更多的内容和信息,而传统媒体则受到版面等因素的制约,只能承载很少的内容和信息;二是在及时、互动性上,互联网实时、互动性强,而传统媒体则有一定的时滞性且互动性弱;三是在和新闻生产方式的结合上,互联网能够结合文字、音频和视频等所有的新闻生产方式,而传统媒体只能和三种生产方式的某一种结合;四是在开放性上,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更为开放,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而传统媒体则以自我为中心、相对封闭,为用户提供的体验较差;五是在商业模式上,互联网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强很好的发展空间,而传统媒体则是“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现在基本上已经崩溃。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当前及未来十年内,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将依然是新媒体的基础和主体,则在这个时间段内,互联网媒体就是新媒体的准确说法。

2.全媒体、融媒体都是过渡概念

       首先,全媒体只是形态上的全。自从21世纪初“全媒体记者”的转型思路出现后,全媒体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热词和重要选择路径,但是实践证明这条路并不通。从实践来看,全媒体思路的本质是媒介形态的全,即指既有报刊、广电、出版等传统媒体形态,又有两微一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形态。而对于记者来说,则既要能采写,又要能拍摄、还要能主持和播音。可以看出的是,全媒体的重点在于在于“全”,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会快速式微,未来将是互联网媒体的天下,因此,全媒体的实践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

       其次,融媒体的核心在于融。自从201488日,央改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推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意见》之后,融媒体成为热词,也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实践的重要方向,但是从实践和转型路径看,融媒体也只能是一种过渡形态。融媒体的本质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有机互动和融合,如报网融合、报网互动、广网互动和融合等等,其重点在于融合和互动,而很多传统媒体还想以传统媒体为主体来进行融合和整合。从传媒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一定是以互联网媒体为主体,传统媒体的价值将很小,因此融媒体也只是在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转型中的过渡形态。

       基于上述认识,全媒体、融媒体的共同特点是:一是时代背景都是基于现在,而不是基于未来;二是都是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而被迫做出的被动实践和安排;三是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而不是去创新全新的媒体形态。这也决定了全媒体、融媒体只能是过渡概念,不可能代表传媒业的未来。

二、传媒业的未来——智媒体

       全媒体、融媒体等只是媒体发展进程中的过渡形态,互联网媒体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导媒体形态,而智媒体将是互联网媒体的未来形态。

1.智媒体及其本质

       所谓智媒体,是指立足于共享经济,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盈余,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自强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智媒体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智慧,即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媒体作为社会的良心和真相的记录者、传播者,应具有优秀的价值观,避免作恶。具有智慧的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甄别假新闻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信息,而避免为了达到给自己赚取利益的目的而利用技术手段欺骗用户。

       其次,智能,即能够实现信息智能匹配。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需要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信息,而智媒体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三,智力,即智媒体本身能够不断自我演化和发展。智媒体基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高程度的智力,这种智力能够帮助媒体自身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智媒体的特点

       首先,智媒体以互联网为主导。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之下,先是美国的报业陷入断崖式的下滑,其报业广告已经下滑一半以上。我国的报刊业也于2012年进入断崖式下滑,广告实收额2012年下滑15%以上,2013年下滑20%以上,2014年下滑25%以上,2015年下滑30%以上,预计2015年全国的都市报会有一半以上出现亏损;而目前电视广告实收额也正处于快速下滑通道。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此消彼长的时代大背景下,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传媒业的主导和主流,而传统媒体的地位则越来越边缘化。因此,智媒体一定是基于互联网的,而传统媒体则是属于过去的,属于被淘汰的范围。

       其次,智媒体是技术媒体。纵观人类发展史,到目前我们经历了文字发明、古登堡印刷术、电报和互联网技术四次传播革命,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媒体形态。1989年万维网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互联网媒体,而1994年互联网技术传入我国,给我们带来了互联网媒体,短短的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主流,正可谓技术决定媒体变革。那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的变革尚未平息,各类技术仍将日新月异,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呢?可以预测的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VRAR技术、人工交互等新技术将进入商用和普及期,推动着媒体发生新一轮变革,给我们带来智媒体。

       第三,智媒体能够更好地建立用户连接。任何媒介的作用都是连接,唯有与用户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才能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入口,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传统媒体出现困境的根源在于与用户连接失效或者说只有受众而没有用户,进而导致广告主流失、骨干流失和话语权丧失,进而进入快速衰落通道。而互联网媒体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够更好地与更多的用户建立起连接。在未来,谁能帮助媒体与用户建立起更好的连接,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谁才能成为智媒体。

       第四,智媒体是生态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之前的内容、产品、平台竞争上升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单纯的内容不可能打造成熟的生态系统,更难以赢得未来。成熟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正反馈和自强化,供应商、用户、平台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良性发展。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内容提供商,有分发商、有营销服务商,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因此,在未来,智媒体能够打造正反馈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第五,智媒体实现了盈利模式多元化。当前,很多媒体高度依赖于广告这一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造成风险高企,而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消费的升级,未来媒体的盈利模式一定会更加多元化。从单一的广告向信息收费、广告、电商服务、多元服务等综合性盈利模式转变,智媒体的盈利模式会更加健康,也会更加可持续。

三、智媒体的打造

1.智媒体的构成

       首先,在信息发布上,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盈余,既有专业的媒体机构,有自媒体和自媒体组织,也有基于个人的用户自生产内容,更有信息机器人等提供的内容。

       其次,在信息服务的层次上,既有免费的浅层次信息服务,也有收费的针对个人的深层次信息服务,更有高收费的针对组织的专业的信息服务。

       第三,在信息的内容上,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信息的基础上,也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甄别和分析虚假信息,以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

       第四,在信息服务的方式上,实现了智能信息匹配服务。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要真正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的信息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在大大节省用户时间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第五,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为基础。

2.搭建智媒体的基础平台

       打造智媒体,实现信息智能匹配,首要要打造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和用户沉淀平台,并根据新技术而不断演化。

       首先,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是硬件、软件、数据、云存储和平台服务的组合,具体包括大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大数据组件服务、虚拟化云平台、大数据运营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采集、接口导入、历史数据导入、远程汇聚等各种方式,将传媒集团内部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以及UGC资源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汇集。

       其次,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立足于传媒集团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作为技术支撑,将传媒集团旗下媒体资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厨房”的方式重构新闻生产,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发布”的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其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创作系统和融媒体智能发布系统,实现创作的智能化、个性化,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和针对性,进而实现新闻内容的一次加工和多渠道多终端统一发布,将新闻资讯和信息服务点对点推送给潜在用户,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

       第三,用户沉淀平台是将传媒集团通过优质内容资源、线下活动、经营行为沉淀下来的优质用户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认证、管理、记录以及深入挖掘、分析,并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数据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其核心是用户画像,即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模型及算法实现对用户肖像的刻画、行为轨迹的分析等多维度的分析,为产品优化、精准营销、以及面向用户的智能化服务提供服务。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成熟,智媒体将充分利用这种技术而变得更加智能。

3.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搭建平台

       传统媒体在搭建三大平台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实力不足、缺少技术基因、体制机制等三大难题,而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就需要本着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拓展思路。

       首先,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于三大平台建设和服务器投入,另一方面来自于运营启动费用,这两方面费用加起来至少需要五千万元以上,这对于深陷困境的传统媒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解决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向各级政府申请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二是把三大平台的建设纳入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划中,由当地政府拨款;三是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以解决运营资金问题。

        其次,传统媒体的技术能力弱,不具备自主研发和搭建平台的能力。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普遍存在严重的“重采编轻经营无管理无技术”的问题,技术的地位极为边缘化,导致自身的技术能力很弱,另一方面新技术需要快速迭代,而传统媒体业不具备对技术进行快速迭代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解决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技术外包的方式,如浙报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委托拓尔思公司帮助其开发相应的平台;二是和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如湖北广电传媒集团和思拓合众成立合资技术公司负责媒体云的开发。

       第三,传统体制难以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业务作为高风险、高投入的业务,需要采取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例如给予管理层和骨干以较高比率的股权激励、薪酬上的按贡献分配,而这些在传统体制下都很难达到,这就需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体制。

本文原载于《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3

来源:全中看传媒

转自:“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