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研究所为何这么牛?8位曾荣获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2022/8/1 8:58:17 阅读:340 发布者:
标题:为何这个小研究所这么牛?
作者:秦四清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是一家从事数学和理论物理尖端研究的机构,规模很小,一般不超过30人。自1958年成立至今,IHES共有12位数学终身教授(permanent professor),其中8位曾荣获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还有3位曾荣获另一重要奖项——阿贝尔奖(Abel Prize)。
要知道,迄今为止,尚未有我国本土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那么,您说这个如此小的研究所牛不牛?嗯,牛所牛人牛成果!牛!确实牛!牛的不要不要滴!为何这么牛呢?主要原因就两条:
(1)IHES的人才聘用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而无其他硬杠杠;
(2)IHES 的教授们享有绝对的学术自由,其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创新发现,而不用承担教学责任,也没有期刊论文发表压力。
是啊,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下,学者才能心无旁骛地静心钻研问题,才能充分释放其创造潜力,才能做出卓越成果。如果学者整天背负着短周期考核的沉重包袱,则其不得不选择易上手的短平快跟风工作,因为做这样的工作易刷论文。这虽能满足单位“数数”的考核标准要求,但只能出鸡肋成果;这样的成果,无助于科技实质性进步,但会消耗大量国家科研资源,浪费个人宝贵科研生命,最终伤害单位信誉。
短周期考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懒人、闲人和躺平者的出现,但同时也几乎阻止了一流学者的横空出世,这种因小失大的做法不可取,因为某位一流学者的原创成果价值,远超众多二三流学者的鸡肋成果价值之和。由此而论,与其靠严酷的学术环境打造海量的二三流学者,不如靠宽松的学术环境催生斗量的一流学者。孰轻孰重,不难得知。
长期以来,我国各学术研究机构奉行“数数”的金科玉律,那么实施效果怎样呢?大家知道,我国成为了SCI论文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除了在基础科研设施建设方面有些许靓点外,在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科学原理、定律等方面几无建树,在卡脖子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此外,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学术环境影响下,做出原创成果的一流学者十分鲜见,而以跟风模仿见长的二三流学者比比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结果表明,奉行“数数”标准对国家科技发展并未起到预期作用,早就该痛下决心改革啦。
幸好,国家层面已认识到“数数”的弊端所在,近些年已连续出台了多部新政以破除之。但愿各单位能真正理解新政的内涵,并把其落到实处,以营造让大家潜心攻坚克难的良好学术环境;如此,更多的一流人才和卓越成果才会脱颖而出。到那时,科技强国梦才会成真。
本文来源:科学网博客
转自:科奖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