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一线城市高教“排位赛”,谁是最强王者?

2022/7/22 12:03:53  阅读:144 发布者:

来源:软科

大学是城市的灵魂,是莘莘学子梦想开始的地方。
7月,各省高考志愿填报已陆续进入尾声,在这个重要的人生岔路口,城市已经成为左右千万考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对考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在新一线城市中,又有哪些城市能够凭借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出类拔萃的的大学实力成为千万考生的心之所向呢?
今年6月,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22年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新一线城市振兴发展、竞相角逐,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强大支撑。通过分析以上新一线城市的高等教育实力,来看看谁是新一线中的高教最强市?

高教名城,人才沃土

一个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是城市活力、城市实力和城市动力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本科高校数量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高教规模。根据教育部202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531日),新一线城市中,武汉的高教规模最为庞大,共拥有46所本科高校;紧随其后的是坐拥44所本科高校的西安;南京则位居第三,拥有34所本科高校。与武汉、西安、南京相比,新一线城市排名前三的成都、重庆、杭州的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度则略逊一筹。
双一流高校是所在城市科研创新的高地、创新发展的极核。在新一线城市双一流高校数量对比中,南京以13双一流高校、43双一流学科独占鳌头,遥遥领先,双一流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堪称高教强市最有力的竞争者;其次是武汉,以7双一流高校、32双一流学科凸显高教实力。此外,西安、成都、天津的双一流高校数量也位居前列,高教竞争力不容小视。而最强地级市苏州仅1双一流高校,与其飞奔的经济实力显然无法匹配。

王牌高校,城市名片

大学是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文化的宣传窗口。一座城市的王牌高校实力如何,体现的是所在城市高等教育的头部水平。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结果为指标,纵览15个新一线城市的TOP高校,位居杭州的浙江大学实力最强,名列全国第3;南京大学彰显实力,位居全国第6;重回新一线城市行列的合肥则坐拥排名全国第7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双双入围全国前十,排名第8、第9;西安交通大学位居全国第10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亦是高等教育实力的有力证明。通过统计新一线城市TOP高校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的A+专业数量和在2021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的顶尖学科数量可以发现,专业方面,浙江大学的专业建设水平卓著,拥有50A+专业;南京大学实力凸显,共有39A+专业。此外,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同样表现不俗,A+专业数量均在20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极佳。学科方面,南京大学的顶尖学科数量最多,共7个;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均有5个顶尖学科,展现了过硬的学科实力。

近年来杭州高等教育的发展迸发出巨大能量。去年10月,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式启用。当前,中法航空大学瓶窑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永久校区正在积极推进……一座座现代化美丽高校校园正拔地而起。顶尖高校浙江大学的存在,更称得上是杭州高等教育水平的天花板。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浙大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和21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可谓人才辈出。最强非双一流高校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发展迅猛,表现抢眼。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浙江工业大学位居主榜第66名,还在主榜靠前的50所非双一流高校中,由2021年的第5名跃升至今年的第1名,可谓是后来居上,潜力无穷。今年2月,浙江工业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刊发Science,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突破。此外,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一大批优质在杭高校,均为杭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高教科研力量是一座城市的存量。在自然指数-2021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中,南京位列第八,是除北京、上海外,唯一进入榜单前十的中国城市。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连续四年出台市委一号文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以科学名世的南京大学持续攀高攻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年6月,南京大学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在国际顶刊Science发表文章,科研学术实力首屈一指。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南海岛礁建设、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力塑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强校荟萃的南京手握众多王牌高校,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还有实力雄厚的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各具优势与特色。

武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奇峰重镇,实力高校遍地开花。不仅有著名的同城双子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实力坐镇,也有不少上车 双一流呼声极高的潜力高校,如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几十年来,从武汉各大高校走出的商界精英不胜枚举。陈东升、雷军、董明珠、孟晚舟、张晓龙等活跃在商界、科技界、IT界的众多精英都在武汉留下过学习的足迹。依傍喻家山的华中科技大学、背靠珞珈山的武汉大学,是高教大城武汉的最佳代言人。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西安是个藏龙卧虎的大学胜地。C9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赫赫有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五院四系之一西北政法大学、蜚声海内外的西军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领域强校均聚集于此,成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摇篮,颇有一城独大之势。西安交通大学是西部乃至全国高校中的佼佼者,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军工特色鲜明的西安工业大学,是我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学校科技创新发展强劲,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武器装备承制资格,一大批成果应用在国防装备的关键领域。

说到科教名城合肥颇为靓丽的城市名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马当先。中国科大的材料化学、信息安全、管理科学等9个专业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作为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力于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素有千人一院士、百人一杰青的美誉。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同样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除此之外,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可以说是省内高教资源富地,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实力高校皆汇聚于此,成为合肥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素有最强地级市”“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本地虽仅有唯一的一所双一流苏州大学,但顶尖名校的扎堆入驻,也使得苏州的高等教育尽展繁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纷纷落子,苏州成为下一个高教重镇,指日可待。明星城市青岛近年来也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刀阔斧,锐意进取,大有成为高教名城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实力高校相继扎根此地,为青岛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一线城市中,天津、成都、重庆、长沙的实力高校同样独具风采,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要地,如天津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成都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的重庆大学,长沙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均在全国高校中占据高位,堪称城市之光。此外,郑州、宁波、东莞、佛山的潜力高校也在积蓄力量、不断突围,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

城市与高校称得上是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融合发展成果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杰作。
高水平大学既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城市发展的创新引擎。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成为构筑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的重要力量。在新一线城市发展中,重视大学建设,毫无疑问是上乘良策。
高教强市,在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在新一轮人才抢夺战中,新一线城市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做到城市与高校协同发展,互为支撑,才能齐放光彩,蒸蒸日上!

转自:经管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