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时间脉络
2022/7/22 11:38:59 阅读:834 发布者: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四个大时期)
马克思主义创立及其科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19世纪四十年代-20世纪初)
1835-1841求学时期
1842-1843 德国《莱茵报》时期
1842年1月1日至1843年3月31日
1843-1845 巴黎时期《德法年鉴》
1845-1848布鲁塞尔时期 ——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宣言》成熟
1849-1883伦敦时期——政治经济学和哲学
1841年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1842 1月-1843.03 德国《莱茵报》工作期间
1843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4年初,《德法年鉴》出版,上面有马克思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是他带到巴黎的)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到达巴黎后写的)标志着马克思的两个思想转变的基本完成。
1844年2月至1844年7月,阅读法国大革命相关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斯密和李嘉图的法文版著作),1844年4月至1844年8月写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9月,会见恩格斯,决定合作写《神圣家族》。约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出版,1845年1月,被驱逐,2月,至布鲁塞尔,临行前完成《神圣家族》。恩格斯募捐帮助马克思。签订出版合同,准备出版关于经济、政治、历史的巨著(见前面的笔记)。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 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1845年至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住了三年。
1845年4月初 恩格斯从家乡巴门迁居布鲁塞尔 ,再次与马克思会晤开始与马克思的终生合作,唯物史观的系统制定,(最大成果和成就)
1845年最后三个月: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3方面
1847年初,马克思写作《哲学的贫困》-第一部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重要文献,回应(批判)蒲鲁东,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以批判蒲鲁东(1809-1865)1846年发表的《贫困的哲学》。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1847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六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与蒲鲁东论战作《哲学的贫困》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因为缺钱未能参加,马克思留在布鲁塞尔,为德国报纸写稿,并在布鲁塞尔宣传会议上发言。恩格斯一人前往,并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1847年11月,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建议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叫做《共产主义宣言》
1847——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解释共产主义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准备。《共产主义原理》用问答的形式,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较《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更加丰富而准确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被送到伦敦,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正式纲领在2月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1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48年2月22日,巴黎起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了这场革命,从多方面发展和深化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8月,到柏林,遇见巴枯宁。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虽然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却也在革命中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登上了历史舞台,1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2发展了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4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1849,8月底马克思迁居伦敦后,一方面继续从事共产主义同盟领导机关的重新组建工作,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着手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重新研究
从1850年8月开始 ,马克思研读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到1953年底,马克思已经写了包括24本笔记的读书笔记,这些笔记被后人称为《伦敦笔记》,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得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的重要结论。
1857年-1863年,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
1857年7月-1858年5月,《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进行了阐发,对劳动价值、货币理论、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科学论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概念。解决了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地租)的区别。
1861年,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续”为标题,写作资本章。1863年7月,《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包含23本笔记,周详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对剩余价值一般作了更广泛的探讨,揭示了剩余价值与利润利息地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平均化和平均利润等重要思想。
1863年8月-1865年底,以“资本论”为标题写作。四卷本计划。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本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实际完成三卷本。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出版。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
1875.5.《哥达纲领批判》(即《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这在全面彻底批判拉塞尔主义的同时,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从1876年5月到1878年6月,历时两年多写出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方面对杜林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全面系统地论证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杜林论》深入批判了杜林主义,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开始关注俄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为此,他自学俄文,并研究了大量有关俄国历史和现实的文献,从1877年到1882年,他三次比较集中和较为系统地谈到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问题。
恩格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1875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1886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俄国土地公有制成为共产主义发展起点的条件——东西方革命同时爆发并相互补充。马克思和恩格斯跟进一步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1881年,燕妮逝世,马克思未能从打击中恢复。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
恩格斯对古代社会的历史研究: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进一步阐明了“两种生产”的理论;第二,揭示了家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第三,深刻分析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过程。三次社会大分工:牧业、手工业、商业;第四,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演变和消亡。
188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简称《论费尔巴哈》,第1次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95年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探索提出新观点。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贡献最大的是列宁(1870.4.22-1924.)1889年,列宁在萨马拉建立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社会调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俄国农民问题。
1891年,到彼得堡大学考试,搜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自觉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1893年,彼得堡大学马克思主义小组的领导人。
1895年,列宁将彼得堡的20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
1899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1903.7,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新型政党”。
马克思主义在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取得的世界性历史成就的时期(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史或列宁思想史的研究,对列宁思想虽然没有确定的历史分期,但大致倾向于划分四个阶段:
1894—1903年,布尔什维克建党时期,列宁哲学思想的重点是对唯物史观的捍卫和发展;
1903—1912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后,列宁哲学思想的重点是对认识论的发展;
1912—1917年,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决裂之后,对帝国主义和战争的分析,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哲学思想的重点是对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巩固苏维埃政权,探索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方面的运用和推进。
1916《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首次表述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1917.1-2月《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笔记;
1917年11月7日—8日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7.8-9月《国家与革命》。
1919.2.《俄共(布)纲领草案》论述无产阶级专政;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镇压剥削者的反抗。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
第一阶段:1921.3-10月,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上;
第二阶段:1921.10月以后,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俄共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继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后(1922年3月27日—4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1924年5月23—31日再次被推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36年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如果有,根子在外国帝国主义那里,还混淆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斯大林晚年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没有作为基本矛盾提出来
1939年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斯大林宣布集体农庄已经最终地巩固和确立起来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是苏联农业的唯一形式。
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7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919.10/11.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920.3.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6.共产国际派马林、共产国际伊尔库茨克书记处派尼克尔斯基先后到上海。
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二大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现状,区分了中国革命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民族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帮助资产阶级,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和成果。中国革命的前途:
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1925.1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1月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逐步形成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科学分析中国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
1938.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10)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三个法宝)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新民主主义最早是1939年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
《新民主主义论》(1940.1)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这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
1940.1月《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945年党的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12.31,《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到社会主义共和国采取的政权。
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第三,建立统一的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四,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来源:新时代教师交流中心
转自:马学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