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热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要览

2022/7/14 15:22:40  阅读:552 发布者: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一系列重要论断的提出和重要理念的阐发,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思维、开阔的视域,展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进入到崭新的境界。这种“新境界”,把当代中国与历史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党的百年奋斗联结起来,把当代中国与中国精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联结起来,把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人类共同命运、人类共同价值联结起来。” ——— 商志晓教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主要涉及当前为学界普遍关注、正在热烈讨论并有待深化的一些理论命题和重要论断。商志晓认为这些“前沿问题”大致可以归为四大类:有关党的创新理论;有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问题;有关文化传承、价值凝练的问题;有关现代化发展、人类文明形态方面的问题。

党的创新理论,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具体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定位”三个方面。

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问题具体包含“党的百年奋斗与发展历程(四个时期的划分)”“伟大建党精神及党的精神谱系”“‘中共党史党建’拟设为一级学科”三个方面。有关文化传承、价值凝练的问题则具体包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凝练”三个方面。有关现代化发展、人类文明形态方面的问题。具体包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三个方面。

商志晓指出,这四类问题与十二个小问题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各是一个问题,但也有其内在联通性。既有理论性问题,也有跟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既有实态化的问题,也有虚态化的问题;既涉及到历史的、现时的、中国的,也有涉及世界的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分析

商志晓指出,相比观点上的回答,方法论的把握更加重要。据此,他提出一系列非常具体实际的前沿问题: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看待百年党史的整体性发展与阶段性分期?如何看待“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的相关理论问题?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问题? 在讲座中,商志晓带领同学们一一寻找答案。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中,他认为,把握一个思想体系和一种理论成果,主要应该看四个方面,即:“体”“形”“因”“果”。通俗一点讲,就是“内、外、前、后”。“内”是思想理论内容本身,“外”是其表现形态,“前”是它怎么产生的,“后”就是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我们把握一种思想理论的基本思维框架。而按“体、形、因、果”这个框架来看,其主干主体就是:现实条件、实践基础、理论主题、基本观点、逻辑要素、体系结构、指导作用、历史地位等,讲清楚了这些方面,基本上就能从整体性把握这个问题了。

他还列出了把握要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凝结着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气韵,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鲜明特征与优秀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两个结合”,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丰富发展过程之中。”他指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在丰富发展之中,今后还会有更新、更深、更全的阐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如何看待百年党史的整体性发展与阶段性分期?商志晓表示,一方面,要把握百年党史的基本思维。必然性与选择性、整体性与阶段性、前进性与曲折性、条件性与能动性、主导力量与主体力量、思想力量与实践力量、传承力量与创造力量、促进力量与阻止力量之间的连接,以及各自发挥的作用等,这些是我们清晰把握百年党史的基本思维或基本解释框架。

另一方面,要对百年党史有整体性把握。中国共产党是能够以“整体性”维度去审视的政党。我们要把“党史百年”作为一个连续性和整体性予以对待。从党史百年的主体看,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追求远大理想始终如一、坚定执着。从党史百年的主题看,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鲜明,贯通全程。要以整体性维度来审视政党或政治组织,不是专注于过程的推进、存活的时段,核心是关涉到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能否持有坚定不移的立场、能否保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关涉到这个政党或政治组织能否遭难不屈、遇劫不倒,能否不犹豫、不退缩、不迷茫、不失信。

如何看待“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的相关理论问题? 这是商志晓重点阐释的问题之一,他强调要重视学科设置及其重要性、重视“中共党史党建”设立为一级学科的“条件”与“根据”、重视“中共党史党建”设为一级学科需要学理支撑、重视中共党史党建设学科需构造建立起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重视加快党史、党建一体化建设步伐。

其中,在“学科设置及其重要性”方面,商志晓表示,作为一种观念认识和知识体系,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外部存在的现实世界。从本质上说,学科是对各领域事物的客观属性、根本特征、内外联系及发展规律的反映。能否成为学科体系中的一员,甚至跻身到更高层级的学科类型,对于特定的社会领域及其实践认识活动、对于该领域的教学科研从业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加快党史、党建一体化建设”方面,他指出要打破党史、党建之间的学科界域,明确学科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是历史论,党建是本体论;党史是进程、过程、是历时态,党建是说理、论证、是共时态;党史是时间、事件、人物,党建是经验、本质、规律。同时,在他看来,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如,许多成果政策性、文件性、解读性的研究偏多,深度的理论研究不够,探索性、创新性的思考尤其缺乏。再如,横向研究的洞察鉴别分析大而化之、研究视角比较单一、视野不够开阔。还如创新性研究不够,在研究立意、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研究成果、研究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乏力。

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够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使二者相融、相通。

首先要确认两者共通之处。两者在认知观点上具有相通性,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其次,也要找到差异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宏大叙事、格局纵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有伦理道德、心性养成风格;马克思主义为大开大合“时势之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为探微究里“人为之学”。同时,明晰互补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知行观、和谐观、伦理观、诚信观等阐述,都有着互为借鉴的丰富内容。

此外,商志晓还对“怎样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及“人类文明”等问题做了阐释。他认为,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实践客体和认识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具有的多样规定性,为我们不断丰富其内涵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域众多、结构复杂,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特征,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多样、多重、丰富的规定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展示出的新境界

商志晓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思维、开阔的视域,展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进入到崭新的境界。这种“新境界”,把当代中国与历史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党的百年奋斗联结起来,把当代中国与中国精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联结起来,把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人类共同命运、人类共同价值联结起来。

首先,聚焦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现代化强国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必须结合时代条件和现实要求,必须结合当代中国面对的历史任务和正在走的道路。中国面对的历史性任务,从大处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体到当下,则聚焦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把握对象的一种思维具体,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境界提升。

其次,突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在百年变局和世界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生命至上,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这样一种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展现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再次,联通当代中国的深厚渊源。即党的百年历程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源远流长,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从党的百年历程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纵深处,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注入了丰厚的沃土和充足的养料,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拓宽视域和境界的深厚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大力传承中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汲取其理念智慧。

此外,延展当代中国的价值视域。当代中国的价值视域进一步延展,联通了人类文明形态与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优势和贡献,科学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内容、理论属性和立场追求,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统一性。

最后,秉持当代中国的人类担当,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面貌,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转自:马学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