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从 2020 年顶着疫情,告别了自己熟悉的国内,来到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英国,开启了我的硕博之旅。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对做研究的态度还有对生活的定义,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感谢我在这边遇见的朋友们,他们给我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这里,我把我在外读书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在这边,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且我还可以再变好一点。
02
我从生活中学到的
■ 充满鼓励的氛围<<<<
出国后,我感到和国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这边的鼓励文化。到了这边之后,我遇到了很多专业水平非常高的老师以及本身能力就很强的同学。在正式展开我的研究之前,他们甚至比我自己更加清楚我需要干的是什么。但是我遇见的这些人们反而会非常乐意倾听,并且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在刚来的时候,我的英文并不是很好,他们也并不会因为语言上的障碍逐渐减少和我的交流。我最初从外国朋友嘴里听到最多的就是"Don't worry, say it and we'll figure it out!"。
一直到今天,我还可以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朋友们的支持:拿到 PhD 录取时,朋友们专门为我开了个庆祝派对、一些研究得出成果时,大家会发自真心地为你高兴,好像他们比我更为我自己骄傲。
■ 直率表达自己<<<<
出国改变了我的另一个地方就是我逐渐变得像国外的人一样“直来直去”。委婉含蓄的沟通方式,有时候可能会给自己增加不便。
有一次在实验室,我和导师讨论到一个器材的性能,导师问我要不要换一个新的。我当时想换个新的,但是害怕导师认为我成果不足,要求还挺高,嘴上就说了一堆“可能新的会好一些,现在这台机器只是勉强够用”的话,导师盯着我半天,来了一句"So a yes or a no?"。他们的眼中,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简单说出来“是”或者“否”,并不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和印象。
图源作者
另外,在适当的时候“不那么谦虚”,反而会更好。在国内,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时,我几乎会下意识地说一句“没有没有,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的”。然而到了这边之后,过于谦虚反而令我错失了一些机会。
去年我在国外导师的科研组协助研究时,额外做了一个拓展研究,导师看完成果后对结果赞赏有加。然而,即使我自己也对成果很满意,不必要的“过分谦虚”却让我回了一句这个“没有没有,研究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后来导师就是因为我的这句话,将学术报告的机会换给了另一位研究者。因为导师觉得“既然研究者本人都说还要补充,那就先补充好!”。
在这之后我了解到外国人的想法是:自己付出了努力之后为什么不由衷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如果自己都认为能够挑出不足的东西,应该在一开始就避免。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随着一次次的反思,我慢慢习惯于“有事说事”,“少绕弯子”。有人可能会说外国人讲话“不会变通”或者“绕绕弯子”,但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坦率面对自我和世界的态度。该怎样就怎样,既能最高效为自己获得资源,又避免了很多误解。
03
对待科研的新看法
■ 交流与协作<<<<
我在留学期间的主要生活就是在做研究,除了任务使然以外,这边的学术氛围也是让我充满热情的原因之一。
在我的部门,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更像是一个亲密的的大家庭,共同为各自的研究方向去奋斗一样。日常的研究生活很苦,但是每天离开办公室后,总有部门里不同的成员会三三两两去小餐厅或者酒馆,在阳光中拿着酒杯畅聊。他们习惯于交流自己碰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研究进展,而且运用各自擅长的领域知识尝试解决他人的问题,或者提供一些非常好的思路。
从最开始的“凑热闹”到现在的酒吧常客,我已经习惯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来优化我自己的研究。另外,当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困扰别人的研究问题时,那种开心和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很多时候,研究是一个人的长征,但是他人的帮助,就像路上的加油站或者路标。不至于让你止步或迷失。
图源作者
■ 逻辑<<<<
另外一样我在这边学到的点是学术逻辑的建立。
刚开始硕士的几个月,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这个想法/研究怎么来的”,然而东拼西凑找文献来解释的方法,在这里是完全行不通的。要让外国教授接受自己的研究问题或者思路,你必须要在文献之间建立非常强的逻辑关系,或者提供一个从无到有的研究思路。
例如,“A 文献如何如何,B文献如何如何,所以我提出了研究”这样的应付式解释是没有办法让这边的人接受。只有“A 文献关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而遵照这些建议的 B 文献仍然存在不足,所以我的研究方案是……”这样具有逻辑连接的想法才能让这边的人们心服口服。
国内的教学或者研究比较注重由结果出发的方向,然而这边的教学更注重(甚至是要求)学生从最一般的问题开始,一步一步推导到最后的结果。所以他们的思维是环环相扣,非常细致的。
然而,我感受到两种教学在方法和重点上的差异,就尝试着把它们结合起来。在十分注重结果的同时,我也具备了清晰描述问题由来的能力。这种全新的研究思维模式让我在进行实际写作的时候更清晰地知道文章布局。
■ 劳逸结合<<<<
我的导师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三四年很短,请尽情享受在这边的每一天”,而我在这边见到的很多同学老师,他们也是身体力行在实践着这句话。不论平常事情有多忙,他们一定要找出时间来看看闲书,徒徒步,干自己热爱的事情。
在部门里,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存在工作上的沟通,然而休闲时间,大家可以是饭友、驴友、甚至酒友。在他们的视角里,只有鲜活的人、热爱生活的个体,才能够干出有活力的研究来。
04
与不同的朋友相处
两年时间让我认识了非常多留学的朋友。然而时间匆匆,有很大一部分的朋友都是一年后就回国的。时间快到像是刚刚和他们说完“hi”就要说“bye”了。所以,“潇洒”可能是在留学期间交友的关键词吧。
遇见玩得来的同胞不容易,有聚会或者出游时我会开开心心地参与;平常与朋友存在分歧时,先冷静下来,听听对方怎么想的;真的到了分别的时候,就洒脱地说一声再见吧!时间会帮我们筛选出真正陪我们到最后的人。
当然了,海外留学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一些“聚会狂魔”,他们每天要么在聚会,要么在醒前一天聚会的酒或者约第二天的聚会;我也遇到过一些不是很靠谱的人,会在各种涉及利益的情况里想尽办法占便宜。留学的圈子是一个大染缸,里面什么人都有。所以另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带眼识人。遇到令自己不适的人或者场合,赶紧离开是上策。
图源作者
留学期间,我还接触到了非常多的本地朋友。相比起留学群体而言,本地学生会显得更加直率,单纯(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语言没有百分百过关),也更较真一点。
例如,我有两个玩得非常好的外国朋友,他们之间关系也很好,但是他们三天两头就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例如上学走哪条路近一点)吵得不可开交。然后隔天像没事人一样大家打打闹闹开玩笑。我曾经问过他们,他们的解释是“对方都是非常好非常善良的人,和对方做朋友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我们只是在辩论,这不会伤害我们之间的感情”。另外,和他们出去吃饭基本不存在请客的情况,AA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默认操作。
05
写在最后
出国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求同存异”的过程。来自各方的鼓励,让我知道我已经做到了很多很棒的事;而学术上的新视角和对研究的新态度,让我知道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可能更加热爱生活、更主动去感受生活的人,会有比我更加刻骨铭心的体会,甚至用一辈子来回忆这短暂的一两年。但是我所学到的,却是深深地绑紧在了我的思维里面,我清楚,这些滴滴点点的小收获会对我的一生有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想,出国读的书,理应是这种书吧。
转自:科研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