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为教职,不佞服膺昌黎韩子之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教学岁月的日益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了教职的可贵与责任。教学相长,接触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子,其旺盛的求知欲、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吸纳新知的接受能力,师生互有启发、促进,形成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信然。导师需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发现其身上的优点,因材施教,激发其积极主动地研究,易于促进其学习研究的深入。
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入学都会有一定的学术积累,或初入学术之门径,需要有进一步的指导、训诫,使之能够增强独立研究的学术能力。因此,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术积累、特长,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从多年指导学生、青年教师的经验来看,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时,需要进行专业上的拓展,培养现代学术精神。具体来说,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其学术基础,拓展其学术视野。
一、强化对学术史研究的关注
学术史揭示学术演进变化之迹,呈现学术兴衰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揭示传统学术及其风气流变之缘由、情状、影响等。中国学术史主要经历了先秦学术之萌芽及兴盛、诸子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关注各个时期主要学术思潮的历史特征和演进大势,借以明了学术发展演进的学术因素及其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了解学术与社会的内在联系。每一学术思潮的转变、演进,皆有其不得不然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当然,关注传统学术演进之轨迹,探讨其兴衰之状态及缘由,也应该关注现代学术的进展,培养现代学术精神。
缘此,进而比较深入地了解从事学术研究与社会文化、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所在,培养学生的现代学术精神,使学生在确立研究选题时,能够以学术发展演进的眼光,提出自己的选题意见,选定有比较重大学术意义的选题。
二、加强目录学之学习,了解学术门径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知识广博、基础雄厚、材料丰富,对许多博士研究生来说,进入这个领域,往往有无处下手之感。因而,开设目录学课程,指示学术研究的门径是必不可少的。目录学,重在辨彰学术、考镜源流,乃研治传统学术的门径。就学生的研究、阅读而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传统学术集大成的目录学著作,为研治学问提供了便利,因而对博士研究生应该讲授《四库总目提要》,指导其阅读,从而把握学术门径。此外,如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题记》,孙殿起《贩书偶记》,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之《中国丛书综录》等,皆为平时阅读、翻检的重要著作。而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亦可以提供重要的学术信息,打开学术之门径,还可以得到学术研究的方法训练。
三、培养扎实的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
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学术界还有一句流传广远的话:“治学必先治史。”因而,研究文学离不开对史学、哲学的了解和研究。而且,诗人的感悟、历史学的深度、哲学的高度相结合,是研究传统学术的理想状态。诗人的感悟,乃要求研究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以艺术的直感把握文学。历史学的深度,要求研究者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认知、把握研究对象所处的文化生态,以同情之了解,入乎其内,复现其历史的现场;又能出乎其外,以现代的学术眼光来进行科学的论析、阐释,发掘其应有的价值,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皆为当代史”。哲学的高度,旨在以一定的理论高度全面观照、理解,从大处着眼、综观整体,避免一叶障目的狭隘和鄙陋。中国古代文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所产生的哲学、史学背景,而且古人并不具有“纯粹”为文而写作的主观意识,遂造成了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复杂、兼容并包。
缘此,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应注意从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来入手,建构其比较完整的学术结构。经,乃古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其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也是贯穿两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刘勰称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不能不有所了解。《周易》《尚书》《春秋》乃其代表。史,乃对历史事件及史实的记录,是历史文献,也是研究对象的客观生存场景,《史记》《汉书》可为代表。子,乃“入道见志之书”,旨在表达一己之独立思想,有利于对古代思想以及思维特性的了解,也有助于训练研究者的思维能力。《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可为代表。集,是文章汇编,不能归类于经史子者,皆汇编于一体,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然而颇为驳杂丰富。应该从经史子集四部之中各选一家,指导学生精读,深入探研,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如此,经史子集的研究,使学生熟悉古代文化,而学术史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使之具备贯通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初步能力,突出学术的内在价值。
学术研究,既要关注学术热点,学术“前沿”,但也切勿盲目追逐研究热点,只盯着“前沿”。应当以坚实的文献积累、良好的学术素养为基础,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学术的过程中应留存一份敬畏之心,打好坚实的学术“后台”。所谓学术研究的“后台”,是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文献研读和理论修养能力为基础,引导学生立足于基本的文献,竭泽而渔、融会贯通;培养深厚的理论思辨能力,以具备敏锐的理论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只有引导学生建立起坚实深广的学术“后台”,才能使学生真正立足于“前沿”,从而滋长出蓬勃的学术活力。
四、导师要作必要的文献讲读
传统学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思想文化,领域广阔,博大精深,既要认真深入地读解,还要有同情之理解,仅仅让学生自学,是全然不够的。这需要导师作必要的文献读解,引领学生突破语言文字之表象,而进入其深层次的文理意脉、深邃思想与精神境界,也就是前人所说之“读书得间”。所谓大匠示人以规矩,让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自然而深切地体悟其“规矩”是什么,“规矩”何在,从而得以悟入,进入学术的领域、思想的深处。易言之,导师以自己数十年的勤学思索、研究探讨,现身说法、示以门径、循循善诱,开示学术的广阔天地。因而,这种深入的讲读,是阅读、是理解,亦是心得与感受,是与古人思想的交流,也是与讲堂上的莘莘学子的思想交锋。如此,师生自然而然会进入历史语境而古今融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开启灵明。而那种按而不断、欲言又止,故作“拈花微笑”式的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讲读,是不在此范围的。
五、定期举行讨论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关键在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导师选定阅读研究的文献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作好准备、定期讲解讨论。每一次讨论,指定一位同学主讲,其他同学辩难,或者补充发挥,导师点评,指陈其得失,从论题及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评析。讨论时,有时并不一定要局限于特定话题,学生在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只要学生提出来,随时皆可以讨论、点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及时矫正其研究、学习中的偏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研究能力。当然,这样的讨论方式,对导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甚至是挑战,要求导师不断学习、深入研究。不过,教学相长,学生的辩难,往往也是促进导师研究、学习的一剂良方。这样的讨论,正是传统书院教育的基本模式,导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四年良好学术氛围中的学习,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比较好的科研能力。
基于这样的思路,培养研究生就要因材施教,设计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不强求与导师一致,学习而有个性、有独创。齐白石教绘画,说:“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就是说,学习导师的研究思路、学术路径,循此向上一路,可以达到更高的学术境界,得出更好的学术成果;而仅仅以导师为高标,最多也只能得其形似,而缺乏创造性的研究。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见与师齐,乃得其半”。学术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接力赛,是智力的角逐,不断追求卓越。
我认为攻读博士学位,就应该有以学术为终身志业的理想,因而召示我的学生,应该成为“有学问、有思想、有情怀、有文献、有理论、有方法”的“六有”学人。立志高远而脚踏实地,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社会与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以“导师论导”相号召,心有所思,将这些日常的思索,写成一点文字,也许会有一点积极意义。身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得英才而教育之,乃快乐事;同时也是很辛苦的事,要耐得烦剧,身体力行——绝知此事要躬行,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术人才。千虑一得,就教于方家,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作者:雷恩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学、国学的研究与教学。
转自:墨香学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