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信息疫情”下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和意义该怎么答?——​厦大新传考研2021专硕基础卷大题

2022/6/27 16:13:31  阅读:392 发布者:

厦大新传考研2021专硕基础卷大题“信息疫情”下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和意义该怎么答?这是道论述题,题目是这么说的:请结合你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经历,谈谈“信息疫情”的特点,以及在“信息疫情”下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与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这道题目,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信息疫情,一个是媒介素养,这也是这道题的两个基本知识点。

 

然后,我们再看答题的背景,“结合你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经历”,可以发现,这又是一道热点题,需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来进行相关阐述。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组织答案了。回到题目,这道题其实是有三问的,一个是信息疫情的特点,一个是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一个是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逐一作答。

 

先来看第一问,信息疫情的特点。要讨论信息疫情的特点,我们需要先明确何谓信息疫情。

 

上来先解释概念:“信息疫情”(infodemic)是信息information和传染病epidemic的组合词,就是在传染病疫情背景下,过多的信息(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反而使得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难以发现可靠信息和获得有效指导,甚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引发公众非理性的恐惧心理,甚至是大规模的社会恐慌,并最终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概念解释清楚了,我们就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具体案例对信息疫情的特点进行分析:


1.传播速度快

如今的全球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不实信息可在短短一两天内传遍全球社交网络,传播速度远远超过疫情发展本身。在危机背景下,涉及公众健康风险的“信息疫情”更容易通过社交媒体以几何级的传播速度扩散开去,使得局部的风险信息或危机信息可能由于过度快速、广泛的传播而被无限放大、扩张。


2.传播范围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网络成为新型全球公共舆论平台,是国际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全球重大事件舆论的放大器。由于全球社交媒体网络的深度联结,“信息疫情”一旦发生,面向的是全球的海量用户,并迅速实现跨国界、跨区域、跨种族的传递。


3.传播路径去中心化

从中心化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去中心化的群体传播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最主要的信息传播特征之一。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人人手持麦克风”的多主体信息传播模式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每一位社交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传播各种虚假、有害信息的渠道。而传播网络去中心化的背后是部分自媒体、“营销号”发布的大量夹杂着情感化表达、故事性叙述和个人化体验的内容,更容易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引发不理性行为。


4.传播效果疫情化

“信息疫情”与普通网络谣言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疫情”是在现实疫情的背景下产生,并与传染病疫情的发展相互交织,因而更容易利用公众焦虑、恐惧的心理,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并对疫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大量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出现不仅会对疫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公共健康危机。“信息疫情”不仅仅是错误的信息本身,还会误导民众根据错误信息采取实际的行动,如韩国的大规模集会、中国的“连夜抢购双黄连”、英国的人为纵火焚烧5G塔等,而这些聚集性的公众行为又进一步助推疫情的扩散。


(以上分析要结合当前的媒介环境和疫情背景适当展开,但也不宜花费过多笔墨,在答题过程中要做好时间分配)

 

那么接下来就要回答第二问了,信息疫情背景下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及意义。

同样,上来先解释概念: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运用媒介资源来获取、分析、分享、生产信息,并利用媒介促进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综合能力。

 

解释完了概念,就需要好好讲讲如何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了。可以从理念上和行动上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第一,理念上:突破保护主义框架,转向积极建设视角。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沿袭了保护主义的作风,在“保护”的旗帜下进行机械化的批评,存在着二元对立的惯性。在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发生巨大变革的社交媒体时代,面对信息疫情,必须突破保护主义和对立式媒介批评,转向文化视角和积极建设视角来构建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从而弥补当前媒介素养教育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第二,行动上,我们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层面展开论述。

①政府层面,要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借鉴英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经营,将媒介素养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另外,不能忽视中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这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洼地,搭建面向全民的媒介素养培育机制。


②社会层面,信息产制过程的祛魅。积极与公众沟通各种新型媒介平台内容生产的流程结构、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盈利模式等,帮助公众知晓新媒体的控制力量,进而在接触新闻信息或商业信息时形成理解力和批判力。


③公众层面,首先,公众要建立媒介理性。面对鱼龙混杂的众多信息要有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有明辨真伪、是非、良莠、善恶的能力。其次,公众要严守媒介伦理。作为传播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做到不散布包括虚假信息、恶俗炒作、地域歧视、仇恨言论、欺诈信息、语言暴力等在内的违背道德伦理的内容。最后,公众要担当媒介责任。要尊重社会公益,尊重国家利益,树立媒介使用者的社会责任感,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积极参与对有害信息的打击、举报,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阐述完了方法,我们还需要回到意义上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意义,这里需要紧扣信息疫情这一背景来回答。可以从对公众个人、对社会两个层面来阐述意义。


①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是公众能够在当前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辨别虚假信息与误导性信息,准确及时地获取有效信息,理性平和、积极健康地应对疫情风险和国际舆论冲突的关键。媒介素养的提升,是我们抵制“信息疫情”、构筑健康媒介生态文化的关键。②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形成公众媒介理性,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这不仅关系到网络世界的秩序,也关系消费文化疏导以及信息生态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几句点睛的论述来结尾:

“信疫”的本质是新技术背景下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无序和失控,是民众、媒体、国家与国际社会整体对新形势不适应的一次集中、剧烈的爆发。“媒介世界”里,良好的媒介素养已经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必须承认,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公众媒介素养的巨大短板,“补课”势在必行。

 

最后,关于这个知识点及其相关研究,我推荐几篇C刊论文给大家,第一篇《“信疫”(Infodemic)的根源、规律及治理对策——新技术背景下国际信息传播秩序的失控与重建》,第二篇《信息疫情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新发展:海外经验与中国策略》,第三篇《“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及治理》,第四篇《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理念重构探讨》。学会答大题,要多看这些高质量期刊论文。

 

好啦!今天的博士考霸取经团解读,就到这里啦!喜欢我们,点个关注!

 


参考文献:

[1]方兴东,谷潇,徐忠良.“信疫”(Infodemic)的根源、规律及治理对策——新技术背景下国际信息传播秩序的失控与重建[J].新闻与写作,2020(06):35-44.

[1]耿益群.信息疫情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新发展:海外经验与中国策略[J].新闻与写作,2020(08):13-23.

[1]徐剑,钱烨夫.“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及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5):121-134.DOI: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20.05.012.

[1] 胡沈明.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理念重构探讨[J].中国编辑,2019(08):10-14.

[1]卢峰.媒介素养之塔: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媒介素养构成[J].国际新闻界,2015,37(04):129-141.DOI:10.13495/j.cnki.cjjc.2015.04.010.

[1]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9):120-124.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