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解剖这个得动刀子的活儿,往上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了,比如提出过血液运动理论的“医学教皇”盖伦(129-199)。但是,他做的解剖只针对动物,相关模式推演到人体不免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出入,再加上对神学的坚信,他留下了不少错误认知,且影响深远。
远到过了一个半世纪……1543年《人体构造》一书的诞生,才冲破了盖伦学派为主的旧权威们主观臆测的解剖学理论,使解剖学开始步入正轨。这部人体解剖学权威著作的作者正是本期主人公:比利时医生、解剖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
人体的所有器官、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密切相互联系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活力的组织单位。
在16世纪的布鲁塞尔,有一个较为知名的医学世家,1514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维萨里出生于此。从他的父亲、祖父,到曾祖父,甚至更远的老祖宗们,都是宫廷御医来的。咱们小维自然打小就泡在家中满壁的医书墙里,兴致盎然,难以自拔。
维萨里的少年时期,还真没什么新鲜事儿,一腔热血都沉浸在医学的世界里,没跑。非说有啥不一样?大概就是,他一直对人体构造有极大的探索欲……
额,喜欢研究这个,大伙说说,就是放在今天,也不是个普遍常见的爱好吧,何况那会儿还是中世纪呢。彼时的欧洲,教会还不允许解剖(人体)尸体,因为“上帝厌恶流血”。18岁已是巴黎大学医学生的维萨里,就因为对保守的教学(毕竟宗教思想那会儿还统治着医学界)不满,觉得“光说不练假把式”,总要做点啥吧?于是年轻气盛、胆大智勇的他,耐不住好奇心或者说求知欲,思来想去,竟然跑去——偷尸体啊!
咋整的?一般都是在夜黑风高之时,偷摸出溜,跑到郊外找一些无主的墓地,挖尸体出来;还有最危险的,直接扛走绞刑架下罪犯的尸体。有时候,他一个人去,只能按量分批运输,一块一块的搞;有时候,他甚至带着胆大可信的同伴一起去盗墓,然后藏在某处,比如最危险即最安全的地方——他床底下。
咱就是说,这招谁能想得到?反正小编可不敢。
偷坟掘墓,这种事放在今天,都属于极不道德的违法行为,更别提宗教色彩浓厚、极度保守的中世纪了。也只有对人体解剖充满不可抑制的热情,才敢提着脑袋一次次的干这种事呐。
游历多国,先后在鲁汶大学(比利时)、巴黎大学(法国)、帕多瓦大学(意大利)就读的维萨里,1536年取得帕大医学博士学位后,次年留校教授外科和解剖学,并时常开办课程演讲。(帕大出人才,比如斜杠真学霸,热血开膛手——威廉·哈维)
按说做了老师能“消停”点儿,但是咱们的DR.维始终觉得“注重实际的解剖结果胜于思辨”,仍坚持进行解剖。
在课上,他会给学生们讲述、展示人体的各部分,用解剖工具亲自演示、操作。这一举措打破了当时由理发师为外科工作解剖示范的惯例,这种面对面的亲身体验式教学也被认为是唯一可靠的教学方式,可说是对中世纪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
呐,既然是进步,很快地,就有人响应并肯定啦。
1539年,一位帕多瓦的法官对维萨里的工作发生兴趣,开始默许他对被处决的罪犯尸体进行解剖。这份无形又巨大的支持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渐渐地,他得到了一大批详细、正确无误的解剖详图。除了亲自上手绘制,他还专门聘请了画家参与绘制,集中整合出来的图样,比以前的作品精致许多。
必须要知道的是,维萨里除了是生理学家,还是美术大师呢!他的绘画功底一点不差,绝对栩栩如生,有图有真相啊喂!
1543年,维萨里还主持了一场公开的解剖,对象是一位来自瑞士巴塞尔的臭名昭著的罪犯。他收集了所有骨骼,将其系统组合后捐献给了巴塞尔大学。这是维萨里唯一留存至今的标本,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解剖学标本,至今仍展出于在巴塞尔大学的解剖学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