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今后国家将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并将根据虚拟教研室试点取得的成效认定国家级示范虚拟教研室。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并深刻把握什么是虚拟教研室、怎样建设虚拟教研室、怎样基于虚拟教研室开展协同教学等问题。
首先,要理解虚拟教研室提出的背景,从而理解建设虚拟教研室的价值。目前面向学生群体的协同教学平台(如慕课平台)已经逐渐成熟,而面向教师群体的协同教研平台还有待探索。基于此,结合以下三方面考虑,教育部提出要建设虚拟教研室:
(1)基于慕课的教学改革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面向教师群体的跨区域跨校协同教研活动是保障一流课程建设质量并发挥慕课作用的关键。
(2)“四新学科”专业改革(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面向教师群体的跨学科、跨组织协同教研活动是保障“四新学科”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质量的关键。
(3)教育教学改革新专题探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环境,各层面高等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很多教改新专题,如新培养体系、新教学模式、新平台等。面向教师群体的跨学校跨学院协同教研活动是保障新专题教改研究可行性、有效性的关键。
在理解建设意义的基础上,要深刻把握虚拟教研室的内涵、类型、特征等要素:
(1)内涵: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组织,是协同教研新形态,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为目标,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专业教师动态组织,联合开展协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教师共同体。
(2)类型:
①面向课程(群)协同建设的虚拟教研室。以协同开展一门课程或一个课程群的建设为目标。
②面向专业(群)协同建设的虚拟教研室。以协同开展一个专业(群)的建设为目标,在不改变原有行政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学科教师的交叉融合。
③面向教改新专题协同研究的虚拟教研室。以协同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形成教学改革新范式新成果为目标。
(3)特征:
①名师引领。各层次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等被认为是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名师人选,而国家级/省级人才(如院士、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和在某方面有影响力的教师等也是。
②中心聚焦。建设虚拟教研室需要教师在目标、兴趣等方面具有共识,为形成共同目标与兴趣,需要明确聚焦到一个中心——此中心应有可发展性目标和持续协同性任务,能够反映教研室多数教师的兴趣。
③平台支撑。基于公共平台建设虚拟教研室,就要在公共平台上建立“虚拟教研社区”或“虚拟教研群组”,教师通过平台参与社区或群组教研活动、分享教研成果,平台以社区或群组为单位积累教研成果、支撑教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④样板示范。虚拟教研室要有样板示范,如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体现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可供教师借鉴与使用的教学资源等。
⑤共建共享。需依托一个共建共享机制来保障资源建设者的权益,并确定资源是开源还是闭源、是否免费使用等。
⑥成果累积。虚拟教研室是教师共同体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积累教学经验、推广应用教学成果的平台,即“聚小果”而“成大果”。
⑦水平提升。教师借助虚拟教研室,通过名师引领和同行交流,容易实现其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
在对虚拟教研室的本质具备较为全面的认知后,可以开始学习、了解其建设框架:
(1) 团队建设:引导相关教师加入。
(2) 平台建设 :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支持教研室以视频会议、语音会议等方式开展协同教研活动,如材料分享、协同编写教材、协同建设教学视频资源、协同建设习题库/话题库,支持教研室实现教学成果的分享、传播与应用,组织虚拟教研室的各种培训。
(3)机制建设:由多学科背景、多归属单位的教师组成的虚拟教研室并不需要改变参与教师的行政管理关系,但需要一个常态化运行机制来保障其持续运行。此常态化运行机制包括虚拟教研室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其中核心的运行制度是共建共享机制(如关于成果发布与使用的机制)和参与教师的教研协同机制(如协同任务的发布、响应、提交与管理机制)。
(4)内容建设:包括课程建设与交流板块、协同教学研究项目板块(立项建议+联合申报书+项目进展追踪+中期总结与结题+项目成果汇总等)、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板块(教材+课件+案例+视频+习题库等)、协同教改实践活动板块、教学成果累积板块、专题讲座与教师培训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