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11老教授发声:放宽对青椒的日常考核!

2022/6/7 11:07:34  阅读:652 发布者:

在一次与青年教师座谈中,针对当下我国学术单位年轻人“压力山大”的现状时,我发言说了一番“消极”的话:“请我们的年轻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业务上要努力做到中等,再往上尽力而为。因为,确保中游不会太累,不管如何变化总还有下游的那些人为你垫底”。

 

还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个文科学院的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给我打电话,他得知学校目前教师编制已满,他们要排队等待编制,心理有点不快。我说,“你管这么多干什么?每月有工资发,你刚30岁就获得副研究员,最近又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帽子,还发愁这个编制?”

 

我的两次谈话看似消极,但是道理务实。我自己几十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退休多年后,回想往事感觉挺爽。尽管时代不同,但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家庭的理念永远不会变。当然,领导们可能会说我思想落后,我想经历过高学历教育的年轻人自有他们的独立判断。

 

我经常当面或者利用微信与一些青年学者聊天,其中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如何面对学术压力?”。当下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奋力拼搏,让压力如影所随;一种是无所谓,这些人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的“大锅饭”,一旦拿到编制,单位是不敢轻易“开除”我。因为,我“业务”虽然不咋地,但是我会“做人”,尤其注重和领导及一些拥有话语权的关键人物搞好关系。显然,这两种面对“压力”的态度都不妥。

 

前者长期承受过强压力,必将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和谐。后者由于业务垫底,饭碗虽然在但也不一定保险。试想一旦你的靠山调走,你的日子也不一定会好过。况且现在不少学术单位正在逐步实行“非升即走”的人才政策,如不努力铁饭碗迟早会成为泥饭碗

 

众所周知,一个青年学者的成长要经历数不清的“坎”。申报项目、发表论文、晋升职称、项目答辩及各种中国特色的先进评审汇报等。有的代表“组织或团队”,大多数属于自己。其中申报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两类属于国际学术界通用项目,经历的“心理坎”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实质差不多。

 

但是申请“先进奖励”大多数具有中国特色。据说美国一些“荣誉”帽子不需要学者自己评功摆好地申请,主要由同行匿名推荐,而且这类项目也不多,因此,学者的“心理坎”较少,客观上他们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学问,较少分心。全世界公认的科学大奖诺贝尔奖就不需要自己“苦苦申请”,是由专家在获奖者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完成评审,这才有大学课堂上正在上课的教授和接到莫名电话通知获得诺奖消息的趣闻。 

 

学术界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灿烂前景”日夜奋战,经历无数次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至最后的“胜利”,或者“战死沙场”。例如申请各种帽子直到年龄过线,失去了申报资格。在这些过程中,我们饱尝人生百态,有大树依靠者往往可以比较顺利拿到项目和帽子。但是对于大多没有大树,或只有小树可抱的青年学者奋斗过程中经历的内心煎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些“奋力拼搏”过程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心理状态。有的心理承受力较强的或者能够及时释放压力者,对自己身体和家庭和谐生活影响较小,例如面对某些事件造成的压力照样“吃喝玩乐”。这类人一般情商较高,能够理性面对来自中国特色的各种压力。反之感情脆弱者面对压力无法释怀,还可能将压力带来的不爽心情带回家里,搞得家里不得安宁。

 

我给一位青年海龟教授的微信说:“既然选择回来报效国家,就一定要慢慢锤炼成为一名心理素质较好的学者,否则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我们熟知学术界的诸多拼搏场景:论文提交和项目申报截止期是学者的“拼命期”;论文和项目的评审

期是学者的“企盼期”;收到拒稿和项目失败通知时的无奈,论文接收和项目通过时的“欣喜若狂”表情都是对学者心理素质的考验。可以想象,如果碰到“闹心事”就气得寝食不安,长期下去身体能不出毛病吗!

 

记得2001年一位中年老师来到我的办公室,他用颤抖的双手向我展示中国科学杂志的论文接收通知信说:刘老师,这篇文章终于接收了。我笑称:你进入学者角色了。

 

我曾经听说,学术界有人连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次,其中7次失败(当年可以连续申请),直到第8次碰到一位“慈善”的长者桌面评委,他说人家连续申请8次,8年抗战都胜利了,建议这次通过,才让这位热爱国家基金的学者获得成功。有人连续多年申请国家级帽子也是一直到年龄的最后期限获得通过。可以想象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学者需要多么大的耐力、勇气和心理承受力。想到这些心酸的案例,我才和青年教师说出这些“消极”的话。

 

我在一些场合曾经表达过我的观点,学术单位的管理政策应当放宽对学者的日常考核。不要让我们的学者花费过多时间做那些与教学科研本身不太相关的事情。应当建立以褒奖为主的竞争机制,给青年学者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慢慢提升青年学者的科学品质和素养。

 

我相信大多数学者经过自己长期努力终究会成为不用扬鞭自奋起,具有自律和刻苦钻研精神的学者,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刘庆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

原标题为《青年学者成长中的“心理坎”》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