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快报 | 中大近期科研进展速览01

2022/6/1 14:03:21  阅读:587 发布者: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了更好的展现学校科研动态,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汇总报道校内各单位重要科研进展,诚邀各单位积极来稿。

本期目录

数字化技术促进渠道转型

红树植物进化研究

弱对流造成极端降水研究

全球变暖大洋加速机制研究

登陆“超重稳定岛”最佳途径

管理学院谢康团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研究再添新成果——数字化技术促进渠道转型

品牌商与核心经销商既相互成就也互为掣肘,例如一代鞋王达芙妮曾强势削减经销商,导致经销商造反,近五年亏损40亿港元,关店超6000家,最终被迫退出实体零售市场。实践表明,品牌商与经销商如何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应对市场挑战是一个实践难题。理论上,“和而不同”是经典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动态能力是经典的西方主流管理理论,如何结合二者,将中国管理哲学思想国际化,将国际主流管理理论中国化,亦属于前沿课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吴瑶副研究员、夏正豪博士生、胡杨颂博士生、谢康教授与王茜教授通过对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不同环境动态程度下组织间管理认知如何影响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构建的问题。研究发现,组织间管理认知一致与不一致影响从跨组织异质资源到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该研究成果以“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为题于20221月在管理学中文顶级期刊《管理世界》发表。

来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我院谢康团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研究再添新成果——数字化技术促进渠道转型”

生命科学学院施苏华/何子文课题组在红树植物进化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宏进化和微进化研究之间一直存在鸿沟。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生态与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崭露头角。针对特定类群的多个代表性物种开展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结合计算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在组学层面系统地揭示生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遗传机制,使打破宏进化和微进化之间的壁垒成为可能。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施苏华/何子文课题组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探究红树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国际生态与进化研究领域顶级刊物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coastal forests based on a full set of mangrove genomes的研究论文。

来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我院施苏华/何子文课题组在红树植物进化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大气科学学院徐伟新教授团队关于弱对流造成极端降水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亮点报道

人们通常认为极端降水主要由强对流产生,然而现实中不少极端降水案例并未展现出任何强对流特征。从监测与预报的角度讲,由于无极端特征或剧烈发展趋势可依据,此类极端降水事件更具挑战性,潜在致灾可能性更大,在业务与研究上亟需重视。

大气科学学院徐伟新教授团队利用近17年的星载雷达探测资料以及多源卫星数据,探究了“弱对流”系统对极端降水事件的贡献及其动力结构与环境特征,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3月发表在地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题目为“Extreme Precipitation Produced by Relatively Weak Convective Systems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微信公众

"科研动态 | 我院徐伟新教授团队关于弱对流造成极端降水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亮点报道"

海洋科学学院王东晓教授与合作者在全球变暖大洋加速机制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环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会改变海洋的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并对海洋环境和气候系统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全球变暖对大洋环流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全球变暖通过什么物理机制来影响大洋环流尚不清楚。

王东晓教授及合作者利用海洋模式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上层海洋环流的变化主要由海表增温驱动,风应力变化只起到次要的作用。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全球变暖导致的海表增温会使得全球超过四分之三海域的上层海洋环流出现一致加速的趋势,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

来源: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微信公众号

“海科院新闻|我院王东晓教授与合作者在全球变暖大洋加速机制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物理团队找到登陆“超重稳定岛”的最佳途径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物理团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和安阳师范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发展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统计蒸发模型和扩展双核系统模型自由度等一系列改进,建立了能统一描述MNTFE过程的理论框架,并首次比较了MNT和放射性束流引起的FE反应产生N=184附近超重核的截面。该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实验探索超重稳定岛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以“How to approach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reactions using multinucleon transfer or radioactive neutron-rich beam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

来源: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转自:中大科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