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国家工程院(Ukrain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主席团会议宣布,十一位华人学者(含海外籍华人)当选2022年度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长塔兰丘克向当选外籍院士祝贺。
乌克兰国家工程院是乌克兰最高学术机构之一,拥有160多名院士和学者, 以及外籍院士64人。现任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长为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塔兰丘克(Petro Mihailovich Talanchuk),曾担任乌克兰教育部与科技部部长、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原举世闻名的基辅理工学院)校长、199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候选人、现总统顾问。此前我国已有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
1 檀润华 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从事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与技术转移20多年,获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其他奖励多项。从海外率先引进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创造性地根据国内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构建发明过程解决理论(C-TRIZ),在央企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1800余家企业实施技术转移,为企业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做出突出贡献;2016年在美国获著名国际奖“阿奇舒勒勋章”,发表的SCI、EI收录论文篇数在TRIZ专业领域均为世界排名第一。
2 吴正治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中医药研究室主任,广东省科技十杰、广东省省管优秀专家、广东二十世纪重要科技人物、深圳市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与精准医学研究,为微观辨证学新学科的主要创建和开拓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总IF530余分,总被引3000余次;申请获得国内外技术发明专利212项,主编出版高等医药院校老年医学教材《老年神经病学》等著作48部,先后获得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28项。
3 肖国芝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副院长(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深圳市高层次引进人才(孔雀计划A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美国拉什大学教授、冠名讲席教授、生物化学系的研究主任;广东省细胞微环境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华人骨研学会候任主席,美国骨矿研究学会会士,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生物学)。研究骨骼发育和疾病的相关分子基础。历任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系主任。发表SCI文章130余篇,书章节等16章/篇、国际会议摘要85篇,主办多次骨科研究国际会议,国际大会及著名大学学术报告170余次。总引用13000余次,总影响因子约1000;主持美国R01、国自然重大、重点、科技部973及重大专项课题。国际骨科研究大会获奖10余次;担任J Bone Miner Res及 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担任约60个国际杂志的审稿人。担任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研究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00周年校庆优秀校友。
4 刘青华 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慧湖药学院访问教授,博士后导师,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专家,苏州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名下两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等多所院校从事鱼类遗传生物技术、仿生态工程技术的前沿性研究,以及鲥鱼卵肽在生物医药的开发,发表包括SCI论文36篇,申报中国和美国专利45项。在中国开发了美洲鲥鱼养殖产业,世界上首次完成鲥鱼全基因组学的研究和鲥鱼人工繁殖技术的产业化,摆脱了鲥鱼受精卵依赖进口的局面,鲥鱼已成为中国最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5 李雨航 博士,联合国数字安全联盟(UNDSA)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首席科学家(安全)/客座Fellow研究员,国际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主席,国际知名数字技术战略专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曾任华为首席网络安全专家兼国际CSO、微软全球首席安全架构师兼中国CISO、IBM全球服务首席技术架构师,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院士”高级Fellow/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华盛顿大学博导、 美国NIST大数据安全顾问、印尼总统网络安全顾问、马来内阁网络安全顾问及多家中国科技公司顾问,是数字安全领域全球先行者,发明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拥有建立标杆企业网信安全战略的丰富经验,成功打造科技公司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在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竞争力。
6 蒋林华 教授、博导,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海智专家,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高层次特聘专家、浙江省高层次特聘专家、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法国国际工商管理与技术学院首席教授、中科院及华东等高校院所特聘教授,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点专项会评专家、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评议专家、省重点项目会评专家等。长期从事光电信息处理、智联网络、人工智能研究。曾在欧洲微电子研发中心IMEC、荷兰国家电子纳米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瑞士PSI保罗谢勒国家实验室等研究工作十余年。发表科技论文上百篇,担任多个SCI国际主流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多年主持中欧国际学术和交流会议。
7 冯怀亮 博士,教授,瑞柏(北京)医学研究院院长。他主持的医学研究院在辅助生殖医学重大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布局了想生-能生-优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项,科技成果奖项30余项,出版著作5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个人著作是《哺乳动物胚胎工程》一书(1994),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寄语,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作序,并收入青年科学家文库,列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生物工程丛书之一。研发出了30余款辅助生殖上游全系列产品,其中多款产品尚属中国首次,实现了行业零突破,填补了中国辅助生殖上游产品30余年来的空白。同时担任国内外多所双一流大学和医院的客座教授,多个国家和部委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以及中国NMPA辅助生殖标准委员会委员。
8 乔竹辉 博士,研究员、博导,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与陶瓷摩擦学课题组组长、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德国洪堡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从事陶瓷增韧、轻合金锻造、特种材料的设计制备、失效分析及苛刻工况下长寿命服役行为研究,发展了陶瓷增韧机理和工艺,成功实现锻造铝合金的产业化。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0多件、授权45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企业合作等研究课题,获中国机械工业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甘肃省材料学会发明一等奖。
9 唐博 国家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工作,擅长活体肝移植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手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组学技术与肿瘤发生;蛋白质稳态与肿瘤代谢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恶性进展;线粒体功能与衰老。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深入探索,为临床上寻找肿瘤标志物、制定治疗方案及预防转移等提供了新的依据。迄今已在Hepatology,Cancer Res,Cell Res,Mol Cancer及J Biol Chem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系列研究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近年来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创新争先奖及青年科技奖等5项。
10王志强 博士,正高级工程师,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主要从事磁悬浮姿控储能两用飞轮和磁悬浮储能飞轮研究工作,发明了混合磁悬浮轴承及其控制技术和超高速无铁心永磁电动机及其高精度力矩跟踪控制技术,该项技术已应用于实践9号新技术试验卫星、希望2号和多功能试验卫星。主持研制成功40kWh/40kW、50kWh/ 200kW、125kWh/630kW系列电力级磁悬浮储能飞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编科技图书2部、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储能飞轮重大科技专项等16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11 钱征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东京工业大学JSPS研究员和Global COE研究员。长期围绕弹性波理论与应用基础这一中心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重点聚焦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波导结构减薄缺陷反演、油液磨粒在线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登记软著4项,出版专著4部。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等荣誉,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副组长、中国民协元宇宙工委元宇宙院士专家智库首批专家成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科智库”专家,和江苏省创新创业促进会常务理事等职位。
来源:人民号@淮安要闻
转自:临床科研与meta分析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