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篇好的研究文章,须要具备哪些特质和要素?|专访Front. Cell. Dev. Biol.期刊栏目主编张志刚教授

2022/5/25 10:25:57  阅读:217 发布者:

关于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Frontiers 旗下一本开放获取期刊,最新影响因子 6.684。该期刊下 Signaling Section 主要发表从单个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信令的所有方面,以及细胞如何相互作用和如何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突破性研究,旨在促进整合信令相关的研究,包括机制、作用、效应分子、结构成分、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和互联网络各方面的研究。

张志刚教授于 2022 3 月开始担任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Signaling Section 栏目主编 (Specialty Chief Editor)Frontiers 近期对张志刚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他对期刊发展、行业前景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张志刚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张志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递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委员会癌症代谢与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等课题资助。担任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Signaling section 主编,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 客座主编。以通讯作者在消化系统主流期刊 GastroenterologyGutNature Communications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Genome Bi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ResearchOncogene 等发表多篇论文。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原高峰”计划。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9 项,获国家专利授权 6 项,获国际 PCT 专利授权 1 项,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 2 本。获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肿瘤的系统性调控、神经递质-激素-免疫系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调控、器官间交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01

期刊发展方向

"我最大的感受是 Frontiers 这些年高质量的快速成长,以及对文章的质量控制的严格性。"

Frontiers: 是什么契机让您此次选择加入 Signaling Section 的主编团队担任栏目主编?

张志刚教授:我第一次接触到 Signaling Section 是因为我在这个栏目下组织了一期 Novel aspects of Neurotransmitters 的专刊。专刊组织得很顺利、很成功,这次经历让我对 Signaling Section 的团队印象很好。

再加上我之前也在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参与过编辑的工作。在长时间参与 Frontiers 期刊的编辑工作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Frontiers 这些年高质量的快速成长,以及对文章的质量控制的严格性。质量是一本期刊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持续保持文章的高质量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长久地发展下去。因此,当我收到邀请的时候,选择了加入 Signaling Section 的主编团队担任栏目主编。

Frontiers: 在加入主编团队后,您计划如何助力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Signaling 栏目更好地发展?您认为该栏目如何可以助力这一领域的研究?

张志刚教授:我希望未来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Signaling 栏目可以起到引领这个领域发展的作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更多地邀请专家们撰写相关领域的综述,以提高该领域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

我也希望能够在该栏目中增加一些技术领域的专刊(比如:空间组学等),可以考虑接收一些前沿性强的文章,对于前沿的文章,不对实验量做要求。此外,我们也希望可以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各个渠道对 Signaling 这一栏目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也希望可以赞助一些年轻学者参加学术会议。

Frontiers: 您期待在该栏目中看到哪些方向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有志于向该栏目投稿的中国学者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志刚教授:我期待能够在 Signaling 这个栏目中看到更多关于空间组学、单分子显微成像、分辨率更高的活体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想要向我们这个栏目进行的投稿的中国学者,我也建议他们可以较为快速地把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我们 Signaling 这个栏目里面。对于这些非常前沿的研究成果我们不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Frontiers: 在您看来,在神经递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中,一篇好的研究文章须要具备哪些特质和要素?

张志刚教授:各种肿瘤对神经递质的响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研究者作文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这种肿瘤中存在哪些神经递质,进一步分析这种神经递质对微环境中的哪些细胞产生作用,然后再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

除此之外,我认为如果要作出一篇好的研究文章,就须要结合多种动物模型和临床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分子机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02

领域展望

"我们须要认识到肿瘤学或者医学的进步需要多学科的参与,而交叉学科或者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技术也将有力推动其向前发展"

Frontiers: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以及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在您看来,您的研究领域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张志刚教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人群也越来越广,而这些都是胰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由于胰腺癌诊断时,大多数都是晚期,无法手术,所以对于胰腺癌来说,急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案。

同时,胰腺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器官,受到神经内分泌因素的精细调控,因此神经内分泌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神经内分泌相关的药物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我们的研究将为老药新用提供理论基础,加速临床转化。

Frontiers: 您认为,当前在肿瘤的系统性调控及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张志刚教授:我们认为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受到神经-激素-免疫-代谢的系统性调控。目前肿瘤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着眼于某一个分子,有点盲人摸象。这种做法从每个研究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从整体来说,都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须要从整体或者更大尺度来研究肿瘤组织,而不是只是研究肿瘤细胞;须要结合 3D 组织透明化,空间组学等技术,给出更全面的信息。

Frontiers: 在您多年从事肿瘤领域的研究过程中,这一领域的研究最大的改变和进步在哪里?该领域的前景与优势以及目前的前沿的研究是什么?

张志刚教授:我认为最大的改变是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在发生变化并在不断进步。人们已经慢慢接受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控制或者是带瘤生存。

在研究方面,因为肿瘤存在异质性,所以未来针对每个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发展精准医疗是必然的趋势。以后的肿瘤治疗将走向外科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方向,而且细胞治疗将会加入其中,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而言,我们须要认识到肿瘤学或者医学的进步需要多学科的参与,比如:物理,化学,数学,AI 等等。而交叉学科或者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技术也将有力推动肿瘤学的发展。

Frontiers: 近些年来,您一直在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一直走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包括去年首次揭示了 PRLR-SF PDAC 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可以简单分享一下这项研究的过程和意义吗?

张志刚教授:PRLR 文章的投稿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 2019 8 月,正当我们准备投稿的时候, Cancer Research 发表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关于 PRLR 在胰腺癌的研究,这项研究主要以孕哺鼠为模型,正好和我们的孕哺鼠部分结果一致。因此,我们只好改写论文,侧重于机制。再次准备投稿时,2019 12 31 号,又一篇 PRLR 在胰腺癌的文章发表在 Gastroenterology 杂志上。虽然前面 2 篇论文都没有区分长亚型和短亚型 PRLR,而我们发现在胰腺癌中是以短亚型为主,但是因为前面已经在胰腺癌发表了 2 PRLR 的论文,导致我们的投稿难度很大。

直到最后 Theranostics 的编辑和审稿人看了我们的文章,对我们的研究结果很认可,认为我们的研究突破了 PRLR 长亚型的窠臼,以大量可靠的数据首次系统而完整的阐明了 PRLR 短亚型的功能和机制,令人耳目一新。这篇文章最后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在 Theranostics 发表。

03

关于 张志刚教授

"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沉淀自己,不要追逐名利"

Frontiers: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每天的日常安排吗?

张志刚教授:我一般 6 点左右起床,锻炼 30 40 分钟。8:00 9:00 开始工作。白天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安排,一般大多数时间我都在看文献或者和学生谈课题。每周我都会去打一次篮球,时间大概 2 小时左右。

Frontiers: 从攻读博士学位到后来学成归国,您的研究方向经历了几次转变,在这背后您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呢?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肿瘤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

张志刚教授:从博士阶段到目前为止,我的研究方向从表面上来看跨度很大,但实际上是有很强的内在关系的。在博士阶段,我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的是植物乙烯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可以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而我的主要研究是乙烯如何通过其受体传递信号,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博士后期间,我在德国科隆大学虽然是以皮肤为研究模型,但实际上我主要从事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之间的信息交流,具体的是 ECM 通过与其受体 integrin 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回国后成为 PI 后,虽然研究对象是肿瘤(主要是消化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但我们研究的科学问题仍然是微环境因素(神经递质,激素以及分泌蛋白等)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我之所以对这些研究感兴趣,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植物细胞和人类细胞,都须要从外界接收信号,响应外界的刺激,从而做出适应环境的改变,并且通过自身的变化影响外界环境。这也是我非常愿意加入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Signaling Section 的主编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Frontiers: 您平时会阅读那些方面的书籍?

张志刚教授:我平时喜欢看的书种类比较杂。小说,包括纯文学的和科幻类的小说我都会看;人物传记,比如:王阳明,苏东坡等的传记我也会看,他们都是我很喜欢的历史人物。

Frontiers: 在德国 6 年的博士后研究生涯,对您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于年轻的学者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张志刚教授:对我来说,在德国的 6 年时间里,我受益最大的是德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他们做科研的纯粹是基于对科学的兴趣,没什么功利性。他们对自己的研究工作非常珍惜,非常严谨。无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什么样的杂志上,也不论影响因子的高低,他们都非常高兴,不会盲目地追求高影响因子。因此我也建议年轻学者,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沉淀自己,不要追逐名利。

Frontiers: 您对大众如何关注自己的健康并预防癌症一些潜在风险有什么建议?

张志刚教授:我们认为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在这个基础上,我对大家的建议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第二是即使不幸得了肿瘤,也不要悲观和恐惧,因为现在有很多好的治疗手段,可以带瘤生存。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肿瘤,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

再次欢迎并感谢张志刚教授担任期刊栏目主编,Frontiers 期待在他的带领下,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期刊下 Signaling 栏目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转自:科研圈

文章来源于Frontiers开放科学平台 ,作者Frontiers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