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生信为何不好发了?
最近有遇到好几个学员咨询:“老师我自学模仿的3+纯生信,现在投稿秒被拒,请问哪里出问题了?能不能付费帮忙看看?”
简单沟通了解发现,他模仿的纯生信,是2019年发表的文章了。太old了。。。
其实不只是自学的容易找偏学习方向,现在很多所谓的“套路简单”,实际上也是拿“过期”的【模板】发你学习。当然作为入门阶段引导巩固是非常不错的,但作为课题设计的模板而言,创新性太差,后续SCI吭哧吭哧写完了投不出去小崩溃。于是仰天长叹:为什么别人能发纯生信SCI,而我不能?
其实,虽然现在的纯生信文章不太好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可以顺利发表纯生信文章;你首先要明确自己研究方向的纯生信行情到底如何,然后把纯生信难发的几个因素自己衡量下,看有无条件一一克服。选好了方向,比瞎努力要重要!
因素1:大环境行情不好
第一种:热点。
现在的纯生信行情都是流行及时抓住热点来发表文章,谁的热点越新、越热就能获得越大的发表优势。例如热点被A及时抓住了,发了第一篇该热点的5+纯生信;B看到了A利用热点发了5分多的文章,于是迅速来模仿(基本能发出迅速动作的,一般也是老手而不是新人),结果发3分多的SCI;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热点的纯生信数据挖掘当中,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明明别人可以发5分多的SCI,而轮到自己连1分的SCI都发不了。
第二种:不愿意动脑,只会纯copy而不会有所创新。
其实还有个趋势就是更细致的点,一味关注热点,你又抢不过别人,也不是特别勤快每天都PubMed追踪最新发表的生信SCI的idea,哪怕看到不错的思路也懒得自己去看有无类似的SCI发表;等到你知道热点,其实已经烂大街了,已经过时了,聪明的人已经在挖掘新的热点或组合等办法微创新,而你可能就纯模仿。即使有很多人知道这样的行情,仍然有不少人在做三年前的热点纯生信,然后总是在抱怨:为什么自己的纯生信这么难发?
因素2:期刊受限
同样的热点,同样的分析套路,有的人没有补任何实验就将纯生信发在5分的期刊上,而有些人补了实验才发2分多。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距?这就是选择期刊的问题。
有些人会认识一些期刊的editor、审稿人、经常做纯生信的人,多与这些人交流经验,自然就可以轻松找到少人投的、合适的期刊,并且顺利将文章发表。但是有些人总盲目地投一些纯生信扎堆投稿的期刊,拒稿率可想而知。不会选择期刊往往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严重打击自己的信心。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避开投稿高峰期,尤其是每年毕业季的时间。再次奉劝毕业需要SCI的,能早点尽量早点开始准备,不然后期投稿时,行情变化加上稿件巨多,很容易不顺利压力山大。
因素3:性格+运气
有时候投稿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一直坚持下去,耐心、自信地等待结果。有些文章要投十几个期刊、历时2到3年多才会被期刊接收出版,如果你一位遇到困难就可以冷静下来、保持足够的耐心去继续坚持的人,说不定最后总能找到期刊来接收你的文章。如果你是一位做事着急、没有耐心,遇到困难就自暴自弃的人,还没有投几个期刊就打算放弃了,估计文章永远要烂在自己手上。当然,投稿也会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有些人投了2年遇到合适的期刊和nice的审稿人,最后文章被接收了,而有些运气比较差的人,可能从研一投到了毕业,文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期刊,最后导致自己要延毕了。
纯生信常见拒稿原因
现在纯生信最常见的拒稿理由就是:没有补实验,不适合发表。一些期刊主编或者审稿人总是喜欢这样,不管你研究的东西是否创新,是否结合研究热点,是否有临床意义,就是一句话就可以进行拒稿:不补实验,结果就不可信,不适合发表,有的期刊主编或者审稿人就看一眼标题就过滤了,审一篇稿子不用一分钟。
发文章靠的是7分实力和3分运气,遇到个别使用万能拒稿理由的审稿人,你稿子内容再怎么样好都没有什么用。
有时候生信文章被秒拒,真的不要怪期刊主编和审稿人,只能怪自己。自己的文章一点创新都没有,没有创新也就算了,全部都是抄作业,抄作业也就算了,还敢抄几年前的生信作业。
现在的生信内卷这么严重,竟然还敢模仿几年前的套路,结果可想而知,审稿结果肯定是给拒稿的。生信范文不是随便模仿的,还要看文章是什么时候出来,这个热点新不新,已经有多少文章出来了。
以前的生信行情,随便找一篇范文模仿都可以找到期刊来接收,但是现在的行情发生了改变,会做生信的人太多了,也太卷了,大家都在抢发新热点,而且还有不少人可以补充实验验证,导致旧的生信文章越来越难发。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红利,但相比同期的其他人,你总要付出点什么才能比别人先行一步。最早生信刚出来时,很多人不闻不问,闷头管自己做基础实验;后来看到其他人发表了的生信SCI也是research article,IF差不多的情况别人发生信SCI只需要几个月时间而自己做基础实验要几年时间。。。再到后来自己自学纯生信时,别人已经在发表生信+验证实验的SCI了。
多做有门槛的事,更容易吃到螃蟹。就比如现阶段:肿瘤学而言,验证实验+生信热点课题设计还好发表,非肿瘤学而言,小众方向纯生信还可,有条件的抓紧时间多发表几篇SCI。
牢记:千金难买早知道!
小结:生信这门技能,科研的应用越来越广!而越年轻的时候,能否有一些SCI打基础,对未来的发展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越早做打算越好,预计还有2年时间,需要SCI的早点学起来~
转自:科研指导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