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写过一篇 《为给学生改论文,我差点享年33岁》。
这一年,我下定决心,重点培养学生写论文的能力。组会次次提点,平时多加敦促。以至于和学生在楼道里偶尔打个照面,嗯……一脸不想看见我的样子,大概是觉得我嘴碎吧,这个不提也罢。
思及上一届学生的论文进度太慢,后期改的仓促,所以在组会上,我决定改变一下策略,分别对第一稿到第N稿依次设置deadline。
先说这个初稿吧,我预想的是两周搞定它!
背景写1天,材料方法写2天,结果写3天,讨论加摘要写4天,然后每天改一遍拼写,时态和语法。
想得挺美!布置下去之后,收稿的时候邮箱一片空白,学生说:老师您没有算进去修图的时间。
行,那就再给5天改图!
五天之后,邮箱里躺着十几封邮件,可把为师激动坏了!
挨个翻看,“××公司试剂促销”,“××会议邀请”,“××发票催款”,“年终经费决算”……
咦?我徒儿的文章呢?
发个微信消息出去,没一会儿收到回复:
老师,您没算进去……我被隔离14+7的时间!
哦,我倒是忘了这个,你隔离还没带着电脑!
一来二去,秋学期快到头的时候,收到了学生的初稿。
下载附件的心情跟买彩票一样,焦灼,惶恐,又期待,明知道大概率会有很多问题,但还是幻想着 “万一,写得很好呢?万一呢?”
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点开论文之后,果然心情更复杂了!
我那学生把自己放在一作,列出来五个合作课题的同学作为共同作者,找了半天没找到标星号的我。
当即反思一下,这课题是我指导的没错吧?发文章需要个通讯作者没错吧?难道她有了其他心仪的通讯作者?当然,这不是什么大事!
专有名词倒是没有写错,格式看起来也还行,嗯,有长进!
血压平稳了一些。
但问题还是不少!
读着读着,怎么感觉像百度翻译出来的?看起来是那个意思,但仔细想想,好像没有人这么用过呢?
遥想当初,我说时态要对应,可我没说全篇是一个时态,实验过程叙述用过去式没错,可讨论课题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计划,私以为该用现在时或将来时;
Discussion和introduction长得像双胞胎,也是不大可取;
这个配色,一言难尽。大概她喜欢hello kitty那种粉粉的,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审稿人是大老爷们儿的情况,视觉冲击有些大;
而且,小同志,你图里的显著性差异呢?
……
吸取之前几百条修订的经验,这回我改用批注框指出来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并限制两周内返回修改稿,此时已经到了三月初。
这次倒是没有拖,卡在截至日期前乖乖的把论文交上。
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跟第一版长得像。
说实话,一个学生是不是努力真的可以从细节看出来。论文改一遍和改十遍效果是不一样的。
血压忍不了,打电话把人叫来办公室问问。
毕竟是个女学生,所以从她进来以后,一直敞开门,外面过路的人三三两两,探头探脑的,顾不了那么多了,打开天窗说亮话!
“论文改了几遍?”我尽量保持平静的语气。
“看了,但我不会改。”学生倒是很诚实,
“发给你的那几篇参考文献,行文都比较流畅,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多模仿就会了……”
我试图讲道理,奈何学生并没有给我机会。话还没说完,她突然一下子哭了出来,搞得我措手不及。
你你你……你先别哭,我没有说要怪你的意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个场合,站起来拿过手机,“你在这哭会儿也行,平复一下心情,这有纸巾,这有矿泉水,我没喝过。我先去实验室转转!”
弃城而逃,出了门赶紧给老婆打电话,“你快来啊,学生在我办公室哭了!”
她说了两个字就挂断了电话,“等着!”
我老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学院,在院办找了个女老师,俩人一块来到我的办公室。
彼时,我正在实验室百无聊赖地浇花,旁边做实验的学生看着我这反常的举动,估计吓得不轻。收到老婆打来的电话,我又折回办公室。
学生边哭边说自己科研压力大,找工作压力也大,最近还和男朋友吵架闹分手……我听到后面,反思一下,好像只有第一条与我有关。
但学院的意思是,何必为难一个学生呢?
思来想去,没觉得自己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也没有为难她呀?但是莫名地压力给到我这边。
叹了口气,行吧,我来改!
敲下这篇的时候,我刚给学生提交了“response to reviewers。”
别问,问就是我写的!
这一年,我是培养我自己吧?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