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4/24 10:07:56  阅读:1023 发布者:chichi77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起源于生产劳动、典礼祭祀、军事战争、娱乐健身等,是经过历代传承、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该类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地域特色鲜明、技法形式多元、健身养生一体、文化形态多样。本标准中的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等)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外,在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武术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弘扬立身正直、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促进学生理解和践行中华传统体育与养生文化;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学业要求】

(1)做出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并运用于游戏中;体能水平有所提高;说出所学动作的术语;每学期观看不少于8次所学运动项目的比赛或表演。

(2)说出自己在游戏、演练或展示中的情绪变化;与同伴交流交往,在学练中能相互帮助;在参与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游戏时表现出自我安全防护行为。

(3)按照要求参加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游戏,表现出遵守规则和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提示】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和模拟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知识与技能。例如:通过影视集锦、动画片等向学生展示人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摔倒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引导学生了解倒地防护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学摔一堂课,学倒伴一生”的观念;用视频、动画等呈现螃蟹行走、骏马奔腾、游龙飞行等形态,形象直观地展示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步型、步法和动作,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2)选用有趣、多样、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通过30秒原地“8”字舞龙计数、规定次数内弓马步转换等练习发展体能;在蹲踢练习时使用小棒子,在长腰崴练习时使用大棒子、皮条等器材进行辅助练习;通过体能游戏、多种形式的比赛等,增加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

(3)采用结构化技能教学,强调基本功、基本动作之间的关联和有机衔接,如将抡臂、乌龙盘打等动作与压肩、仆步等基本功和基本步型联系起来,将游龙基本动作与矮步、换把、滑把等基本步法和基本手法联系起来,将抱单腿、涮腰、挺身后倒、直立侧倒、倒地防护等动作与伸展性动作结合起来等,帮助学生形成动作序列,发展完整的运动技能。

(4)使用“打练结合”的教学策略,如在武术类运动项目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单势动作练习到利用假人或布人练习,再到编排好的2~3个连贯动作的攻防演练,使学生在与同伴进行演练和对拆过程中体会武术类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攻防意识。

【学业要求】

(1)掌握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主要的基本功、基本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和套路,并运用这些技战术和套路参与所学项目的展示或比赛;体能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描述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技术要领和特点,以及比赛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每学期观看不少于8次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比赛或表演,并能进行简要评价。

(2)具有运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克服学练中的消极情绪,做到相互尊重;在展示或比赛中根据所学知识与技能做出合理的安全保护动作,能提醒同伴在学练过程中使用安全防护技能,简单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3)按照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参与教学比赛,具有冷静克制、果敢坚毅的品质,表现出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行为,能接受比赛结果。

【教学提示】

(1)利用视频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播放舞龙、舞狮、赛龙舟、踩高跷、摇旱船等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与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播放武术类运动项目攻防演练中攻击过当和防卫过当的视频,让学生对比实战中“收手”与“未收手”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理解“收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身与同伴的安全,帮助学生建立点到为止的战术思想。

(2)结合运动或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如在游龙动作练习时,创设“龙体塌肚打折”“龙体脱节”等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舞龙过程中把位撑紧撑圆、团队协调配合、运动轨迹一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结构化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完整动作的体验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式摔跤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披、揣、大得合、长腰勾等动作技术,发现动作技术中的共性,构建以“蹦子”为核心的动作技术结构体系,让学生发现“蹦子”可以通过添加其他把位和步法衍化为新的动作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气息吐纳出入与动作开合升降的配合练习,体悟呼吸与动作整合的独特运动方式。

(4)采用“打练并进”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学生在单势动作技术练习、编排好的2~3个连贯动作技术的攻防演练基础上,进行规定攻防动作技术的半实战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对抗能力和竞争意识。

【学业要求】

(1)在展示或比赛中灵活运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功、基本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和套路,表现出充沛的体能;能描述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历史文化,解释所学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能担任教学比赛的裁判;每学期观看不少于8次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比赛或表演,并能对某场高水平的比赛作出分析与评价。

(2)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在学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同伴友好相处;熟练运用所学技术保护自己和同伴,能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并积极进行身心恢复。

(3)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展示或比赛中能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自立自强,沉着冷静,克制忍耐,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和责任意识。

【教学提示】

(1)重视让学生在真实的攻防情境中体悟技战术运用,如在中国式摔跤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当实战距离相对较远时,可使用里刀勾、手别、牵别、披、揣等动作技术,通过“三步蹦子”而“入”,缩短实战距离,让学生通过切换两人间的支点与杠杆来摔倒对方,进而体会并领悟“入”的重要性等,提高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如设计挑战赛,给学生提供与不同重量级同伴对抗的机会,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自身所缺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体育精神。

(3)合理运用“打练合一”的教学策略,如在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单势动作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抗练习,在对抗情境中体验动作技术的攻防含义和发力特点等,增强对动作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整体把握,提高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强调主题式教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动作技术丰富多样,学生很难在课堂中一一领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宜采用主题式教学,如在中国式摔跤教学中,采用“勾”这一主题将本水平的里刀勾动作技术和以前学过的长腰勾、大得合等动作技术组合起来,采用“别”这一主题将支别、手别、牵别、扒腰别、小得合等动作技术组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勾”“别”类动作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共性,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类动作技术的要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凸显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武术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可强调“身、息、心”的整体统一,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可强调地域特色、风俗习惯或生活方式等,凸显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