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声:学术传承的本质在于“叛师”,不叛师就对不起老师
2022/4/21 15:16:22 阅读:400 发布者:chichi77
36年前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讲的第一门课是“史学概论”。记得讲到德国史学家兰克时,根据读几篇翻译过来的文章获得的印象,似懂非懂地强调,“兰克学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办研修班(Seminar)。当时绝对不会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这群朋友也开办起所谓“高级研修班”,而且一办就是十多年。昨晚用了差不多一个通宵,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这个集子的近30余篇文字,许多已经模糊的记忆又被唤醒了,只是被唤醒的记忆又似乎与集子里的描述不尽相同。无论如何,先要感谢各位作者的珍惜与辛劳,更得对“始作俑者”赵世瑜教授不懈的督责与唠叨表达深深的敬意。
当年与这个集子里屡屡提到的那些老师们商量举办这个研修班时,既有培养“后浪”,寻找年轻同道的意愿,也有以田野工作与文献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多一点了解中国不同地方历史文化的想法。正如多篇文字里提到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们都大道自然地显露了其远非“善良之辈”的那一面。其实,在学员们“不在场”的时候,老师间的争执与冲突可能更为激烈,有时会吵到几乎“崩盘”的地步。日前为自己的一本书(《地方故事与国家历史:韩江中下游地域的社会变迁》)写后记,其中是这样描述我们这群人的关系的:“一起进行田野调查、文书解读、问题研讨和学生指导的过程,坦荡而较真,深刻且辩证,除了学问上的交锋冲突与思想上的得益之外,到了写‘后记’的时候,记起的更多是一种因无私而享受的同伴情谊”。这样的表述,读起来有点矫情,但自以为还是基本属实的。
从2003年到2018年,12期研修班的行迹涉及北京、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福建、贵州、湖南、陕西、浙江等10余省市,还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从大家的描述不难看出,这个幅员广阔的国家真的是千姿百态,让不同地缘、学缘背景的师生切身体验历史文化的地域差异,也是研修班的初衷之一。但还是需要强调这样的理解:大一统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实际上是以其相互密切联系的区域间巨大的时空差异为前提的。多年田野工作的经验是,判断一个地方是否理解和接受王朝的意识形态,不在于这个地方根据朝廷的法度,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做了多少实质性改变,而在于当地的读书人和士绅阶层,在多大的程度能够自觉地、自圆其说地将本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解释得符合朝廷的“礼法”。只有培育出这样的思维辩证,才算是对研修班的要旨有所感悟。
所谓“华南学派”是虚构的,也不要把“历史人类学”之类的标签太当真,说实在话,这个集子显露出来的取向有点太“内卷”了。我们还是要知道,学术传承的本质在于“叛师”。跟着老师入门,就要马上思考老师那代学者错在哪里,最后做得跟老师很不一样,“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人家开始羡慕嫉妒你了,也就顺便记住了你老师的工作。这就是所谓“学术传承”,不叛师就对不起老师。
是为序。
2020年10月11日于广州康乐园马岗松涛中
(此为赵世瑜主编《“乡校”记忆——历史人类学训练的起步》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收入陈春声《松岗听涛——在校园与乡土之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323—325页。)
来源 :人文学术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