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研:教师成长的云梯
2022/4/20 16:37:19 阅读:168 发布者:chichi77
作者:李文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来源:《教育导报》2022年第28期(总第3676期) 导报三版
回望名师的成长之路和名校的发展历程,教研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据了解,有些学校老师不仅不热衷教研,还认为教师把课上好就行,不用做什么教研,没有多大作用,甚至觉得做教研是“不务正业”;部分老师做课题、写论文是被逼的”,仅仅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有的老师更是毫不掩饰地说:“平时教学工作已够忙了,还要照顾家庭,我哪有时间再做教研?”还有的老师说:“那些经常搞课题、发表论文的老师,不见得他的教学成绩有多好,甚至还不如我呢。”我想,老师们究竟有没有读懂什么是教研?有没有清楚教研的作用,特别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有助于教师读懂教研的内涵及魅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投入度。
一、何谓教研?
从构成上看,教研是由“教”+“研”组成。在字义上,“教”有教育、教学、教材、教师、教具等之义,“研”有研究、研讨、研修、研学、研发等意思。所以,“教研”不是教育研究的简称,也不是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研究的简称,而是关于教育、教学、教材、教师、乃至课程、学生、学习和作业等方面的研究(或研讨、研修、研学或研发)的统称。
这就意味着,在方式或内容上,教研不能被窄化为做课题、写论文,做课题只是教研的一种方式,而写论文是教研成果的一种提炼、表述和交流的形式。教师日常的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或观课、评课或议课、命题等,或者参加课题研究、主题研修、专题研讨、课程研发,以及考察学习、培训等研学活动,以及开展调查研究、访谈等都属于教研的范畴。
此外,对教育政策的解读、对学校发展的诊断、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学情的分析、对学习的探讨、对评价的反馈等等,都是教研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说:“教研绝对不是高深的难以理解的工作,而是每个一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修行。”在我看来,教研的天空比想象的要辽阔,教师无不在教研之中,教研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而教师则应以“研究”的姿态成长和构筑自己的教育大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创造更好的教育。
二、为何教研?
从关系上言,教研中的“教”是“研”的对象,是承载“研”之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土壤;而“研”是行走在“教”之田野的心态、姿态和状态,犹如洒向土壤的阳光和雨露。显然,有了“研”的阳光才能照亮“教”的方向,有了“研”的雨露才能涵养“教”的土壤。故而有云:“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研”由“石+开”组成,意思是指“把石头打开,求真事物的本质”。打开“教”之“石头”,教师能看见“教”之“五腑六脏”或“五光十色”,甚至发现“教”之“化石”或“玉石”。于教师成长而言,“教研”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教师找到教育制高点的通道,是教师发现教育规律、教学原理以及师生生命成长的节律和优势的眼睛,是教师精耕细作课堂教学的利器,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消除器”,是教师收获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的田园。
就集体研讨来说,根据“乔哈里窗”原理,教师既可以通过陈述和回答让自己知道和他人不知道的“隐蔽区”转化为自己和他人都知道的“公开区”,又可以通过倾听和回应走出自己不知道但他人知道的“盲点区”而抵达“公开区”,还可以通过观点碰撞让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未知区”也变成“公开区”。也就是说,集体研讨能不断扩大教师群体的“公开区”,从而为教师的生命持续赋能和增值,进而产生专业成长的群体效应。这就是集体研讨等教研活动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价值。
三、如何教研?
从策略上想,如果教研是“把石头打开”,那么如何教研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石头打开”的问题。“把石头打开”不是“把石头打碎”,也不能“打而不开”。要顺利地做到“把石头打开”,首先,要明确谁来打开;其次,要清楚打开什么样的“石头”,再次,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合适的工具,并从恰当的位置着手、着力。换言之,教研的开展应做到“五要”: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主体要主动;三是内容要系统;四是方法要科学;五是问题要解决。
有些学校老师之所以没有收获教研带来的硕果,我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纳为:“思而不考、研而不究、知而不行、做而不思、述而不作。”因此,老师们在开展教研时应做到思考同行、研究合体、知行合一、做思融合、述作同步,即从“研而不究”走向“既研又究”,从“知而不行”走向“既知又行”,从“做而不思”走向“既做又思”,从“述而不作”走向“既述又作”。
倘若想啜饮教研的甘泉,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锤炼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思辨性和系统性,从而用“研究”的姿态成长自己,用“研究”的思维成就学生。
总之,读懂教研,教师就找到了成长的云梯。拾梯而上,向阳而长;沿途几多艰辛,就几多美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