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案例看Omicron社区传播
2022/4/7 16:53:59 阅读:265 发布者:chichi77
上海疫情传播已经一月有余,但小区封控之后病例数仍在增长,让很多人焦灼不已。随着强力清零政策的推动,社会传播(公共聚集,交通运输和医疗实践)带来的暴露风险会逐渐降低,但封控管理区内的传播问题逐渐显现。小区内或者楼栋内的传播到底有怎样的特征?其传播动力学特性如何?面对亲朋好友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担心,Q只能放弃执行腐国的躺平政策,半夜爬起来找资料分享。
本文引用的主要数据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3月10日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的一篇文章(Vincent Chi-Chung Cheng, 2022)。该研究主要分析了今年1月由单一输入病例引起的奥米克戎BA.2株系列传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序列分析(纳米孔测序)证明了所有相关病例的时空关联性,为奥米克戎BA.2的社区传播特性提供了直观说明。
整个传播事件起源于1月4日返港旅行者病例1和2(1月6日和9日分别核酸检测阳性),他们在隔离期间将病毒传播给了隔壁面房间隔离的病例3。病例3在隔离后4第四天1月14日核酸检测阳性(后文会单独分析此事件),并在家中感染了其夫病例4。病例4在不知情的情况下1月13日造访了位于荃湾的葵涌邨社区,进而造成了快速的社区内传播。
葵涌邨是香港的公共屋邨(即公屋),由香港房管局管理,一共有16座楼宇,13472套住房。由于是政府建设的福利性房屋项目,居住密度较高,建筑20-38层不等,每层10-20户居民。从鸟瞰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楼宇比较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图1)。目前该社区共有居民3.5万人。
图1 葵涌邨鸟瞰图
1月18日,社区内的逸葵楼出现第一例阳性。1月20日,特区政府对整个社区进行强制核酸检测,发现逸葵楼已有阳性16例,分布于11个楼层和12户人家。因此政府要求该楼居民于21日开始7日封闭并每天进行核酸检测。22日和25日隔离扩大至相邻的映葵樓和夏葵樓,并开始对剩余的13栋大楼居民均进行强制检测,整体时间轴如图2。
图2 疫情传播时间轴
社区传播的疫情在封控后第二天达到峰值。截至2月5日,共有432位社区内居民核酸检测阳性。其中280例来自逸葵楼,95例来自映葵樓,而夏葵樓17例,剩余40例来葵涌邨其他10座楼宇。根据检测数据计算传播倍增时间间隔为1.28天。而与此同时,根据病毒序列分析结果,由病例1,2造成的全港感染数除葵涌邨以外为332例。
图3 葵涌邨社区每日核酸阳性例数
小科普插播,专家请避让:根据病例1,2携带病毒序列上的特征性突变T10696C 和C12525T 。其中T和C是两种替换的核苷酸,而数字代表其在病毒基因组上的位置。在葵涌邨社区阳性病例中,96.2%都携带这两个突变,因此可以确定是由同一感染源传播引起。
葵涌邨社区传播过程启示:
一,虽然奥米克戎传播性很强,但风控仍然是最有效的阻止传播手段。
二. 在3.5万的社区总居民中,感染阳性的比例接近1.2%,说明较大的人口密度必然会造成社区内扩散。
三. 三代测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样本进行分析,相对于时空追踪流调,效率更高也更准确。
另外,关于病例1.2和病例3之间的传播问题,香港大学医学院单独进行了研究(Wong S C, 2022),结果表明Omicron可以在隔离条件下不同楼层间通过正常的空气流动传播,如图4所示。这对隔离场所的工作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不同批次的隔离人员可能需要更强的时空隔离和消杀力度。
图4 隔离房间之间的空气暴露
通过葵涌邨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内防控将有相当大的压力,封控措施干预后也有1.2%的总感染率, 但这仍比躺平模式(比如腐国)的接近2%人口感染明显要低。上海大多数社区的人口密度和暴露风险应该稍低于香港,因此Q对上海目前采取强制措施后的疫情走势仍然是乐观的。尤其在全国各地专业医疗队伍全力支持下,上海应该很快会恢复正常,请朋友们不要过度焦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