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31 17:32:13 阅读:952 发布者:chichi77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洪(堡)家有二宝,个顶个都是人才,只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出世”的二堡热爱探险,专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戳这里看二堡故事);哥哥大堡则较为“入世”,在哲学、语言学、教育学领域创举甚多。
别说,这俩兄弟反差还挺大!走,一起跟随小编看看洪家大少爷,这位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辉煌人生吧。
勋章是亮点
1767年的德国,威廉比弟弟亚历山大早两年出生于波兹坦,成长期大多在柏林泰格尔度过。这个贵族家庭给两兄弟安排了很多非比寻常的家庭教育(洪堡爸妈压根没让孩子接受一般的中小学教育),像启蒙时代的大学者坎佩、恩格尔、孔特等都是他们在学术上的领路人。当然,这几位带来的影响主要都给了大堡。
和弟弟相比更“安静”乖巧的大堡,显然也更“耐得住寂寞”,天性使然,他的热情几乎全部倾注于文科领域,在13岁就能熟读拉丁文、古希腊文、法文等多个语言的古典文学。据说,他还与歌德、席勒、施莱格尔兄弟等诸多文化名人相交甚欢。这格局,一下就展开了有木有。
1787年秋天,大堡带着二堡一起入读法兰克福大学,后转至哥廷根大学。那些年,咱这位文人墨客攻读了哲学、政治、法律甚至历史、考古学等课程,浑身上下透露出的可都是满满学术风。
这份简历看到这儿似乎是成绩斐然的哈,不过,如果我说,大堡压根就没毕业,你能信?不过对于人家来说,在幼时接受的“特殊”教育(能被大佬们手把手的教你说呢),和多年来的丰富积淀,已足够让大堡一跃成为享誉欧洲的学者呢!
就是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未来肩负起了创办大学的使命,而且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佳水平……来来来,往下看~
临危受命,执行教改
说起来,19世纪初的德国(那时还是普鲁士),政治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受挫更给这个国家带来濒临灭亡的绝境。这个时候,推动发展教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推上了日程。
1809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决定重新建立大学(耶拿大学和哈勒大学在拿破仑的“关校运动”中被冲击),他把这项工作交到了当时任外交官且已负有盛名的大堡手上,任命其为内务部文化和教育司的负责人。
威廉三世说:
这个国家必须通过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
胸有成竹的大堡立马造桥,大刀阔斧地开启教育改革。他网罗了大批一流的学者,包括神学及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法学家萨维尼、哲学家费希特、历史学家尼布尔等人,呐,今天来看,这几位哪位不是学术史上的巨擘!
咳咳,重点来了~
秉持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大堡认为:除了实用和功利性的直接目的以外,教育的宗旨应该更为综合和全面化,不能单纯去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而要全面培养人的精神与品格;每个人都应当追求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努力地去提升自己。
图为1985年威廉•冯•洪堡主题邮票
看看,这是多么现代化的思想路子啊!冲这个,小编给跪了!
大堡按这个理念设立了所谓“文理中学”(Gymnasium),所以这是分文理的前身嘛哈哈。这个更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文理中学,摒弃了先前时兴的军校和实科中学,把更多学科囊括进来,尤其是大伙都知道那些年最不受待见的理科,比如以数学为首的自然科学。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监督、设计、管理所有学制、课程、考试等的机构,有点像教委?
总之,这个举措下来,培养出了一系列高素质国民及科技尖端人才。这可说是后面普法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为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德国的统一和现代化进程。
建立大学,研究语言
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哲学家们,绝大多数都出自这里——创办于1810年的“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前身柏林大学)。
校徽上,是旷世奇才洪堡两兄弟的侧面头像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全面实施人文教育、倡导学术和教学自由,这些都是大堡倡导的现代大学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黑格尔、薛定谔、韦伯、格林、叔本华、海涅、蔡元培等大批量的学界大师都曾在该校学习或任教。目前,这里已产生了5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柏林洪堡大学是德国大学的表率,更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开端和效法的楷模。
大堡就这样以一己之力,大刀阔斧兴改教育,将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扭转成世界瞩目的强国,这份功劳,够沉甸甸了吧。
许是厌倦了政坛工作的繁杂和紧促,1819年,大堡辞去公职、离开政界,潜心沉浸于他的最爱——哲学和语言学上。次年,在柏林科学院,大堡发表了《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即《论比较语言研究》),这是他在语言和语言哲学研究工作的开端。
1828-1829年,名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问世;
1830-1835年,巨著《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完成,这部作品中,大堡完整阐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使之成为他在该领域全部工作的总结。
代表作品还有《论国家的作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
大堡的一生研究过多种语言,除了大众的语言,还包括巴斯克语、爪哇语,甚至还有汉语,是最先提出“语言左右思想”学说的学者之一(eg.新洪堡特学说)。
他说,我们可以把语言看做一种世界观,也可以把语言看作一种联系起思想的方式。想来,如若他拥有更久的时光,还不知道要“斜杠”到什么程度去呢!
掌握20多种语言,是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奠定了德国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的基础,用教育救国兴国;威廉·洪堡,是哲学家,是语言学家,更是人生赢家。
他信奉自由主义,追求个性发展,却也“循规蹈矩”过,为国为家奉献一生;
他热爱文理科学,哲学给他无限思考,语言让他读尽世界,透过弟弟的脚步,他了解到自然的丰满与神秘,欣赏异域民族和古典之美,守望奇趣与永恒的未来;
他将科研的严谨客观精神与教学相融合,推动现代化教学的进程,助力我们体察、感受到更广博的世界。
这是他的理想和人生,也可以是我们的,致敬可爱的大堡!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