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清华教授:建议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开设“论文写作课”

2022/3/31 10:13:04  阅读:249 发布者:chichi77

写作水平有一个基本的普遍的层面,并非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一个人搜集材料、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论证观点的能力。写作绝不只是历史学领域需要的特殊技术,是受过高等教育者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更是全国从事理论工作的青年学人、研究生和本科生普遍需要的基本技能。写作能力不强的问题也绝不仅仅发生在历史研究领域,在各行业的青年学人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各位老师或编辑所说的历史学青年学人,基本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或者本科生,他们都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接受历史学训练,他们的写作水平其实在全国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而且他们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向历史学期刊独立投稿之时,其中很多已经获得了教职或者研究岗位,应该已经到了收获期。这个青年学人群体不论质量,均有写论文的经验,如果他们的文字不好,则说明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写作水平有问题。这才是令人忧心的状况,而现实也正是如此。

根据本人的经验,这种文字不好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大学生中间。以我所在的清华大学为例,本人从教近20年,先后开设多门本科生课程,其中两门课程在近几年均布置了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写学术性文章代替考试;近年有两个学期承担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的教学工作,是第一批写作课授课教师之一。历年来我授课对象有数千人,遍及理工科与人文学科,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青年学生。但不管他们来自哪个院系、哪个学科,写作水平的不足是普遍现象。

写作水平不好具体是什么情况?以本人所教授的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情况来讲,较有典型意义。清华大学的写作与沟通课,是面向全体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写作必修课。写作课的老师,不限专业,文科、理科、工科等各专业均可,但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有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对论文的数量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喜好,布置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写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文章。

我两个学期写作课的选课者,90%以上是来自清华理工科的学生。清华的写作与沟通课要求小班教学,每个班级不超过15人。清华的理工科学生,是高考选拔出来的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一批,他们的文字情况很能说明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前我教授本科生,也布置过学术写作作业,但毕竟不是必修课,更不是专门进行写作训练的课,反映的情况不如写作课清晰而典型。因为自己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与清华历史有关的主题。以前辈教师汪鸾翔的学术人生为主题,提供汪氏日记和著述等原始资料(限定了材料的范围),让学生从中自由选题,独立完成论文,不能抄袭。

我教授的两次写作课,共有16人选课(第一学期最后有5人选课,第二学期有11人),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理工科院系。所有选课的大一学生,在他们初次交的5000字作业里都有同样的问题,使得文章很难看。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知道如何提出命题。学术性的文章,必须有主题,题目就是主题的直接展示。我们布置的作业,需要学生们自行选题,但学生习惯了命题作文,不知道怎么从原始材料中获得自己的见解,更不知道怎么表述自己文章的中心见解。后者最常见的是不会用合适的词语或句子来界定和介绍自己的基本观点。在提出命题方面,学生们常见的不当作为是提出大而无当、覆盖整个学科的宏大命题,导致无法深入;或者不知提炼主题,一篇文章的题目内容累赘,如包含了事实和价值层面等多个内容。这导致一篇文章论述的内容过多,结构松散,行文随意。

第二,不知道怎么论证问题。文章的中心命题是需要论证的,但是学生们普遍不知道怎么论证自己文章的核心观点,经常出现论述中心偏移、随意置换概念等问题。学生们不知道需要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不知道什么是论据,不知道命题需要多条论据来论证。

第三,不知道怎么查学术文献。学术论文为保证原创性,需要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关于检索学术文献,有一整套的工具和方法。但学生们基本不知道从哪里寻找研究文献,查询既有成果,连需要检索哪些学术网站或数据库都不知道。

第四,不知道区隔自己和前人的成果。学术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抄袭,但是学生们普遍没有此意识。在开设本科生课的10余年里,如果布置学术性作业,结果往往让我失望。特别是大学新生,根本不知道何为抄袭,何为独立完成的作业。不少作业是整段抄袭不同人的文字,加以粘贴,凑成文章。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学生比较少有文字完全抄袭的情况,但是在思路上袭用别人的情况较多(当然后来会有改变)。

第五,不知道使用学术语言。学生们交的作业初稿中,口语化的词语或者表达习惯多,缺乏使用学术语言的意识,能力也不足。

第六,不能写长文章。我布置的作业一般要求3000字以上,如果布置的是5000字到1万字的长文,学生能提交作业,但是文章的质量差。他们不能写复杂一点的文章,不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但这六点较为突出。总体而言,上述第三点需要目录学知识,学生们由于主要是理工科,基本不熟悉,情有可原之外,其他五点都体现为相应的文字问题,是表达的技术能力不行。而贯穿这些问题的缺陷是思考能力不足,学生们缺少一种能力,即观察认识资料,提取和分析材料中的信息,获得自己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论证和阐述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是伴随母语学习而完成的。

除了写作课,本人最近五年在清华开设的民国史清史概要两门本科生课,选课学生数百人,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与前述写作课不同,选课学生不限于大一,各个年级都有。本人也布置了带有研究性的作业,并安排了写作相关的训练。这样的作业要求与历史学要求有接近之处,其情况也可作为参考。学生的作业与前述写作与沟通课程类似,普遍存在不会提问、基本概念含混、不知道论证过程等问题,且有不合学术规范之处。

根据课程作业情况,我可以得出结论,清华学生写作能力不强,文字表达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思维能力不够。这和清华理工科学生数理化高考优秀的情况(思维能力很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扩大一步说,我们的研究生和大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的高考制度选拔出来的,是一代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这个优秀群体尚且不具备良好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水平是后天学而知之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历史学论文写作不好,与多种因素相关。从历史学研究的过程来说,文字不好,是思路不清晰的直接反映。这直接表现为论文作者不能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或者问题,不能精准表达所阐述的意思,即所谓词不达意,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反映的是思维能力的不足。这种能力并非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

本人认为,大学生写作能力不足以及背后显示的思维能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写作训练不足乃至缺失。更确切地说,我们国家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下,写作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大学生与研究生写作水平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写作与沟通课的教学需要,我对中小学的写作教育进行了初步了解,发现我们在中小学时期缺少写作训练课程,是大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不足和写作水平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对写作训练的重视不够。我们原来把写作训练的任务交给了中小学的语文课。语文课当中的作文课,被赋予了培养写作能力的任务。但现在看来,我们语文课没有能够完成写作能力的训练。

第一,没有以明确的思维训练为目的的课程。各种课程,包括语文课,都没有提供写作需要的思维训练。唯一与写作的思维训练相关的语文课,更多的是要求一种对美文的赏析和模仿学习。语文课基本没要求学生认识材料,分析材料。虽然现在有很多中学在搞研究性学习,但明显没有达到思想训练的效果。

第二,作文训练强度太低。与写作能力相关的,在我们国家中学里的课程是语文,特别是其中的作文课。但是中学对作文的要求与思维训练所需要的强度相差太远。高考只要800字以内的作文。平时的作文也只要求几百字。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清华大学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写1万字的长文,文章的复杂程度比中学作文增强很多。但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其写作的初始能力与这个要求相差太远。

第三,相对于英语的写作训练,中文的写作训练有所欠缺。写作训练在美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中有明确的规定,是其母语教育的一个部分。他们的训练包含了明确地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的要求。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阅读的要求。而到了小学和中学,对每一个年级所进行的写作训练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佛罗里达州对小学一年级的英语听说读写均有要求,而且要求有不同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理解文本的类型和意图,要求之一是能够写出关于某一本书,介绍其主题和作者,以及为何这样写的意见片段,表达一个观点,提供观点的证据和结尾的意义。第二个方面是写作的产生和传播,要求在成年人的指导和支持下,关注某个话题,并根据需要添加细节以加强写作。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建立和提供知识,要求之一是参与共享的研究和写作项目;要求之二是在成年人的指导和支持下,从经验中回忆信息,或从提供的来源收集信息并回答问题。从上述要求可见,佛罗里达州学生的写作训练从开始即围绕思想训练来进行。

到了七年级(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初中一年级),写作训练对思想性的要求更高。训练的第一个板块是撰写有明确理由和相关证据来支持主张的辩词。其要求包括:介绍主张,有逻辑地组织理由和证据;用逻辑推理和相关证据支持主张,使用准确、可信的来源并证明对主题或文本的理解;使用单词、短语和从句建立衔接;建立并保持一种正式的风格,例如,提供一个结论性的陈述以支持所提出的论点。

第二个板块是通过选择、组织和分析相关内容,编写解释性文本,传达想法、概念和信息。具体要求是:清晰地介绍一个话题,利用定义、分类、对比、因果等方法组织思想、概念和信息;用相关的事实、定义、具体细节、引文或其他信息和例子来展开主题;使用适当的过渡来澄清想法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使用精确的语言和特定领域的词汇来告知或解释主题;建立并保持正式的风格;提供一个结论性陈述或部分,以支持所提供的信息或解释。

到了十一、十二年级,写作要求更高,而且任务范围扩大。其中,写作训练第三个板块的要求是:进行简短的和更持久的研究项目,以回答或解决问题;适当缩小或扩大调查范围;综合关于该主题的多个来源,展示对调查主题的理解。第四个板块的要求是:针对一系列任务、目的和受众,在较长的时间框架(研究、思考和修改的时间)和较短的时间框架(一次会议或一两天)内进行常规写作。

写作训练更是美国某些大学的必修课程。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大学都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写作训练课程。他们建立独立的写作中心,聘请博士后担任写作课教师,为学生授课,布置作业并逐一批改,提出修改意见。他们有多种成型的写作手册,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写作规则,包括学术规范。现在市场上能买到来自西方的写作教材或者手册,是从小学开始的写作训练的延伸和扩展。这就很接近学术写作的要求了。

我们对中文作文的要求和英文写作课相比,无论强度还是质量都低很多。当然,中美初等和中等教育体制不一样,科目的权重不一样。本文并非全面比较两国的教育,仅仅讨论写作训练环节。按照我们国家1992年修订后重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写作方面,要求初中生: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写作要求是: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中文写作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更加宽松,强调的是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文字的能力。45分钟写500字到600字,为的是学生能在选拔性考试的时限内完成考试。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教育的公平度方面有充分的保证。而且我们的中小学课程,数理化等课程的比重比美国的公立学校要高很多。课时的分配也很不同。美国的中小学,语文的教育时间比中国的要多。这是我们在讨论中美两国中小学写作训练时要注意的。

仅仅从教育目标的文字比较,相比美国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我们的学生接受的训练不足,要求也低,且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少了很重要的一项,即搜集证据、提供证明,按照学术要求提供知识的写作训练。即便在大学里,最常见的也是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与写作有一些关系,但它与基于思维训练的写作课有很大差异。

这种写作训练,对于接受教育者有何影响?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学生也不在同一场合接受教育,所以比较效果有些困难。但国内某些国际学校,或者国际部的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与国外情况类似,同时这些学校也开设与国内中学程度相同的中文课程,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供参考。上海某国际学校聘用了外籍教师,使用英文教材和语言授课,其中的英语和历史课非常重要,且多有英语的写作训练。英语的写作训练课程历经多年,在国外很成熟,有一套系统的内容,有成熟的写作教学手册。在英语的语言和世界历史课程中,有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被要求写数百字到数千字不等的英文作业。语文作业包括缩写、归纳特定文章主题。虚构作业包括写小说、构思小说的主线和结构。历史作业包括就特定主题写论述性文字,要求辨析材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正反面立场都要加以考察,以形成平衡性立场。这些要求提供了思维训练,学生们从英文写作中收获巨大。

但是,对于同时接受中学语文教育的该校学生们而言,语文写作训练的难度要低很多。学生们私下觉得中文的作文显得幼稚。相对于英语课程的写作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写作缺少研究性和思想性强度的要求。

这样的中文训练基础,直接影响到思维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是学习数百字的作文,他们的能力与未来从事学术研究等复杂的、要求思想性研究性的文字表达之间有不小的距离。在中学或者大学低年级,设置写作课程,提供相应的思维训练有其必要。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青春期有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加以一定强度的训练,会极大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相应的写作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如果在这个时期未能进行积极干预,等到其他时间,要提升水平,便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学生们写作能力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加以干预和弥补。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中学时期养成的写作能力到了大学时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可能下降。我问了清华选修写作与沟通课的学生(以及选修我其他通选课程的学生)以前作文的篇幅等要求,他们都说,在中学里一般都是写数百字的作文,而到了大学,作文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比如理工科学生,可能一学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数学作业,很少写长篇的中文。

就我了解,国内大学生进大学之后,如果没有写作课,将很难直接了解中文学术写作的系统知识(前述选题、找资料、论证、文章布局、遣词造句、避免抄袭),从中学开始的对文字的某些误解或者无知,将会持续很久时间(比如不会提出命题,没有著作权意识,随意抄袭他人文字等等),为后续的学术发展或者职业发展造成障碍。以前曾有新闻,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相互帮助,作业雷同,被认定抄袭,集体退学。除了其中的文化冲突,此事与国内中等教育没有提供足够的写作训练有关。

总之,本人认为,现在学生写作水平不足,与中小学阶段写作训练缺失有直接关系。我们的基础教育,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有很强的应试的功利性。当然,本文绝不是否定我们高考选拔人才的重大作用,也不是否定我们现有的中小学教育。总体上,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应试教育中保持了基本的公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就本文讨论的写作训练而言,我们在学生思维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至大学低年级),没有给他们开设以锻炼思维能力为主的写作类课程。这次讨论的青年学人的写作水平,是上述问题在历史学领域的反映。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根本提升青年学人的写作水平,除各位老师提出的方法,还应该在全国中小学到大学加强写作训练,弥补缺失。

第一,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写作训练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我们把写作训练等同于语文课的作文,在理念上和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有差距。我们语文课的写作,只是国外写作训练的一个分支,比较偏向于文学。而国外的写作训练,其范围比我们的作文更广,在文学性的作文之外(我们语文课的文学教育也不够),有一个基于学术研究的完整训练。

第二,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在中学阶段增加写作训练,而且这个写作课不应等同于语文课的作文,应该把两者分开。考虑现有的中学语文课程的负担很重,而且中学生应试压力大,课业负担沉重,在不改变现有语文课大纲、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国情做一些调整。原有的作文课不能满足写作训练的要求,应在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之外,增加一定的写作训练课,或者增设写作环节,如在历史、地理、生物等课上增加写作训练。这些课程应该不是简单重复或者增加作文课,而是进行相应的思维与写作训练,教写作课的老师也不应局限于中文系毕业生。如果课时上有困难,可以考虑调整课时安排。比如在保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些课,比如英语课的地位降低,课时适当缩减,用于开设写作课。全民学英语,极大增加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但是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使得全民族获益。

第三,在大学低年级,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专门的写作课。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要在学生的青年时代进行。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写作类课程,弥补思维训练的缺失,恰逢其时。对刚迈进大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学会有成果。清华选过写作与沟通课的学生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在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述方面都有极大提升。而具体到历史学科,各大学历史专业在大学低年级,更应该开设有思维训练的写作课程,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经过写作训练的青年学人,也许可以大幅减少文字上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接受前辈的教泽,取得学术成果。前面各位前辈的教诲,对于有写作训练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更加有效。

清华的写作与沟通课,不是大学语文,也不是文艺性的虚构写作课,内容接近前述的美国大学写作课。课程的目的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老师指导下,写出1万字带有一定学术性的文字,以达到训练思想,提升表达能力的目的。这一点与各位老师提到的历史学青年学人的学术文字有关系。清华大学要求大一学生必修写作与沟通,根据清华的教学实践,写作课要保证质量,需要老师小班教学,全面覆盖3000多名本科生。为此学校组建了有30位专职教师的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每位老师在课堂讲授之外,要多次详细批改作业,并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多次的面批(当面指导)。这门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比一般文科专业课程要高,老师们的投入也远高于一般课程。

清华的写作与沟通课开设以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课程的多个课堂,在教学评估中获得好评。这个课程也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的肯定。清华的学生们按照要求,要在课程中针对自己的作业和老师的面批提出反馈意见。学生们都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在得到老师们的指点之后,学生们的思想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收获了成长。

当然写作课也有其不足,需要学校投入资金,需要老师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这使得写作课的开设变得不那么容易。相应地,对师资和课程建设经费均有较高要求。国外中学并非全部提供写作课程,国内也只有条件较好的国际学校会开设写作课。对于公立学校而言,开设这样的课程,既在高考范围之外,也未必能在高考中获得相应的回报,费而不惠,更可能劳而无功,所以也没有意愿来开设写作课。我们国家的大学主要是公立学校,以往没有认识到写作课的必要性。但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训练,是培养人的工作,大形势之下,未来会有更多大学开设写作课程。而具体到历史学科,开展写作训练有更好的条件,很多兄弟单位有很好的经验,如撰写学年论文、课程作业、毕业论文写作等等,都非常有利于青年学人写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

戚学民,1972年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阮元<儒林传稿>研究》、《严复<政治讲义>研究》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