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选题,那接下来的研究思路是如何形成的?要从概念/定义开始丨护理科研
2022/3/30 15:41:29 阅读:251 发布者:chichi77
概念和定义,是我们很容易被忽略的。不管你是做横断面、质性研究,还是干预研究,你都需要一个可以准确传达思路和观点的铺垫,这就会用到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概念和定义。我们得先给它一个操作性定义,你才能去展开它。
举个例子。恋爱中的女孩每天都会确认对方对自己的感觉。所以经常会问男朋友爱你有多深。这个“爱”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得先给它一个定义或者概念。通过定义或者概念,你才能“感知”到这个“爱”的原理或者机制是什么。那么我们去百度可以知道“爱”的概念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那么,概念中的“感情”这个词可能就是机制或者原理的体现。
知道了定义或概念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个界定下,进一步去展开你的研究思路。比如,从最开始的问题“你爱我吗?”变成“你对我的感情有多深?”这样似乎就变得更加具体并且可以描述了。
所以,当你再问我爱你有多深时,我就会对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感觉,又觉得你哪些方面吸引了我,接下来这种吸引又让我产生依恋,从而产生感情…之后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个感情+时间就又会进一步增强感情。进而变得“爱的很深”。
这就是一个思路的形成。
那么,我们现在再换个案例:我想调查一下大家参加“护理科研Focus社群”的意向研究。
之所以想调查意向问题,是因为通过文献分析得到:意向会影响行为的发生(即你有参加的意向才会有来预审稿的行为)。但是意向这个词很难有一个量表去评估。如果只设置一个题目的问卷如:参加Focus社群意向问卷,其中选项为1-2-3-4-5这几个,数字由小到大表示你的意向的强烈程度。那么这个思路确实可以,但是总是觉得差点事儿。差在哪呢?
差在你对意向这个词(也可称之为变量)的定义/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意向?是否存在这个概念?
如果有,那就应该会有一个学者提出,进而后续发展出一个量表工具去测量它,这就是量表编制的思路(为什么编制量表)。
如果没有这个概念,那我为什么去设置刚才的研究?我是要自己发明一个概念吗??很明显,我做不到。那应该怎么做呢?
假设,经查阅文献发现:没有意向这个词或者变量,至少是没有学者单独提到这个概念,或者没有学者研究这个变量。但查阅文献时发现,有学者正在研究“动机”这个变量。
那么我就要思考,“动机”是否可以等于“意向”呢?或者说,采用“动机”能否代替“意向”呢?
接下来,我们就要结合文献中对“动机”这个词的解释去分析。在我要研究的问题当中,动机可能就是指的“学习动机”,毕竟学习动机就是动机的一个分支。
到这时,通过对于我们初始想法中,不规范的“意向”这个词,逐渐就转化成了“学习动机”这个词,并且这个词是真实存在于研究文献当中的,且研究的人还挺多。
这就是从初始的问题中找主题词,也就达到了“问题转化”的目的。
通过问题转化,最终我们的研究就变成了:调查大家的学习动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请注意:在研究的前言部分就要事先说明,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定义。之所以事先说明,就是为了解释并科学地去做接下来的事情。
希望我的表述能让大家理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