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30 9:36:49 阅读:371 发布者:chichi77
最近在阅读采铜老师的新书《精进3》,这周分享前四章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精”是精益求精,精擅一事;“进”是开拓进取,破界而行。“精”是“进”的基石,“进”是“精”的跃升。
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环境,也就是“生态位”,并在这个小环境里,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用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和敏捷的行动力来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从而打造一个独特的、具有超强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个体。
在计算机中,有一种容器技术,让开发者可以打包应用和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机器上。那么把自己打造成容器,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不断地精进。
1
优化专注力
我们为何越来越无法聚焦
人类的思维是前因后果式的线性模式,做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在任意一个瞬间,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样可以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全部集中在当下聚焦的事物上,进行更高质量地学习、思考和行动。
专注就是让注意焦点跟着事情走,和正在做得事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事情和焦点的分离”,常见的情况有三种,同时做A、B两件事;一边做着手头的事,一边想着过去发生的事;一边做着手头的事,一边想着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常说一心不可二用,其实就是要专注,沉浸在事情里,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忘记时间的流逝。提前安排好事情的先后次序,一件一件的做,重要的事情专心做,普通的事情结合做。
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正确判断不同事情的重要性,选择关注少量意义重大、有价值的事情。
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创造或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地减少源自外界的干扰,培养说“不”的能力和勇气,学会拒绝超出身心负荷和不合理的任务。
内在的心境怎么样?经过实实在在的训练,在一次又一次专注状态的保持中,形成专注力,减少游思和杂念,比如打坐和跑步。
专注力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断地聚焦,不断通过往下走一层、再走一层去聚焦,身体力行的探索,获得一手独家知识。
在家里只在书房学习,在公司打开电脑后就放下手机,并且用书盖住,关闭不重要的通知。以前学习都没有关注自己的心境,最近学习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分心了,立马就停下来,消除杂念后,再继续学习。
2
调整认知负荷
为何工作令我精疲力竭
“认知负荷”,指的是脑力活动所要求的认知资源超过了所能调动的资源,原因有选择性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信息暂存和逻辑思考都能显著地占用工作记忆资源,比如同声传译就对这两者的要求都很高。
过高的认知负荷,一方面来源于外在因素,比如模糊、不明确或者同时完成多个目标的任务,另一方面源自个体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在职场中,有必要根据工作需求临时学习,但不能总依赖于此,更好的做法是注重平时的积累,日有寸进,集腋成裘地做好积累工作,系统性地钻研一个领域。
超过认知负荷,真实的感受就是脑子乱了,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个时候就要重启大脑,调整好状态。
应对个体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加强学习软技能和工作领域以外的新技能,比如沟通、写作和口才等,这要怎么做呢?每天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我现在要求自己每天晚上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天早上有半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
调整认知负荷的核心思路是,把原本并行的认知活动解离开来,变成“一次迈一步”的分步骤活动,保持在适中的水平。
扫雷读书法,先读一遍,目的是“扫雷”,消除知识盲区,把知识点搞透,再读第二遍,沉浸式地阅读,获得真正的进步。
中间转换法,抽离出一部分认知活动,降低认知负荷,这需要思考设置什么形式的中间产物,好的创作者,一定是一个好的“翻译者”,同时降低自己和读者的认知负荷。
在阅读英文学术论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新概念,这个时候就要把每个知识点搞清楚,才能够真正理解论文的核心思想。下次在分享论文的时候,可以尝试中间转换法,先将陌生的学术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转述出来,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论文思想。
3
解锁内在动机
为何人总觉得拥有太少,想要太多
内在动机的驱动力来自内心,从心底里愿意,适合推动长期的、更有挑战的行动,外在动机来自外部的奖励或外界的需求,适合推动短平快的行动。
内在动机驱使下的人,会把失败当作一种机会,思考从失败中能获得什么经验,促成人的多样性。而外在动机驱使下的人,变得害怕失败、恐惧失败、竭力回避失败,使人趋同化。
说一个我自己失败的例子,我是从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笛子,刚开始是有点感兴趣,后来逐渐发现是想通过笛子上台或者在同学朋友面前表演来表现自己,总是喜欢练习一些流行歌曲,不想进行枯燥无味的基本功练习,从而导致现在还不能够很好地吹奏一首专业曲子,这就是一直靠外在动机来练习。
现在开始慢慢地改变这种心态,每次拿起笛子就先进行半个小时的基本功练习,并且注重内心的感受,静下心来,老老实实的把基本功练扎实。
自主的需要,做事情具有自主性,自我掌控,体现在可以做选择,比如上级愿意倾听下级的意见,并下放职权给下级,这样下级能更加主动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胜任的需要,面对与自己能力相当的挑战,并且可以获得公正的评价,满足胜任感需要的最好方法是在不同的尝试里,找到自己更适合和更擅长的事。
联结的需要,这是人和人之间互信和友爱的关系,想要感觉到和其他人保持联结,并受到支持和尊重。
我以后做事要注意什么呢?第一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但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因此可以选择稍微高于能力的事情,逐渐挑战自己。第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除了工作中业务上的交流,还应当注重内心真实情感,保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让内在动机驱使我们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为自己培养一个开放的、好奇的、敢于尝试的心灵,这要学会做减法,放下思维的枷锁和胜负心,给内心足够的空间,挖出热爱的种子。给自己一些空间,去获得一些意外的、不一样的体验,尝试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深入地了解一件事情,耐心地花时间入门后,可能就会真正的爱上它了。
每个人都有内在动机,只是被深深地埋在了内心深处,需要自己主动地唤醒起来,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做事更专注也更高效。
每周尝试做一件以前没做过或者很少做的事情,就从这周开始,这周做一次正念冥想,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让自己静下心来,不去想任何事情。
4
理解和习得智慧
如何成为生活的智者
把教育的中心点从知识的传递变为人格的塑造,这需要导师的言传身教。用“随笔”替换“写作”,把有命题的写作变成无命题的写作,记录真实的内心和生活,更容易培养对写作的热爱。导师转换身份,把自己放在低处,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和责任感。
心理学中有个模型,把“理解”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逐渐由浅入深再抽象。一个谦逊的智者,承认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基本事实,怀抱着一种“空”的心态,去跟别人打交道,去过自己的生活,常常表现出不太喜欢跟人争辩,乐于也善于提问,对不太确定的事物,让结论悬置。
我一直都想写点文字来记录生活,特别是旅游或者看完电影后,但总是在想要怎么写比较好,纠结于写作格式,现在看来,或许随笔是一种好的方式,赶紧实践起来。这个周末写一篇文章,记录月初到千岛湖的感受。
获得多元视角,除了跨学科学习知识外,还需要改变隐形的、根本性的思维模式,从“寻找”叙事转变为“创造”叙事,此外要警惕“财务自由”叙事,拼命工作赚钱,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就不再工作、坐享人生了。
许多事情看上去是随机的,但要是深究起来,却并不是随机的,可能其背后有公式在支配,或者有多重的因素在角力,又或者是一种复杂的混沌局面。一件事情,如果别人都觉得这是靠运气,你却能看出其中不取决于运气的影响因素(规律、原理等),那么你就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需要知识体系、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多种才能的共同作用。
拉尔森的思考方式给人以启发,那就是:能不能在看似随机的地方挖掘出某些规律使它变得不随机呢?能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呢?能不能把“黑箱”变成可以看到内部结构的“白箱”呢?
这些重要的思考方式,非常值得应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里,比如在人工智能里的深度学习算法,依靠大量数据的训练,取得了优越的性能,但一直没有真正探寻到其本质,或许可以带着这些思考方式重新理解深度学习算法。
一流的人才具备兼容矛盾性的特征,一流的决策也必然是兼容矛盾性的,是对立的统一。面对现实中的现实问题,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兼容不同观点的问题,把不同的观点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动态地调整自己的认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尽量做到不受情绪的影响,客观地分析问题,其次多听不同领域或者类型人的观点,或许能够给自己带来启发,最后再进行整合分析,做出综合性的判断。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