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尿了”生命力学说一脸的化学小天才——维勒

2022/3/29 15:00:22  阅读:815 发布者:chichi77

他说:“离开化学实验室,我的心脏就无法跳动。”

嚯!又是一位酷爱化学的哥们儿。

 

本期主人公:德国化学家,

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ohler

 

他是贝采利乌斯的得意门生,他离家弃医、专攻化学,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锋,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他让贝斯先生欢喜,也让贝斯先生无奈,更让贝斯先生佩服。不疾不徐,淡定从容,成就硕果。究竟是怎样的一番举措,影响并牵绊着许多人的理念呢,一起来瞅瞅~

【回顾贝斯先生的故事:一杯生日酒带来的化学进步——贝采利乌斯】

 

挺温文尔雅的呀

  

   贪恋的化学   

1800年的731日,德国缅因河畔,狮子座的维勒出生于法兰克福附近一个名为埃斯欣姆的小镇,维父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

题外话:得,咱可算是说到一个原生家境好点的科学家了七月份的尾巴,狮子男小维一定主意很正,不信往下看!

 

孩童时期的维勒就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从品鉴诗词歌赋到收藏矿物标本,小维涉猎的这个跨度还挺大~进入中学,开始正式接触科学类科目,小维这就找到了此生最爱——化学。沉迷其中的他,成日窝在房间里摆弄着各种瓶瓶罐罐,做些所谓奇奇怪怪的实验,在父亲眼里这绝对是不务正业。

争执与口角、对抗与冲击,成了家常便饭。每每如此,小维就跑到父亲的老朋友、同是医生、同样热爱化学的布赫叔叔家里“避难”。毕竟布赫是那个会对他说出“孩子,我这里的化学书,你爱看哪一本想看哪一本,就拿走”的人啊!

经年累月中,小维勒和布赫叔叔结为忘年之交,布赫的家,成为小维人生中头一个最美好的“化学乐园”,而他对于化学的最初理解认知和诸多基础养成,可说是由此开始。

这两个实验“狗”,啊对不起,感谢布赫叔叔!

全家人都希望维勒子承父业,当然,主要是维父这样想。胳膊拧不过大腿,1820年秋,20岁的维勒,进入马尔堡医学院读书。

都是叛逆,人家维勒可没有应付学业,课堂上专心致志,全力攻读所有课程,医学有多难就不用小编说了,维勒拿的可是全优!再想想自己,年轻时是真的不懂事当真搞反叛啊,一把辛酸泪~~~

 

能够“放飞自我”的大学生涯谁不爱呢。尤其是对“好孩子”维勒来讲,脱离了家里的实时监控,他终于得以把对化学的热情和钟爱,大肆地、彻底地迸发出来。之前老爸不让看的书籍、不能搞的实验,统统安排!走起!他把医学留给课堂,把化学留在宿舍,如果我们可以穿越回过去,在这两个地方,也许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吧。

为了最爱的读的是哈金的《实验化学》

那些年维勒在学院的居所,挺简陋的,或者说,挺混乱的?说是宿舍,倒不如说是化学实验室,反正都是他自己搞得,开心就好。不过,就不知道他的室友们是怎样的心情,额,他有室友吗哈哈哈,可惜啊,小编找不到图。

 

发表在《吉尔伯特年鉴》上《关于硫氰酸汞的性质》,这是21岁的维勒,人生中所著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也是他在化学界的首次“亮相”,这份作品,正是诞生于他的实验室,哦不,宿舍,whatever~过程大概是这样:

一次日常实验,维勒将硫氰酸铵溶液与硝酸汞溶液混合,意外得到硫氰酸汞的沉淀;接着他把一部分硫氰酸汞放在瓦片上,靠近壁炉熊熊燃烧的炭火……

那一夜是个不眠夜,谁也不知道维勒几点钟才睡去,但他第二天就写下了分解反应全过程,又经过反复观察和尝试,很快出了这篇关于硫氰酸汞如何发生热分解的论文。

 

这篇文儿内容不长,诞生的堪称完美且至关重要,因为它成功地引起了“贝斯”(贝采利乌斯)的注意!贝斯表示,这小伙儿不错啊,可以发展发展。这大概就是他俩故事的,开端?毕竟这二人日后可是师徒关系呐。

值得一提的是,在贝斯之前,维勒还师从海德堡大学教授、著名化学家利奥波德·格麦林L.Leopold Gmelin和生理学家蒂德曼FriedrichTiedemann。这两位大佬给维勒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拥有先进齐全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环境,时时与名师相伴,维勒在这儿可算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成绩好到每年都发论文,完全刹不住车啊这是……

   重击“活力说”   

终于“熬”到了“海大”毕业,18239月,维勒拿到外科医学博士学位后,火速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欢欢喜喜地进入了“斯大”的贝斯实验室(这也归功于前导师格麦林的助推呢),继续研究他感兴趣的氰酸物质。

 

1824年,维勒在做氨与氰酸相混合的实验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不断被蒸干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结晶体——是他从前以为的“氰酸铵”。但后续无数次的试验告诉维勒,这是一种新的化合物,这一次他发自内心认定,这是尿素。此处应有认真脸!

 

但在当时,18-19世纪初的科学界,盛行的是“生命力学说/活力说”,即人们只能合成无机物质,不能合成有机物质,尤其是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更不可能,这也是当时人们划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标准,可以说是铁律了。

如何证明?如何撼动?如何反击?维勒用了4年的时间。

18282月,他以题为《论尿素的人工制成》一文,发表在《物理学和化学年鉴》(12)上。论文详尽记述了如何用氰酸与氨水或氯化铵与氰酸银来制备纯净的尿素:

将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

得到了有机物尿素[CONH22]

切实地打响了反活力学的第一战。

 

尿素是什么?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是名副其实的有机物。维勒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来有机物是可以用无机物合成的,这两者之间,并非铜墙铁壁,无法突破啊!

石破天惊,一举成名。维勒此举引起了化学界不小的震动,大家恍然惊叹。恩格斯后来对此项发现评价说,维勒合成尿素,扫除了所谓有机物的神秘性的残余。

 

不过,最初反对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贝斯先生那句最经典的幽默讽刺“也许你还能在实验室里造出个孩子来”。哈哈哈,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最后,包括贝斯在内,数百年来迷恋于“活力说”的众人们可是被统统“尿”了一脸哦~~

若问,维勒人工合成尿素的意义是什么?

标准答案如下:

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限;

打破了有机物只能来自于动植物等生命体的论调;

打破了有机化合物具有“生命力”的学说。

 

尿素之后,乙酸、酒石酸等有机物,像雨后春笋一般相继被合成出来,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1882923日,维勒在哥廷根与世长辞,这位82岁老人的一生,发表了270多篇化学论文,获得了317项来自世界各国给予的荣誉纪念,培养了如科尔贝、费尔希、徐布诺、拜尔斯坦等一众英才……勤勉致知,成就斐然。后人说“他的一生无一日不在化学之中度过——不是学化学,就是教化学,或者研究化学!”

许是不经意,但因他开启的有机合成之门,像是导火索一般,引爆了该领域的“大炸弹”,令得更多年轻、勇敢、执着、奋进的科学家们,继续在探索有机物的道路上,谱写新的故事。

 

关于有机化学,新时代的新故事里,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维勒的“好基友”——李比希。下期,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老李的人生。

品味科学趣事,共同轻松科研,建强伟业与您一路随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