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2022/3/28 17:42:13  阅读:472 发布者:chichi77

1、引言

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证研究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的研究方法,它包括观察法、案例法等实地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等调查研究法,以及以数量分析技术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技术作为技术手段的统计分析法等;而狭义的实证研究法仅指统计分析法一项,这种研究法技术方法固定,研究程序明确,是实证研究法中研究技术比较成熟,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研究形式。迄今为止,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专门方法。本文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法”概念即指狭义的实证研究法,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的概念包含于广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内---案例研究法同样从客观存在出发,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与规范研究法所关注的“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样”相对,又独立于狭义的实证研究法概念之外---案例研究法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和事件,不拘泥于常规的有限的数个因子、变量与统计规律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法属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属于定量的研究方法。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经济与管理目录下,1999年以来,以“案例研究”为关键词,共发表了1000多篇文章,而以“实证研究”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的文章近8000篇。然而,管理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互相关联的领域,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一个优秀模型往往也只能够关注其中两到三个维度,所以仅仅凭借既得的模型和文献很难把握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管理事件的本质。而案例研究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至少在三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发现问题、启发灵感和解释说明,这正可以填补实证研究法的不足。当然,案例研究法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但这种弊端同样可以通过与实证研究法恰当地结合使用来规避掉。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起来使用。事实上,很多学者也都认为,尽管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它们绝不是完全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关系。那么,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契合点在哪,它们的关系如何协调,在研究中应当怎样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鲜有涉足,而本文就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研究者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从案例研究法的特点入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论证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使用的可行性;然后就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探讨了两种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中如何结合的问题。

2、案例研究法的优势与局限

“案例”源于英语“Case”一词,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作“个案”“个例”“事例”等,在中国内地一般称作“案例”,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则多称作“个案”。案例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但必须是真实的故事,是事实的集合,包括真实的公司或组织、真实的参与者、真实的事件和情感;而且,一个案例必须要在某一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案例研究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详细描述现实现象是什么、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从中发现或探求一般规律和特殊性,指导得出研究结论或新的研究命题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当研究对象是处于当代现实环境中的某一现象,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予控制或不能控制时,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非常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且,根据Yin和其他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的观点,案例研究法特别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

案例研究方法的独特优势由此体现:

1)案例研究不仅对现象进行详实的描述,更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它既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也有助于研究者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本质。例如Afuah2000年第21期《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上发表的《How much do your co-opetitors capabilities matter in thef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一文中,作者旨在研究当一个公司的合作者,如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关系单位生产技术变革时,会对这家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作者得出了如果公司合作者的生产技术落后会直接影响该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降低公司收益的结论;但是,他并没有回答降低收益的原因。进而,作者采用计算机生产工作站转换RISC操作系统为案例,在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在原有的顾客中,有一部分人推迟了对其产品的购买,而另一部分人决定要购买时,却转而购买了其他企业的产品。至此,公司降低收益的原因完全明了。

2)案例研究来源于实践,没有经过理论的抽象与精简,是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的反映,将案例研究作为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能够切实增加实证的有效性。正如Siggelkow所述,案例研究法虽然不比实证研究法那样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得十分准确,但却是对事实存在的最好证明---有案例证明A可以导致B。陈国权、李赞斌在2002年第4期的《管理科学学报》上发表的《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一文就是以案例研究作为起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国际知名的、长盛不衰的学习型组织摩托罗拉、惠普、通用电器作为案例研究的样本,指出员工是学习型组织中真正的学习主体,并根据“自愿式---要求式”、“个人式———团队式”两个维度的组合概括出四种“学习主体”类型。

3)案例研究包含真实情境中的各种要素及特殊现象、突发现象,研究者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前人没有觉察到的原因、现象或者结果等变量,这往往会成为案例研究中隐含的、有待检验的假设,成为以后研究的基础。例如PrahaladBettis1986年第7期《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dominant logic:a new linkage between diversity and performance》的文章,提出了主导性逻辑的概念,阐述了以主导性逻辑为联系的多样化模式和业绩表现理论。到了2000年的时候,同样是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TripsasGavetti发表了一篇名为《Capabilities,cognition,and inertia:evidence from digitalimaging》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以宝丽莱公司的模拟成像技术转为数字成像技术事件为案例,不仅在前人基础上发现了与主导性逻辑概念很相似的认知因素,还发现管理层的这种认知会在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文献中并没有受到重视。

案例研究法自身的特点在给它带来特殊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限制着案例研究法的效度与信度。首先,在外部效度方面,由于案例研究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所以采用该方法进行一项研究时,通常不会出现大量的案例,而是应用小样本研究。然而,小样本研究的弊端显而易见:当一个以小群体为被试得出的研究结论被应用于其他群体,或者较大的群体时,其有效程度是难以测量并令人信服的。因此,案例研究法的外部效度大大降。其次,在内部效度上,案例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这对研究者把握重要情况,提炼变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Yin认为案例研究的归纳不是统计性的,而是分析性的,这必定使归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由此,案例研究法的内部效度会被提出质疑。另外,在案例研究中现象和环境的边界不是十分明确的时候也会增加研究的困难。最后,在信度问题上,如果研究者采用多案例进行研究,案例间可能会是异质的,造成难以对案例进行归纳,这是信度上的不足。

既然案例研究法有着这样的优势与不足,那么我们在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使用时,就要注意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

3、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之间的关系

关于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曾经提出过不同的观点。Lundberg认为“案例方法本身并不是科学方法,它只不过是科学方法的第一步”。然而,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而是渐渐地被后来的学者们所摒弃。相比之下,Elmer的观点更广为流传一些。Elmer认为:“统计方法能够指出某些事件重复存在着,这些事件可能是需要的,也可能是不需要的。而案例方法一方面能够引起我们对问题的注意,然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运用统计方法之后,案例方法也可以对一个特殊现象进行综合研究”。

也就是说,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案例研究法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被传统的实证研究法所忽视的特殊现象。案例是组织管理实践的真实再现,实践中的问题会如实地反映到案例中,它弥补了实证研究法由于将问题抽象在有限个因子与变量之间,导致特殊现象丢失的缺陷。并且,案例的选取往往从一些有特殊现象和意义的组织开始,这些特殊的现象和意义反映到案例中常常会给研究者一些宝贵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从其他组织或文献中不能获取的。这虽然是小样本的弊端,却往往也是新研究的起点。事实上,管理研究中的很多理论正是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出来的,例如公司文化、追求卓越、核心能力、公司重组和平衡计分等理论创新均基于案例研究而成。甚至许多统计学上的方法和规律都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如恩格尔定律、相关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和小样本理论等统计方法和规律。然而,如果仅使用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受其局限性影响,案例研究法本身的严格性难以控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被质疑。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实证研究法是案例研究法的必要补充。案例研究法易于发现新问题,却不能通过其自身有效地解决,而要通过实证研究法的论证才能得出科学可信、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果。

如果从实证研究的数据出发,案例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归纳、说明并复证一些理论,这正是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在一项研究中,将案例作为说明之用,旨在通过特定的案例,对变量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案例中所包含的一些事实作为自变量,另外一些事实作为因变量,通过对案例背景的研究,寻找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在这样的研究中,案例研究拉近了理论成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不仅能够使读者直观地认识抽象的理论成果,对其产生信服,还起到了检验理论的作用。如虞镇国所作的“独立柴油机电厂的形势分析与战略”研究,就是从建立在存储理论基础上的模型出发,从宏观上调研小机组发展的技术经济原因和若干政策,然后以其中一个柴油机厂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电厂的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为现在独立电厂的政策选择提供新的视角。

当然,一项研究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两者不分前后,根据研究内容性质的不同来分工,起到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研究的作用。如官建成所作的“知识员工生产率管理论及其在我国企业实现途径”这一研究,就是首先运用两种DEA方法对非盈利组织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测量,然后利用案例研究法,对部分高效率组织和低效率组织内的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创新型研究组织获得知识产出高效率的原因以及组织知识创造的障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知识创造效率的管理建议。

4、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在研究中的结合

实证研究法严格准确,案例研究法直接、客观并且纵向深入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下文中,我们将以几个著名的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在具体的研究中将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起来。

根据两者的关系,第一,案例研究法善于发现新问题,而实证研究法善于解决案例研究法所发现的新问题。例如,Siggelkow最初在企业行为方面有“企业通过何种行为来开发国内市场”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先锋公司为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在调研过程中,Siggelkow惊喜地发现,先锋公司不仅在企业行为方面存在着典型的问题及现象,在诸如企业资源和组织结构等其他方面也很有特色,很有建树,这给研究者很大的启发。他将在案例研究中得到的新发现作为自己又一项研究课题,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圆满的解决,最终形成《Evolution toward fit》一文,发表在2002年的《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上,讨论了企业的资源和组织结构如何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问题.

第二,案例研究对既有的实证研究具有说明和复证的作用。案例研究复证实证研究的成果通常是对过去理论结论的检验、修正、扩大或缩小原有结论的适用范围。例如,战略管理领域的“资源基础论”,这一理论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论证,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经营者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创造企业相互间的差异和可持续优势。“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但这一理论始终是以有行业经营史的、有一定历史积淀的企业为主体。Holbrook通过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案例研究,扩展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从有行业经营史的企业扩展到了创业企业。Holbrook的研究采用四家公司为样本,分别为斯布拉格电气、摩托罗拉、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和美少年半导体,这是四家出身起源各异的公司,它们都在早期进入美国半导体行业,进入该行业后的表现和业绩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案例的深入调查研究,Holbrook发现,这四家公司在业绩上的分歧主要源于企业的技术目标和活动,研发能力的整合与制造。在半导体这一技术含量占大比重的行业中,企业对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的重视和自身的技术领先至关重要,公共政策作为外部条件对技术的发展给予支持也很重要,这些资源对企业构成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企业的出身和起源。Holbrook的这个研究是案例研究法修正既有结论的适用范围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案例研究对实证研究的说明及检验作用在Siggelkow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有详尽的体现。Siggelkow2001年的《Academic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hange in the presence of fit:therise,the fall,and the renaissance of liz claiborne》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探讨了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公司组织应相应地采取怎样的行动来与环境互动的问题,并开发了一份新的针对环境变化的分类表。该文章首先用实证研究法得到理论上的结论,然后采用丽斯·克莱伯恩时装公司为案例,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经历过多次时代变迁浪潮的,并有着兴盛、衰败、再复兴的生命历程的公司,是作者研究对象的典型代表。作者用大篇幅详细地介绍了这家公司的起源,在多年的经营史中,外部环境如何变迁,公司管理层在每个时期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因此导致的结果等。每一个时期,作者都将案例中真实的结果与实证研究中的结论进行详细地比较、分析和说明;所开发的环境变化分类表也以该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达到了科学可信的效果。

第三,近些年,案例研究也被应用于各种评估研究之中,成为评估研究的一部分。例如,最近几年来,世界银行在对援助我国的项目进行定量评估时,往往通过社会学者们的一些案例研究来对援助项目的效益作出评估,确定援助资金的投入政策或投资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是世界银行对我国实行贷款计划的重点项目,针对这些项目的评估,就有学者作出了以河南省农村扶贫、公路道路改善为案例的案例研究,以及以上海—云南帮扶协作为案例的案例研究等。

在研究过程中,多种方法同时使用,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一方面可以使研究内容更深入,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研究结论更科学、更完整。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结合正是在定性深入分析与定量分析论证高度契合的情况下开展的,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合理的选择与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作者:乔坤、马晓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