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8 17:22:26 阅读:300 发布者:chichi77
国家针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双一流成效评价将‘破五唯’要求贯穿全方位、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体现‘双一流’建设本质要求。职称评审不以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价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情况、期刊影响因子等仅作为评价的一个参考,核心是要评价研究本身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
现在,很多大学对新教师实施“非升即走”的时候都规定,不仅要有论文,还要有国家级纵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才能达成留下的条件。就算对于长聘或者编制内教师,现在很多学院也都规定:如果没有在研的国家级课题,而当年又不申报的话,视为当年考核不合格。而且,以前评职称,基本上仅靠论文就可以一路评上教授;而现在,最低一级的讲师升为副教授,基本也必须要国家级课题了。还有就是,不断要求申报课题,这一点对海归、港澳台学者和外籍学者也很不友好,因为他们很不适应国内这个不断写论文还要不断写本子的状况(更何况很多引进学者都只写英文论文)。
01
破五唯改革已经推行了三五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各高校、各种评价体系对怎么破怎么立都是懵的。有人认为破五唯就是不看论文不看头衔不看奖励,靠同行专家主观评价,有人则认为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有,只有论文的,论文再好也没用。
后来慢慢的,大家就看明白了破五唯的真正含义:破五唯破的不是论文、项目、奖励,破的是论文数量、项目数量、奖励数量,立的是论文质量、项目质量、奖励质量。
比如论文,以前有人一年发2、30篇论文,大家看简历就觉得厉害厉害,在各种评价中,一下子就把那些只发了几篇的人给干掉了。各种宣传报道也会吹他有多厉害。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宣传这种事了,甚至没人敢宣传这个了,在现在的学术界,一年发2、30篇文章,是要被人质疑,甚至遭人鄙视的。这就是导向的变化。
相反,如果一个人花了2、3年搞出一个研究,发表了一篇nature,那大家还是很佩服的,国家也认可。因为这种层次的成果,一般人是很难刷数量的,国家需要的就是这种有一篇算一篇的高水平论文,而并不是不看论文。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测评表里只让学科填报40篇论文,别的论文再多,也体现不了。所以,对学科来说,集中精力来产出40篇高水平论文,远远比发100篇普通论文划算,因此,学校也不会拿钱支持老师们发普通论文。
项目也一样,以前一些学校允许横向项目评职称,只要到校金额够高就行,比如我做10个10万的项目,就比别人一个30万的自然基金要好。但现在多数高校都改了,要么统一要求国基项目,要么要求单个项目金额要超过一定额度,比如50万。这样才能体现项目的质量。
这就是导向上的变化。并不是题主说的唯论文到唯纵向,而从看数量到唯质量。作为老师,你是一个什么层次的人,只看你最高层次的论文、项目、奖励,比如top期刊论文作者、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奖第一完成人等,其他业绩,就相对暗淡了。
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在项目评审、奖励评审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02
唯项目比唯论文更可怕,项目是国家的投入,论文才是成果。唯项目会加重项目重申请轻结题。
03
这种导向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国家科研评价机制的!首先国家破五唯,并不是不要论文、帽子、奖项、学历、职称,而是不能唯!中国的目前科研评价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唯论文,把论文看的高于一切,有了好文章就是科研英雄,就是领军人才,是典型的错误评价!有些做应用研究的,可能对社会贡献很大,但由于从事的课题方向,可能不会有好的论文发表!唯国家基金更是荒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平均不到20%,平均申请5次才可能有一次获得资助!那么多科研人员如果都是这样评价,会挫伤绝大部分科研人员积极性,选择躺平!学校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每个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其特长,多为国家、单位做贡献!
04
个人感觉同行评价是对的,其它的都不好说。比如说以论文质量作为评价准则的问题。现在评价论文质量往往以SCI、EI检索作为参考,但大家都知道,SCI检索的论文以英文刊物为主,这种刊物在中国,除了高校的学生和部分导师能看懂的人不多,特别是在工程领域更是如此,以这种所谓的论文质量作为评价标准,不摆明了是逼着中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去给英美国人服务吗?这好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吧?
05
唯纵向是对的,横向课题主要偏重于应用研究,甚至是低层次的复制,从社会层面来看这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企业从业者发动的降维打击,是学校教师不务正业,精致利己的典型表现。
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校教师把社会商业上的各种黑暗和丑陋表演带入校园,疯狂搞利益交换,并极力霸占公共教育资源,剥削学生劳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动摇教育根基的祸水来源。
06
应该唯重要性创新性!
07
五唯的内容: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至于重点是唯,还是后面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因为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并列一排,很是诡异,所以一点都不重要。
论文重要么?作为学术成果的文字记载,你说不重要,那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学历需要么?作为受过专业训练并取得合格成效的证明资料,你说不需要,那什么才是需要的?
奖项有用么?作为特定领域被领域承认业绩,你说没有用,那什么才是有用的?
至于帽子和职称为何要和论文、学历、奖项放在一起来破,这事很是古怪。
“破旧”的前提必须先有“立新”的标准,如果只顾破,后面的立还是一笔糊涂帐,为破而破,不是为立而破,这破与不破,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换个马甲继续糊涂而已。
说得刺心一点,我们的社会行为经不得细敲,细敲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在行政资源的平台上舞蹈。行政资源在,舞蹈在,行政资源不在,屁都没有,所以行政资源的占有才是一切聪明才智的角斗重点。
当行政资源的争夺成了重点,其他不过是为了占有行政资源而设的人为的门槛,其结果就是那论文不是那论文,那学历也不是那学历,那奖项自然也就不是那奖项了。至于帽子和职称,因为早就和行政资源挂钩,帽子倒还是那帽子,职称也还是那职称,与前三者摆在一起,能不浑水摸鱼么?
论文、学历、奖项,作为专业阶段性的证明,很重要。但哪里的论文,何处的学历,怎样的奖项,这就是细节管理要论道论道的地方。至于这论道完之后的论文、学历、奖项用作何种目的,这就是重中之重。
说白一点,论文、学历、奖项是学术的,职称,帽子是行政的,本是平行两条专业线,因为行政资源决定一切,一定要拧巴在一起,绳子不解,破与不破,有啥区别?
五唯也好,纵向也罢,只是为破而立的东西,不是破之前的“立”,所以,游戏而已。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