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18 11:45:36 阅读:293 发布者:chichi77
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发布的讣告,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陈敬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3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陈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交通大学电信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扎根科研70年,他为中国导弹造“眼睛”
陈敬熊,一个与祖国国防科技命运紧密相连的名字。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陈敬熊院士的一生,有近七十年时光献给了国防科研。
陈敬熊对科研梦想的追逐,在幼年时就萌了芽。他读过两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两所高中,期间还因为抗日战争两度失学。但目睹了战火纷飞、社会纷乱的陈敬熊,求学向上的心从未停歇。
在效实中学念书时,日军毫无人道的侵华战争打破了他平静的校园生活。遭遇国难,陈敬熊满心愤懑,他在作文中写道:“想进入中国,去你的吧!要占领中国,比登月还难!”
慢慢地,陈敬熊发现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关键原因就是科技落后。“科技自立才能自强!”自那以后,一个学习工科、走工程报国的梦想,在他心中慢慢升腾。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陈敬熊选择了电机和电信专业。
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后,陈敬熊找到了一份相对安逸的工作。但得知国家邮电部要筹建“电信科学研究所”后,他立刻动身前往北京,继续追逐他的科研梦。
建国之初,通信兵被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兵种,毛泽东主席曾为通信部队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为了强化通信兵部队的技术基础,陈敬熊所在的电信科学研究所与华东工业部电工研究所合并重组为“电信技术研究所”。他的第一份科研任务,就是在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放在地面上的天线通信”问题,这为他以后解决朝鲜战场坑道的天线通信问题打下了基础。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在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坑道战通信难题一直困扰着战时通讯。陈敬熊带领小组成员,针对战士们在坑道中使用步话机进行通讯汇报时调整天线方向的问题展开攻关,成功解决了其中难题,为志愿军及时传递军情赢得宝贵时间。
“东风一号”,自主制造
1957年初,出于发展需要,电信技术研究所升格为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当年11月9日,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向聂荣臻副总理呈送报告时建议,以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为基础,联合几家科研单位组建国防部五院二分院,1957年11月16日,中央批准成立国防部五院二分院。
就这样,陈敬熊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从此开启了一生热爱的航天科研事业。
很快,陈敬熊迎来一项重大工程——研究“1059”导弹天线。
“1059”是以苏联“P-2”导弹为原型,结合国内实际仿制的第一代国产导弹,而陈敬熊研制的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
研制之初,有苏联专家提供一些基础指导。但随着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方专家回国,“1059”导弹的研制陷入困境:苏方提供的图纸不完整,苏联专家对关键技术问题也守口如瓶。
那就自力更生!陈敬熊带领团队日夜攻坚,硬是啃下了导弹天线的设计原理。
1960 年11月,“1059”导弹试射成功,我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在地平线上飞起。这枚被研制人员称为“争气弹”的导弹,就是人们熟知的“东风一号”。
任务中,由陈敬熊提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打破了苏方专家的理论限定,解决了导弹天线研制中的关键问题,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
那一年,陈敬熊只有38岁。
钱学森“点将”:“让毛主席睡好觉”
在研制“1059”导弹的同时,国家还秘密开展了另一项代号为“543”的低空导弹仿制工作,它就是“红旗一号”。
彼时,我国在空域还没有绝对控制权,美蒋集团的U-2高空侦察机日夜在我国领空盘旋挑衅,时刻威胁着祖国国土安全。
“543”地空导弹的核心之一,是制导雷达站——地空导弹升空后,需要跟随制导雷达向目标发出高功率电磁波指引,从而对空中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但“543” 制导站的仿制工作从 1958 年一直进行到 1965 年,艰苦奋战长达 7 年。特别在最后关头的制导站对接试验时,天线系统误差总是超差,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打靶的准确性,使导弹命中率大大降低。
就在这个时刻,陈敬熊接到了钱学森的任命。
钱学森为此约见陈敬熊、李桂生和彭润初,转述了贺龙元帅的话:“毛主席说,美国的U-2飞机打不下来,他都睡不着觉,一定要把技术关键攻下来,让毛主席睡好觉!”
钱学森当场指定陈敬熊负责遴选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解决“543”制导站天线误差等问题。
得到指示后,陈敬熊和李桂生等人立即奔赴西安786厂,开始攻关。
从夏天到冬天,他们在一间仅有三张简易桌椅、约8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干就是半年。试验小组在786场区几十公里外的郊野小山上也反复进行着测试。
通过夜以继日的观察分析,陈敬熊找到了天线电气性能误差和频率关联这个关键的突破口:一定有部位在天线工作时产生了二次反射,只要找到它,天线系统误差超差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为了找到发生二次反射的部位,陈敬熊等人在距离市区几十千米外郊野小山上的露天试验场反复测试,直到1966年1月的深夜,陈敬熊接到了一个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成功了!”电话那头喜讯传来。
经改造的天线在试验后证实,陈敬熊和攻关小组的改装方案完全正确,已经生产出来的24部配套“543”导弹的天线被“救活”,性能超越苏联同型号天线。
这一方案被沿用到“红旗二号”导弹和“红旗二号甲导弹天线”的生产之中,前者于1967年6月27日首次击落U-2飞机。此后的红旗系列导弹多次将侵犯我国领空的U-2高空侦察机成功击落。
后来,美国承诺停止U-2飞机在华侦察,曾经不可一世的黑猫中队也彻底解散。
凭借为“红旗一号”等地空导弹制导研制天线关键技术,陈敬熊1987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不迷信权威,不唯书只唯实
对待学术问题,陈敬熊从来不迷信权威,不唯书、只唯实。
在研制“东风一号”导弹天线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赫兹势位法”是当时应用广泛、较为成熟的算法,不少同行认为想要挑战权威,“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陈敬熊不畏权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探索未知、开拓新域,终于找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
在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时,陈敬熊也不盲目追随。对于存在理论缺陷的论点,即便是国际学术权威提出来的,他也敢于发表相左的意见。
同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的张履谦院士比陈敬熊小5岁,他也在1957年转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多年共事,张履谦对陈敬熊的科研作风十分钦佩,他在陈敬熊百岁的科学人生座谈会上写下一幅字:
“学习陈敬熊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国土上。”
晚年陈敬熊“活到老,学到老”
晚年的陈敬熊热爱锻炼。年轻时就坚持跑步,“每天早上都跑,一来一回几十里路,从没断过一天”。
75岁后,陈敬熊逐渐缩短了跑步路程,后来改为走路健身。
“老人越不动越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动不了。”陈敬熊说。为了保证运动量,他每天外出步行两次,若逢下雨天,就撑着伞走。
陈敬熊的健走时间十分精准,当他走到门卫那里取书报时,时间恰好是11点半,以至于同事们看到陈敬熊走进大院,就知道午饭时间到了。
常有人问起陈敬熊的健康状况,他总是略带自豪地回答:“我基本上不得病,除了体检之外,从来不跟医生打交道,五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了。”
晚年的陈敬熊喜欢养花,但他家离花鸟市场较远,来回不便。单位同事知道他有这个喜好,来看望他时,就会带上几盆花草。时间一长,阳台上的花就多了起来,如同一个小型花圃。
陈敬熊还喜欢听音乐,是周璇和邓丽君的粉丝,尤其喜欢邓丽君的那首《何日君再来》。
90多岁时,陈敬熊还坚持学习和研究,用自创的数学算法推导公式。“不得老年痴呆症”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这样说。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