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笑不活了!院士带领课题组硕博“整活”,科研版「苦行僧」火出圈!

2022/3/4 16:30:28  阅读:192 发布者:chichi77

 一般人的印象里,院士都是德高望重、端庄严肃、不好亲近的;硕博生们见导师都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不敢吭声的。

可有这么一个课题组,院士带头整活儿,每年都拍「贺岁大片」来记录课题组的科研之路。ps:视频原版在文中可看

2020年的贺岁视频 大家一起跳Monica

2021贺岁视频 科研版苦行僧

又能整活又能搞科研,王晓东院士究竟是谁?

rap+舞蹈

博士生“导演”笑侃科研苦行

拍摄新年贺岁视频是王晓东课题组近几年的传统,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逐渐火出“圈”,不少网友直呼“这是被实验耽误的才华横溢的欢乐群体”。

领衔拍摄的主演王晓东,1963年出生于中国河南新乡。是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

先来看看课题组今年的《苦行僧》科研版和《晓东RAP》。

还有2020年,一度火出圈的被称为科研界跳舞扛把子的《科研版Monica》。

再往前,还有课题组的2015《小苹果之狗血基情版》、2016《生科的意义》、2018年《CoinciScience》。让不少同学惊呼“做学问和跳舞,都只服晓东一人”,“整活界第一流的科学家”。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追更“王晓东院士课题组的“新年整活”。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参加过好几届课题组贺岁大片的张思韬表示,随着博士毕业,他也即将离开实验室开启新的篇章,过去很不解为什么导师这么着迷于看似‘不务正业’的事情,而在即将离开之际,才发现,最让自己留恋和欣慰的这6年博士时光,也莫过于观看每年视频时对过往时光的甜蜜回忆。

并称这是导师给每个课题组成员最宝贵的一份人生礼物。

而且,这样的贺岁视频也打破了大家对以往硕博生的刻板印象,保持初心的科研生活其实是不枯燥的。

北生所是我一生中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2021年,王晓东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发布会后,王晓东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讲述了有关实验室的更多事。



1980年,17岁的王晓东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84-1985年,其师从薛绍白教授撰写学术论文,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周期调控。1985年,“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第二次组织中国学生留美学习生物,经学校推荐及美方严格考试,王晓东作为当年北师大四个考上留美项目的学生之一,赴美求学。

20年后的2004年,王晓东凭借其在细胞凋亡领域中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获美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当年41岁的他是以“低龄”成为当时中国内地20多万赴美留学生中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

王晓东再次和国内的深度交集源自北生所。坐落于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园内的北生所,是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等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联手组建的一块科技改革试验田,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

“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在国内或者说在北京或者说在昌平,能有一个我们实现这种探索性研究理念的一个地方。”20034月,正值不惑之年的王晓东与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博士受聘担任北生所第一任共同所长;201010月,王晓东辞去在美国的职位,全职回国担任北生所所长。

截至目前,北生所拥有27个实验室和11个科研辅助中心。回首这一历程,王晓东表示,“我想研究所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包括成长起来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也培养了相当一批这样的群体,他们在北生所读研究生开始,现在也成为自己领域内领先的科学家。”

例如早期加入的邵峰,他曾谈到,其在北生所的实验室是自己的“孩子”之一,过去的十几年里他率领课题组在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12月,时年43岁的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而和王晓东的路径类似,邵峰在今年还创立了炎明生物,希望做出真正的中国原始创新药。

“北生所应该是我做得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在我们国家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的过程中,我想也尽了绵薄之力。”王晓东谈到,从其个人来讲,做北生所的“掌门人”是非常值得他去做的一件事情,而北生所的很多做法,也可以为其他科研单位提供一些借鉴。

北生所的创建和发展是“恰逢其时”,王晓东如是总结。“其实就像中国很多的领域一样,遇到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我们也是非常的幸运,能够刚好处在发展的潮流之中。”

“我们实验室的工作就是,细胞凋亡这一程序怎么发生?去给它破解,相当于把它的源代码破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其实细胞凋亡只是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它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发现了这点以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些程序性死亡到底在我们人的生理和病理上面起了什么作用,尤其是跟什么疾病有关。”

王晓东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好的科学就像是把一扇门打开了,告诉大家这边有路可走,那么真正把路拓宽、最终把它修成高速公路,让我们大家都能够从中获益,这个是一个不断坚持的过程。

“而我们实验室几十年来,其实一直在路上走着。”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