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教授:坐得冷板凳,做得大课题
2022/3/3 16:46:52 阅读:196 发布者:chichi77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在国际同行眼中,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兴奋”的“Nanjing Team”(南京团队)。近5年,这个团队在植物免疫领域发表了47篇高水平文章。
他们发现的病原菌攻击植物的全新机制“诱饵模式”,作为该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国际顶级杂志《科学》上发表。他们提出的改良作物持久抗病性的新理论与方法显示了良好的产业前景,获得国际生物育种大公司的关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
“我们只是将别人坚持不下去的事情坚持了下来。”从冷门科研项目入手,到引领国际学术话语,作为这支作物免疫团队的“掌舵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说,他们的研究围绕疫霉菌“攻击”和植物“抵抗”的过程与规律而展开,这块曾经在学科领域内被认为不容易出成果的“硬骨头”,如今被“啃”了下来。
2008年是王源超研究生涯转变很大的一年。由于涉及的大多是植物与病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觉得课程内容晦涩枯燥、提不起兴致。“即便是同行,也劝我不要入这个‘坑’。”
他坦言,疫霉菌是一类极其特殊的生物,是个冷门,其他模式真菌遗传学的研究手段基本用不上。技术上,当时国际上还没有启动疫霉菌的基因组测序,所以遗传转化的研究有很大的难度。研究难、出效慢,申请经费也不容易。
那一年,云南暴发了大面积的马铃薯晚疫病,受国家相关部委委托,王源超到云南等地考察。王源超将染病的薯块带回了实验室,他想,是不是可以从薯块里发现病原菌的“苗头”。从云南回来后,王源超将一张又一张枯焦染病的山头照片放给学生看,将危害的程度、损失的数据讲给学生听。
要从根本上防控晚疫病的发生,就需要对疫霉菌怎样侵染植物有进一步的研究。传统的研究方向是从作物入手,鉴定植物的抗病基因,研究植物如何“抵抗”病原菌。2006年以后,随着国际疫霉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王源超意识到,可以从疫霉菌基因组入手,研究病原菌用什么样的“武器”攻击植物。
2011年,王源超课题组发现了疫霉菌在攻击植物的早期,病原菌可以通过分泌蛋白的相互协作,以团队作战的方式破坏植物的免疫系统,这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lant Cell(植物细胞)》。王源超预感,这块曾被奉劝不要乱入的“坑”,将成为一块不可多得的科研“高地”。
“年轻人不怕吃苦,最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作为“过来人”,王源超将目光投向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年学者,既给他们压担子,也让他们看到希望。
在他的团队,项目经费首先向40岁以下、有能力的年轻人倾斜,“老队员”必须招到出色的年轻人才能“同台PK”;优秀的年轻人可以被推荐参加学校的“钟山学术新秀计划”、副教授就能申请博导。他参照国外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大胆改革。他说,团队没有“大老板”、不论资排辈,谁有能力就让谁做实验室负责人。
图源:南京农业大学
几年前,在国际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大会间隙,王源超抱着笔记本,拽住德国科学院院士雷吉纳·卡曼,同她比划着——电脑打开的是马振川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病原菌攻击植物的“诱饵模式”,王源超与雷吉纳教授一起,在为这项成果评估价值,并凭借资深科学家的经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这个领域难出成果、见效慢,这是很多人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可是并非没有‘捷径’。”王源超所说的这条“捷径”,是让青年学者不要只是埋头做实验,要抬起头来看看路,看看自己的研究对解决国家产业问题有什么用处,看看自己的研究对国际同行认识植物病理学有什么价值。这条传授弟子的“真经”是他多年既频繁奔波大豆、马铃薯田间,又坚持躬耕学术前沿,在日渐频繁的国际交流中所“修炼”来的。
出色的科研成果,让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团队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重,团队成员张正光、窦道龙和董莎萌教授先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分别担任了《MPMI(植物微生物互作)》等十余种国际权威杂志的高级编辑,能够集体被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权威期刊“相中”,王源超表示,“之前压根儿都不敢想象。”
最近,他们又开始“进军”植物对病原菌非寄主抗病性的研究,希望为改良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王源超说:“作为带头人,我要做的是构建崇尚学术的团队氛围,带领团队成员们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