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1 11:37:59 阅读:187 发布者:chichi77
每一天我都是走路来上班,很多人觉得我走路辛苦。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是特意选择走路来上班,觉得多走动走动锻炼一下身体实在很必要。所以,我浑然不觉得走路来上班有多辛苦,相反觉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很享受。
现在社会上有人说读博士很累,一天要看几十篇论文,头发都掉光了,还有很多博士生由于学校或者导师要求太高,不得不延期毕业。弄得很多优秀的好科研苗子担心博士毕业不了,不敢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特别是现在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博士生因为毕业困难而轻生的突发性事件,这些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博士生生活状况和学习的误解,以为攻读一个博士学位都会掉一层皮。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在国内的博士生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不需要家庭补助。我读博士的时候,学校和实验室的补贴加起来大约1000元,即使这样的待遇当时也不觉得自己吃不饱饭、穿不起衣服。我读研究生期间,家里没有多给支持过一分钱,相反当时还省一部分钱补贴家用。
现在的博士生,只要是真的在好好读书,他们在读博期间的生活补贴也是完全可以实现他们财务自理。
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对博士生都提供了足够的助学金;另一方面,博士生导师也会提供一些助学金。
再有博士生在学校生活成本并不高,学校宿舍的房租只需要几百元一年,学校食堂的伙食费用也是非常便宜。特别是如果博士生能够发几篇不错的学术论文、写几个发明专利,额外还能够拿到学校的多种奖学金。
一个优秀的博士生的年“收入”绝对超过绝大部分硕士毕业就去工作的同学的年收入。初步估算,现在博士生的收入应该是大学所在城市最低收入的好些倍了。很多人以前羡慕国外博士生全额奖学金待遇好,须不知那些收入也是低于当地城市的最低收入水平的,他们的房租、生活费用更是高的吓人。
现在国内的科研硬件、软件、导师水平都已经今非昔比,博士生做出创新成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容易很多。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内大学这些年购买了大量的高科技实验装备。
扫码领取考博资料包
去年我曾经邀请几位国外教授到中南大学交流,当他们看到我所在学院的装备,都不由得感叹和赞美。我刚刚回国两年,课题组的博士生就基本上可以在课题组内部完成绝大部分实验,其他大型设备可以在学校高等学术中心完成。可以说,他们不用离开中南大学就可以把所有实验做完。另外,我非常羡慕学院其他几位教授的课题组,装备齐全,设备堆满整个实验室。
当年我在伍伦贡大学做科研的时候,还需要经常坐火车去新南威尔士大学做实验。至于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很多人觉得国外教授的“水平”比国内教授的高。其实,也有很多国外教授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们一年没有几篇学术论文的也是很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悉尼大学曾经出台政策,连续三年没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无理由一律辞退。
如果他们大学不是这样的人员太多了,学校怎么可能被逼迫出台这样的极端政策。相反国内大学这些年引进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我旁边有好些年轻人,个个都活力四射,绝大部分人都在做有特色的科研工作。
因而,现在国内大学的博士生做科研相对而言是比较轻松的,只要肯花时间、肯动脑子,他们的学术成果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博士生要多,也都要好。相反,国外发达国家的不少博士生,由于博士阶段成果不多,在国内找不到合适工作。我认识一位年轻教师,他本科、博士到博士后都是中南大学完成的,他博士后出站两年就顺利拿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为什么还有一些博士生需要一天读几十篇文献?为什么还有一些博士生毕业不了?我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个别现象,而且与博士生本人平常是否认真学习有很大关系。
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明确要求有120篇到180篇的文献量。我要求我的博士生入学第一学年每三个礼拜阅读并整理完成10篇文献然后邮件发送给我,也就是说他们每一天阅读不到0.5篇论文。
如果他们都按照这个要求坚持下去,不到1年,就能够轻松地完成精读150篇左右的文献,并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的第一章节。等他们博士第二学年,就只需要根据前期文献和导师的商量实验方案,全力以赴做出创新成果就可以了。
如果他们平常坚持阅读文献,何来一天阅读几十篇文献的压力?至于博士毕业论文,其实就是把这些年看的文献、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思考讨论进行整理。
如果天天在实验室里学习、做实验,他们不顺利毕业都很困难。如果导师安排任务了,博士生不去看文献,不去做实验,不去整理数据,等快毕业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一天需要看几十篇文献也是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每一个学生决定攻读博士学位,都是自己的选择。就像我选择每天走路一样,既然是自己选择的生活,大家就应该学会享受这种生活。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来源:科学网博客
编辑:后保论文哥